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食管癌 |
释义 | 【食管癌】 拼译:esophageal carcinoma 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但极不平衡。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1974~1976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中国食管癌粗死亡率为16.70/10万(中国人口调整死亡率为14.59/10万,世界人口调整死亡率为23.40/10万),食管癌高发区有:(1)豫冀晋三省交界的太行山;(2)陕豫鄂三省交界的秦岭东部;(3)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4)江苏里下河区域的苏北:(5)广东东部和福建西部组成的闽粤;此外如新疆托里县食管癌死亡也较高。中国食管癌的平均死亡年龄为63.49岁,性别比例一般男>女,如华北太行山高发区为1.6∶1。 中国对食管癌的病因研究,1959年以前仅有零星报道,1959年起中国医科院肿瘤所、河南医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到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等地进行食管癌发病因素调查,先后提出食管与食物粗糙、饮食过快、热食、吃酸菜、饮酒、吸烟、精神作用、遗传及食管炎等因素有关。1972年中国首次报告应用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获得成功,1980年杨简等已注意到酸菜中白地酶污染问题。同时国外对食管癌也进行了病因研究,1966年伯乐尔(F.J.W.Brrrell)认为南非的特兰斯凯食管癌高发可能是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而导致植物中亚硝胺的富集。1969年布拉德肖(E.Bradshaw)等认为南非的非洲人常用催吐药,容易引起食管上皮慢性营养不良而导致食管癌的发生。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对伊朗里海沿岸居民的食物摄入量、吸烟、饮酒种类、个人嗜好、职业、经济和农业实践以及食物的储存、制作方法等进行高低发区对比调查,结果二地相比无明显差异。而西方学者多认为吸烟和饮酒是食管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中国学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亚硝胺类化合物与霉菌病因进行多方面研究。亚硝胺类化合物现已证明在200多种亚硝胺类化合物中,约85%对动物有致癌性,某些不对称的亚硝胺能诱发动物食管癌。1975年华北地区食管癌病因研究协作组用薄层色谱(TLC)对.124份食品样品进行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初筛,结果林县有23.3%样品为TLC阳性,而低发区范县仅为1.2%,这说明林县食品中可能存在亚胺胺类化合物。1981年季川等用GC/TEA分析酸菜和玉米面,证明林县食品中可能存在亚硝胺类化合物。1983年季川等用GC/TEA对林县和辉县的231份食物样品进行挥发性亚硝胺分析,结果从玉米面、小米、萝卜条和酸菜中检出7种挥发性亚硝胺(NDMA、NDEA、NDPA、NMAMPA、NMAMBA、NMB。A、NPYR),阳性率最高的为NDMA(64%),其次为NDPA(30%)与NDEA(24%);NDMA的最高含量为15.5μg/Kg,一般亚硝胺含量均少于lppb,在存放较久而发霉的食物中普遍含有痕量亚硝胺。1985年沈忠英等从广东南澳岛的咸菜、萝卜干和自制的鱼露中也检出亚硝胺类化合物(NDMA、NDEA、NBMA、NPYR及一些未知亚硝胺),其中以咸菜中含量最高。1991年李国玉等对林县的玉米、小米、萝卜条作不挥发性业硝胺分析,结果在上述食物中含有不挥发性肌氨酸亚硝胺(NSAR)、脯氨酸亚硝胺(NPRO)和未知的亚硝基化合物。1963年德鲁克兰(H.Druckrey)、1967年桑德(J.Sander)先后提出亚硝基化合物可在胃内合适的H+浓度条件下由二级胺和亚硝酸盐合成。1987年李铭新等经动物实验证实动物胃内可以合成亚硝胺,1988年陆士新等在林县人群胃液中发现几种亚硝胺,其中有能引起动物食管癌的NMB2A、NPYR、NSAR、NPIP,而胃中亚硝胺的含量又和食管上皮的病变程度呈正比。1985年陆士新等以检测尿中NPRO和为体内合成亚硝胺或亚硝胺受阻的指标,结果在江苏扬中县、四川盐亭县和河南林县人群尿中均发现有NSAR、NPRO及一些未知的亚硝基化合物。给人群服脯氨酸后,尿中NPRO含量明显增加,这表明人服用脯氨酸后在体内合成了NPRO同时服脯氨酸与维生素C或锌。