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扬子鳄
释义

【扬子鳄】
 

拼译:alligator sinensis
 

扬子鳄又称“鼍”,属爬行纲,为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肉食,营穴居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鳄类的身体构造是现存爬行动物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研究扬子鳄形态、生态、个体发生和进化途径,可以扩大和丰富生物学的基础理论。鳄类是恐龙的近亲,研究鳄类对了解神秘的恐龙世界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鳄皮可制革,内脏可供药用,肉可食,其经济价值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中国对扬子鳄的记载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1879年,Fauvel首次命名为Alligator sinensis。Boulanger(1890)注意到扬子鳄有一系列特征和南美眼镜鳄Caiman相近。Mook(1923)记述了扬子鳄头骨并指出和密河鳄的不同处。Pope(1932)对扬子鳄的生活习性有简短叙述。肖之的(1934)报道了扬子鳄的生活状况。Deraniyagala(1951)研究扬子鳄的属名。薛德焴(1954)记述了扬子鳄的体形与生态。朱承琯(1954,1957)将前人的资料和自己的研究成果相结合,较系统地报道了扬子鳄的分布、食性、繁殖、洞穴和活动规律。张孟闻(1957)介绍了鳄目的情况。黄祝坚(1959)补充记述了扬子鳄的形态和生活习性。Cohen等(1970)研究了扬子鳄的染色体组型。

1975年开始,陈壁辉等对扬子鳄进行系统的研究,包括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历史变迁、栖息地、食性、繁殖、冬眠、洞穴、活动规律等。陈壁辉等在获得扬子鳄野外繁殖知识的基础上,于1976年孵出16条幼鳄,首次获得室内人工孵化幼鳄成功,1982年获得大规模人工孵化幼鳄成功,同时获得人工饲养成鳄成批产卵并孵出大量幼鳄。到此,扬子鳄人工繁殖这一难题基本得到解决。截至1992年,人工养殖的扬子鳄已逾千条;1992年3月,东京“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国际组织成员会议”上已将扬子鳄由一类保护动物降为二类保护动物,肯定了中国保护扬子鳄所获得的成果。

有关扬子鳄的人工饲养及繁殖技术虽已获得成功,但在幼鳄人工饲养过程中,因其卵黄硬结而导致死亡是世界养鳄业中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陈壁辉等从生态学和生理学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通过对出生后幼鳄的野外生态条件、能量代谢等分析测定,得出开食时间过早是导致幼鳄卵黄消化困难并形成硬结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将幼鳄饲养室温度提高至30~31C以加速幼鳄卵黄吸收;同时延缓开食时间,孵出后18~20d,触摸幼鳄腹部,当卵黄吸收时,再开始喂食(其他国家孵出后7~9d开始喂食)。采用上述办法,再未出现因卵黄硬结导致幼鳄死亡的现象,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幼鳄成活率。

另外,梁宝东发现,扬子鳄卵在孵化前头20d,湿度为95%以上,20d后降低至90%左右.能提高孵化率。张正东等对如何提高幼鳄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王朝林等对提高人工饲养室内初生扬子鳄的生长率和存活率提出自己的看法。

扬子鳄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取得可喜的进展。张孟闻等(1978)报道了有关扬子鳄的研究历史、形态、分布、生态。丛林玉等(1980)记述扬子鳄的皮肤系统。1981年,陈壁辉、Myrna和黄祝坚研究了扬子鳄栖息地、数量、叫声和繁殖行为。王树(1981)介绍了鼍属分布、鳄类化石及扬子鳄一般情况。王歧山等(1983)研究了卵壳的化学元素组成。徐钦琦等(1984)研究了鼍属的进化和地理分布。1975~1978年陈壁辉和李炳华等进行了扬子鳄的野外生态调查、人工孵化、幼鳄饲养及部分形态学研究,花兆合对扬子鳄皮肤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器官进行解剖学研究;上述3人于1985年合作出版了《扬子鳄》专著;1990年陈壁辉又主持了扬子鳄组织学研究,已经完成嗅觉器官(吴孝兵等,1992)、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等的组织学研究;关于扬子鳄其它器官,系统的组织学和胚胎研究仍在进行中。

