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饮水加氯有害副产物
释义

【饮水加氯有害副产物】
 

拼译:Hazardous by-product after chlorination of drinking water
 

饮水中加氯以防止饮水成为传染病介质,它已普遍地成为有效保护人群健康的重要方法。80年代美国环保局在全国饮水调查中发现,加氯饮水中普遍存在有包括致癌剂三氯甲烷在内的三卤代甲烷。1978年,格拉茨(B.A.Glatz)和鲁帕J.C.Loper首次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平板渗入法(简称Ames试验),发现加氯后饮水具有致突变性。由于致突变性与致癌性有密切关系,因此这两个发现在世界范围掀起一个对饮水加氯有害副产物鉴定、来源及健康影响的多学科研究的高潮。研究重点是这类副产物的致突变性,致癌性。20多年来,这个研究获得了下述基本一致结果:(1)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饮用加氯自来水与膀胱癌、结肠癌、直肠癌等下消化道癌症死亡率明显相关。(2)加氯后产生的致突变性90%来自非挥发性化合物。(3)在Ames试验中,这些致突变物以不需代谢活化的直接致突变性为特性,敏感菌株为TA98和TA100。(4)饮水致突变性大小与水源有机污染严重程度有关。(5)大孔树脂是浓集大量水样中致突变物最有效和实用吸附剂。在这些基础上,为了搞清这些化合物及其来源,进行了大规模研究工作,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系统(GC/MS/DS)发现和鉴定出饮水中成千个有机化合物。据库尔(H.J.Kool)报道,其中致癌物10个,可能与氯化有关化合物有6个(六氯苯,多氯联苯,氯仿,1.2-溴乙烯,氯乙烯,四氯化碳),致突变物有47个,近一半化合物可能与氯化有关。但是这些化合物含量很低(一般为ppb级),并非是组成氯化后饮水中致突变性的主要部分。许多研究利用Ames试验作指标,对饮水中有机浓集物进行分离鉴定,企图发现主要致突变成分。1983年,美国塔勃尔(W.Tabor)首先用色谱法和质谱、核磁共振等仪器分离鉴定出饮水中一个强的致突变化合物3-(2-氯乙氧基)-1,2-二氯丙烯。它对TA100的比活性为104回变菌落数(REV)/mg。这个化合物先后在美国和欧洲饮水中检出。但它在水中含量很低,不足以代表饮水中主要致突变性组成。1988年,芬兰克朗伯格(L.Kronberg)在氯化纸浆后产生很强致突变性的启发下,用二次高压液相色谱法分离方法和GC/MS单离子检测法在饮水中寻找出当今世界上对TA100具有最强致突变活性化合物3-氯-4-(二氯代甲基)-5-羰基-2(5H)呋喃酮(简称MX),其活性为107rev/mg。它先后在美国、欧洲检出,作了定量分析。经计算,这个化合物致突变性占饮水中TA100致突变性的30%左右。但这个化合物对水的pH非常敏感,最近毒理试验表明,它在人体内极易转化成低致突变性异构体,从而大大降低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可能性。在这些致突变物来源研究中,大量实验资料证明,水源中存在的天然腐殖质是饮水氯化后三卤甲烷和致突变物(包括MX)重要来源。1985年,迈厄(J.R.Meire)详细研究了腐殖质氯化后产生的化合物,共鉴定出对TA100有致突变活性化合物9个(6个氯化丙酮,2个氯化丙烯醛和1个氯化乙腈)。根据其比活性及浓度,这些化合物所产生致突变活性仅占总活性之6.55%。根据克朗伯格的研究资料,MX是腐殖质氯化产物,它约占腐殖质氯化后总活性的30%,可见大部分致突变活性化合物仍未被鉴定出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研究饮水中致突变活性集中于对TA100有响应的致突变化合物。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主要来源于天然存在腐殖质,与工业发展和城市化造成水源人为有机污染没有多大关系。国内外研究结果都表明,饮水氯化后尚有一类同样重要致突变物,它们为移码型致突变物。它们在结构及来源上应与碱基取代型致突变物有明显不同。但对这类化合物国外研究甚少,据鲁帕推测,这类化合物应该来源于工业污染,从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影响角度看,它们正是应该给予格外重视的致突变化合物。1990年,小野寺佑夫(S.Onodera)应用纯化学品在实验室进行氯化模拟试验,用薄层层析分组法发现酚类、萘类等化合物氯化后会产生对TA98有响应的致突变物,比活性约为103rev/mg。但是至今对实际饮水中与TA98致突变性有关化合物之种类、来源和产生机理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鉴于饮水加氯有害副产物对健康影响有重大意义,尽管这个研究工作尚在进行之中,但现有研究工作结果在各国制定的饮水卫生法规中已经得到了反映,最广泛限制的化合物有三卤甲烷氯化乙烯,氯化乙烷、氯苯、氯酚等约10种。随着研究工作深入,这类化合物将会逐渐增加。综观饮水加氯有害副产物研究,肯定这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仍是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对某些污染严重地区进行水质、发病率的典型综合调查,有可能搞清这类化合物真正卫生学意义。鉴于对TA100有响应致突变物之种类及来源已经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结果,下一阶段研究重点应该集中于对TA98菌株有响应致突变物的研究,研究内容应该包括:主要致突变物之分离鉴定,这类化合物来源和它们的产生过程机制研究,这类化合物选择性处理技术(包括化学及微生物方法)和这类化合物在体内生物监测的可能性。这些研究结果将会对评估饮水加氯对健康的影响及对环境污染控制战略的决策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Loper,J.C.J Toxicol.Environ Health,1978,4(5/6)919~938

2 徐凤丹.环境科学,1983,4(3):61~64

3 Meire,JR Mut.Res.,1985,151,111~1124 Kronberg,L Fnviron.Sci.Technol.,1988,22(9):1097~1103

5 Onodera S.卫生化学(日),1990,36(3):201~210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所周世伟研究员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5: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