则尿中NPRO含量比单服脯氨酸明显降低,这表明维生素C或锌能阻断脯氨酸与体内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合成NPRO,因此作者认为监测尿中NPRO可作为估计人体内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方法。中国有人利用NPRO的体内合成,进行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代谢亚硝胺能力的比较,结果显示高发区人群合成亚硝胺的能力较强。此外有人用单克隆抗体的放射免疫法检测林县居民食管上皮的O6-MedG(O6-甲基脱氧鸟嘌呤核苷),结果显示食管癌旁上皮及贲门癌旁上皮的DNA有O6-MedG存在,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提示亚硝胺可能是食管癌的病因之一。酸菜1959年河南医学院在林县进行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酸菜和食管癌有相关性。1965年杨简等检查林县60户居民的酸菜,结果发现47户酸菜中有霉菌生长,并获得白地霉(地丝菌)纯培养,认为吃酸菜可能是某些地区食管癌高发因素之一。1974年食管癌病因综合考察队调查晋、豫、冀及川等省食管癌高发区,发现食用酸菜的人数愈多,时间愈长则食管癌死亡率愈高。1975年中国医科院肿瘤所检测林县酸菜24份,其中20份有白地霉生长。1977年肿瘤所化学病因室用林县酸菜提取液和酸菜汤浓缩液喂大鼠,经过两年实验,肿瘤总发生率分别为19%及 11.1%。1978年中国医科院林县食管癌研究队用TLC测定69个酸菜样品,其中24个样品有可疑亚硝胺物质-Roussin红甲酯,经证实是一种二甲基硫基四亚硝基二铁化合物,它可与二级胺在试管内或大鼠胃内合成亚硝胺。1981年李铭新等从林县酸菜提取物中测出苯并芘(Bap)及其它多环芳香烃化合物,酸菜中Bap含量较新鲜蔬菜明显增高。1985年季川等从林县酸菜中分离出6种挥发性亚硝胺(NDMA、NDEA、NMBA、NM.AMBA、NPYR和NDPA),至于酸菜中其它致癌物有待于研究。霉菌。1974年舍恩坦尔(R.Schoental)等报道梨孢镰刀菌和拟分枝孢镰刀菌粗提物能引起动物食管上皮增生。1975年刘桂亭以发霉玉米面馍喂大鼠,结果大鼠发生食管鳞状癌。从发霉玉米面中曾分离出镰刀菌、芽枝霉、根霉、青霉、烟曲霉、毛霉、黄曲霉及棕曲霉。,1982年李铭新等对大鼠长期喂饲培养有串珠镰刀菌的玉米面,结果诱发出前胃鳞癌。1985年蒋原宙在林县串珠镰刀菌的玉米培养物中分离到镰刀菌素C,其物理化学分析数据与美国韦勃(L.A.Weibe)比尔德尼斯(L.F.Bjeldenes)和南非的格尔德布洛姆(W.C.A.Gelderblom)等的结果一致。该毒素对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有致突变作用。1992年李铭新等长期给予镰刀菌素C能诱发小鼠和大鼠食管癌和前胃癌,说明它有致癌作用,但南非学者用串珠镰刀菌培养物喂大鼠,认为镰刀菌素C可能不是镰刀菌的致癌物,这个问题尚待研究。1987年高岩等对镰刀菌中产生的镰刀菌毒素T-2,采用人体细胞外培养染色体分析的方法,首次证明该毒素能导致染色体畸变。1988年李铭新等证实T-2毒素具有较弱的致癌作用,但无明显的器管特异性。1988年夏求洁等从林县玉米内分离鉴定出一组真菌毒素,包括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雪腐刀菌烯醇、T-2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此6种毒素均由镰刀菌产生,这些毒素是持续并广泛存在林县主食玉米内,并证明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雪腐镰刀菌烯醇及T-2毒素均能在低剂量时引动物染色体畸变,表明林县玉米内存在的以上毒素具有致癌潜力。1978年徐友梅等自林县粮食中分离的一株互隔交链孢霉的乙醚撮取物进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对E.ColiND-160菌株有诱发回复突变作用。1980年又对90株互隔交链孢霉的乙醚提取物检测,对E.ColiND-160菌株的致突变阳性率为73.3%。1985年董子明等研究该提取物对V79细胞的致突作用。同年陈勇夫等将该提取物用人静脉血淋巴细胞SCE法检测,均证实该提取物有致突作用,说明其含有致突变物。1990年毕宝光等用互隔交链孢霉B2-a6株乙醚提取物,分别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和人淋巴细胞检测证明该提取物有致突变性。上述诸多真菌毒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有待研究。(河南医科大学周元方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