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古孢粉学 |
释义 | 【古孢粉学】 拼译:Palaeopalynology 孢粉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其名称最早是1944年由海德提出(H.A.Hydee.),它是古植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介于生物学与地质学之间。1969年楚迪(R.H.Tschudy)等首次提出古孢粉学一词,它是古植物的一部分,研究这一学科的人用显微镜来观察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孢子花粉和其他有关微体化石,进行分类比较和数量统计,并探索细胞壁或细胞膜中含有孢粉素或近似孢粉素物质微体化石的形态、分类、分布和生态等。 孢子花粉分析法,是用酸和碱侵解,用重液分离,即从沉积物中分离出孢子花粉和其它微体化石,又称孢型化石。孢型化石包括孢子花粉、疑源类、几丁虫、虫颚、以及微体藻群、几丁质真菌孢子和其他真菌体微体有孔虫的壳体等。古孢粉学在基础理论方面涉及到植物的系统发育、生理、生态、化学、地理和地质分布,古植物地理区系的形成与发展,各地质时期植物的演替和进化等问题。在应用科学方面,涉及到地层时代确定、海陆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石油生成和时代、煤田地质、构造演化、古气候、古地理、沉积相、森林和草原形成与发展、古人类的地理环境等。1950年后古孢粉学得到迅速发展,从单纯孢子花粉形态描述深入到植物演化,古植物区系、海陆相沉积的划分与对比,古气候和古地理研究,并已发展到研究生物起源,陆生植物起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起源的综合性学科。古孢粉学研究对象包括地质年代学、生物地层学、孢粉地层学和古生态学等。根据1977~1983年克利姆普(G.O.W.Kremp)编辑孢粉数据库从元古代至第四纪有关孢粉学论文共计12000篇,其中80.0%发表于1950年后。自1962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成立国际孢粉学会(IFPS)以来先后还成立了美洲地层孢粉学联合会(AASP)和国际古生代微古植物学会(CIMP),此外还有各地区孢粉学会。1950年以前,没有专门孢粉学杂志,1954年厄尔德曼(G.Erdtman)开始主编《Grana Palynologica》,后改为《Grana》。国际孢粉学会(IFPS)出版世界性的《Pollen et Spores》。1967年美洲地层孢粉学会正式出版《Palynology》杂志,国际古生代微古植物学会为主出版《Journal of Micropalaeontology》,此外还有古植物和孢粉学论评《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等国际性刊物,对国际间古孢粉学学术交流起重要作用。195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化石孢子与花粉目录》,已出版34卷,记载了15000种孢粉。1946年及1971年以来由埃森纳克第(A.Eisenack)等发表《化石沟鞭藻,刺球藻和疑源类化石目录》,已发行了多卷。1976年由詹森尼斯(J.Jansonius)等编辑整理《化石孢粉属征》整理出版4000余张卡片,对已发表的属重新厘定。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促使古孢粉学研究更深入,范围更加扩大。1940年腊斯克(Rusk)等发明电子显微镜,使古孢粉形态解剖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扫描电镜已广泛应用于古孢粉学,可将外壁层纹饰放大1~2万倍,使属种的鉴定成为可能,解决了相差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使古孢粉学开辟了新的前景,1967~1969年霍平(C.Hopping)提出用小数表明孢粉形状,孔槽纹饰和结构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成的穿孔卡片可快速地鉴定属种。计算机还可对古孢粉学进行模糊数学聚类分析,深入探讨古生态和古气候。前寒武纪古孢粉近来已有迅速发展,过去人们对古老的生命知道甚少,由于疑源类在前寒纪地层中很丰富,而且是具有地层应用远景的唯一化石,根据研究,疑源类最早出现在14亿年的前寒武纪地层中,早古生代是疑源类最发展时期。陆生植物起源的探讨不仅是古植物学家关注的问题,也引起古孢粉学家极大兴趣,1959年霍夫迈斯特(W.S.Hoffmeister)在利比亚早志留世地层中发现具三裂孢子Ambitisporites和Punctatisporites。1971~1985年格雷(J.Gray)等从北美、西欧及1988年理查森(J.B.Richardson)从北非利比亚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发现具四孢体形的隐孢子(Cryptospores)和小孢子后,证明了陆生植物起源于奥陶纪。孢子花粉及其有关微体化石应用于地层时代的确定,划分与对比称孢粉地层学,根据孢子花粉及其有关微体化石在地层中出现和消失可正确将地层划分到阶和阶以下地层单位。1981年,帕里斯(F.Paris)对西欧中奥陶世阿伦尼克阶至早泥盆世晚期艾姆斯阶几丁虫共建立了38带。1986年理查森(J.B.Richardson)等将老红砂岩大陆及其邻区志留纪-泥盆纪划分出19孢子带;1987年斯特里尔(M.Streel)等将西欧阿登一莱茵地区泥盆纪划分出51个奥佩尔带;1977年克莱顿(G.Clayton)等在西欧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共建立25个孢子带;1981年高联达将中国泥盆纪划分出8个孢子带;1985年将中国石炭纪划分出12个孢子带。孢子带的建立是古孢粉学的发展与深入和发展,例如Rettispora lepidophyta和Vallatisporites pusillites广泛出现在世界晚泥盆世地层中,是世界性的种,与划分泥盆纪和石炭纪最重要的化石。古孢粉学是随着古植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为配合地质找矿和人类环境改造大自然的需要以及研究植物发展史,古植物区系和现代植物起源,古孢粉学有十分光明的前途。但古孢粉学本身的一些问题,如各地区古孢粉学序列的建立和健全,古孢粉的发生和其在植物系统分类上的位置及其亲缘关系,古孢粉地理分区和古植物生态学上的意义,以及古孢粉学在解决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上的问题还有大量工作。【参考文献】:1 Tschudy R. H. et al. (eds. ). Aspects of palynology. Wiley- Interscience. New York: 1969. 102012 Jansonius J,et al. Henus file of Fossil spores and pollen. Univ. Calgary,Dept Geol Spec Publ. 19763 Richardson. J B.et al. Silurian and Devonian spore Zones of the Old Sandtone Continent and adjaecenct Regions. Geol Surv Canada Bull,364, 1~794 Traverse A. Palaeopaolynology. Boston :Unwin Hyman> 1988. l~6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高联达研究员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