关于扬子鳄分类地位的探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自Fauvel将扬子鳄定名并归于Alligator属后,对此学术界一直有争议。1923年,Mook发现扬子鳄与同属的密河鳄头骨有差异。1947年,Deraniyagala认为扬子鳄更相似于眼镜鳄(Caiman属),并将其另立新属Caigator,1951年又撰文阐述了他的观点,但一直未能得到承认。1970年,Cohen等总结现存21种鳄的染色体组型,得出扬子鳄与密河鳄染色体组型基本一致的结论。1984年,史瀛仙等仔细比较和分析了扬子鳄和密河鳄染色体,发现两者在第6、7染色体间存在着显著统计学差异,并指出可能是染色体的臂间倒位和相互易位造成的。1981年,Densmore等利用生化方法和免疫学技术,对21种鳄蛋白质组成和各种鳄所具有的独特抗原进行研究,指出扬子鳄和密河鳄蛋白质相似性较其它同属种间蛋白质相似性要差。Coulson等(1983)也发现两者蛋白质具有很大差别。莫鑫泉等(1988)用重聚动力学方法比较研究扬子鳄、密河鳄基因组的中度重复序列的种类、数量和拷贝数,发现有较大差别;1991年,他又利用DNA-DNA杂交法研究扬子鳄、密河鳄等4种鳄的DNA-DNA相互杂交,其结论是在4种鳄中扬子鳄与密河鳄关系最远,而与泰国鳄关系较密切,从而对扬子鳄目前的分类地位的正确性提出质疑。陈壁辉又从解剖组织学角度探讨了扬子鳄的分类地位;1989年,他研究扬子鳄舌腺时,发现扬子鳄舌腺有泌盐功能,而生活于北美洲的密河鳄则无此功能。盐腺是动物生活于高盐度环境中的一种适应器官。扬子鳄生活于淡水却有盐腺,而密河鳄除生活于淡水外还能生活于咸淡水交汇处的沼泽地带,反而无盐腺,这说明扬子鳄起源于海水中,而密河鳄祖先生活于淡水中。传统观点认为扬子鳄与密河鳄同属一属,有一共同祖先,这与上述结果相矛盾。1991年,陈壁辉又对扬子鳄的背腺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其幼鳄的背部两侧皮肤里可见各种不同程度呈退化状态且与密河鳄相似的背腺,而成鳄却难以找到,说明扬子鳄祖先与密河鳄一样具背腺,而现在扬子鳄背腺是一种退化器官。通过观察分析扬子鳄的繁殖生态,陈壁辉(1991)认为从这种退化背腺看,扬子鳄在进化过程中又前进了一步,而密河鳄仍保持着原始状况。吴孝兵等对扬子鳄视觉器官进行组织学研究发现,扬子鳄睫状肌为横纹肌,与Underwood(1970)所报道的密河鳄不同;对其视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视细胞椭圆体内线粒体嵴突与其长轴相平行,而Kalberer等(1963)观察密河鳄线粒体嵴突与其长轴相垂直;从其行为上看,差异亦很大,扬子鳄能造极其复杂的洞穴系统作为栖息、调温、避敌、越冬之用,密河鳄以原始的方法适应环境,如冬天进入深水中越冬。

陈壁辉(1991)认为,无论从解剖学、细胞学或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角度看,将扬子鳄和密河鳄归并成一属是不合适的,他建议将扬子鳄从Alligator属中分离出来,另立新属。

关于扬子鳄今后的研究热点,陈壁辉等总结为以下几点:(1)扬子鳄在生态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及它和人类的关系。(2)扬子鳄潜在的经济意义。(3)形态学、生理学、胚胎学、生态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4)系统发生、分类地位及分布特点的进一步探讨。(5)种群数量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恢复野生鳄种群数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Cohen M M,Gans C.The Cytogenetics.1970,9:81~105

2 陈壁辉,等.扬子鳄.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5

3 陈壁辉,等.动物学报,1989,35(1):28~32

4 Chen Bihui.Asiatic Herpetological Research.1990,3:129~136

5 陈壁辉,等.动物学报,1991,37(1):16~21

6 陈壁辉,等.大自然,1991,3:25~26

7 莫鑫泉,等.中国科学(B),1991,10:1047~1053

(安徽师范大学吴孝兵副教授撰;陈壁辉审)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9: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