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钩端螺旋体现况研究
释义

【钩端螺旋体现况研究】
 

拼译: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eptospira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根据生物学特点,系钩体属的一“种”。目前公认钩体属只有1个种,又分两个复群,即问号状钩体,为致病性或寄生性钩体;双曲钩体,为非致病性的或腐生性的钩体。近年来,对部分来自猪尿及水体的钩体作了血清学分析,发现一种“中间型”钩体,它具有腐生性,在一定条件下又有致病性,在今后分类学上似有增加一类的必要。

1800年Larrey在埃及发现黄疸出血型病人。1850年Hofer发现狗患有钩体病。1883年Landouzy明确认识了传染性黄疸的特殊性,并指出在污水沟工作的人易得此病。1886年威耳(Weil)对4例伴有黄疸的急性发热病人作了详细描述,其特点为发热,严重的神经症状,肌痛,黄疸,肝脾肿大、肾功能衰竭和出血倾向,故命名为威耳(Weil)病。1888年瓦西里耶夫等从临床表现上与其他黄疸型疾病分开。直至1907年Sfimson从“黄热病”患者组织标本中证明有钩端螺旋体的存在,一直未获纯培养。1915年,日本稻田、井户才分离出病原体。此后,证实日本的秋季热、七日热,德国的秋热症、泥热,俄罗斯的沼泽热、水热,意大利的田野热、收割热,这类疾病的病原体是一群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

云南省双江县,从1918年至1948年曾发生7次“黄皮病”流行,1948年的流行,其病死率约为10%~20%。1923~1934年间,河南开封、商邱等地有钩体病流行,开封有万余病人。1926年山西太原有此病记载。1933~1935年间,每年在沈阳有病例发生。1937年汤泽光报道了3例典型出血性黄疸型钩体病。1940年钟惠兰记载,在实验室内犬钩体使人感染。

解放后在病原学流行病学有长足的进展。世界上已知有20个血清群,167个血清型(1979年Tofen报道)。中国现已确定有16个群,56个型,为世界发现群型最多的国家。其中,蛮耗群是我国1964年在云南发现的新菌种。截止1977年3月,云南省发现13群,46型,是中国钩体血清型最复杂的省份之一。据Galton统计,大约有25个新的血清型是在澳、非、欧3洲以及马来亚和美国发现的。群型随着时间推移是变数。

表1 中国常见致病钩体菌株及代号

钩体的基本结构系由圆柱形菌体、轴索及荚膜所组成,长短不等,平均为6~10μm(4~20μm),宽约0.3~0.5μm,有12~16个细密螺旋;因其一端或两端有小钩,故名钩端螺旋体。菌体无鞭毛,似细小串珠,呈“S”状或“3”状,主要长轴旋转,两端扭动或菌体伸缩匍匐前进,运动非常活泼。在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其结构可分为螺旋形的原生质、中轴、鞘膜和尾球四个部分;又分为细胞壁、细胞膜、致密层与透明层,胞浆中DNA系遗传学密码。

钩体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清晰可见。钩体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反应,但因菌体纤细较难观察到,故一般习用镀银染色法,此时钩体染成黑色或褐黑色。钩体含两种抗原,一为群特异性抗原,一为型特异性抗原。由于两种抗原搭配的质和量不同而形成许多血清型。

钩体在外环境中,对日光、干燥与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弱,如加热50℃,5~15min死亡,加热60℃,10min可杀死。对冷抵抗力较强,于2℃冰箱中放置半个月仍生长良好。在潮湿的泥土中可存活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可达3~6个月。若动物宿主之尿污染土壤后,可存活15d。当雨水冲洗土壤后,其在雨水中可存活24d。此外,将野生动物之含钩体尿液污染自然疫源地各种生境之土壤表面,发现在湿度为69%~70%的土壤中可以越冬,保持毒力达279d之久。对酸碱均敏感,1∶2000来苏水、0.25%福尔马林和75%酒精,能迅速灭活,在胃酸中30min能被杀死;自来水中含余氯0.3mg/L,3min可死亡。钩体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生存时间视水温、酸碱度、化学成分及微生物等情况不同而异,一般为12h至9个月。

钩体在自然界动物中广泛存在。中国已发现6个纲的56种动物带菌。已知有哺乳纲、鸟纲、鱼纲、两栖纲、爬虫纲、昆虫纲的动物带菌。其中以鼠类和家畜的流行病学意义最大。现已证实有26种以上的鼠类和6种以上食种目动物分离到钩体。但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有差异,各地动物带菌状况不尽相同,如黑线姬鼠是四川、贵州、陕西、浙江等省的主要带菌动物。四川调查黑线姬鼠带菌率为18%~60%,排菌时间长达1054d。福建证实罗赛鼠是当地优势带菌动物及人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常见带菌鼠还有黄胸鼠、褐家鼠等。鼠类带菌特点是菌群复杂,强毒株居多。一般多为黄胆出血群、澳洲群、犬群等。

猪可感染各型钩体。国外自猪分离10群以上,中国已超过14群,但绝大部分地区均以波摩那群为主。梁兆祥等(1973)在云南省泸西县首次从猪肾中分离出3株波摩那群钩体。

家畜中分离到钩体的还有马、牛、犬、猫、驯化鹿等,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及猪;放养猪的带菌率可高达45.9%,排菌期限可达371d。猪的发病和死亡,往往成为人群钩体病流行的先兆。

犬在农村是钩体病的另一个主要带菌动物和传染源,犬群钩体对人有高度致病性。现已从犬分离到钩体8群,排菌期达700d。

在长鬣蜥、青蛙、蟾蜍、秧鸡、毒棘蛎螨中分离到钩体,云南从牛、羊、野猪、野猫、狐、麂子、牛背鹭中分离到钩体。牛背鹭,在云南边疆分布甚广,从它的身上分离出一株牛型钩体,此乃国内首次从鸟类中分离出致病性钩体。

1980年,梁兆祥等在蛮耗从马铁菊头蝠中分离到1株流感伤寒群钩体;他们又在青蛇中分离出七日热型钩体。

世界各地钩体的自然宿主相当广泛,已有100余种。如阿根廷从犰狳中分出巴达维亚群钩体;阿塞拜疆地区的外高加索刺猬是钩体的储存宿主。

人对钩体普遍易感,凡是使动物致病的钩体都可使人患病。钩体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经疫水传播占首位,实验室感染、先天性感染已被证实,吸血昆虫传播有可能。本病潜伏期为1~40d,多在4~19d发病。

临床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突然发热,畏寒或寒战,头痛与全身痛,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及压痛。这些构成早期钩体病常见的“三症”(寒热、疫痛、全身力乏和“三征”(眼红、腿痛、淋巴结大)。此外,还可能有咽充血,咳嗽,鼻衄,痰中带血,饮食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对称性鼻、唇、腋部单纯性疱疹,部分病例可见肝脏轻度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 常规化验:(1)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加者多,总数高于20000/μl或低于4000/μl者少见。(2)血沉常持续增高。(3)早期尿中可查出蛋白、红细胞及管型,发生率高达70%~80%。特异性检验:(1)暗视野和镀银染色查病原体。(2)病原培养。(3)血清学检查,如凝溶试验、炭凝试验、乳凝抑制试验、荧光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诊断 参见下图。鉴别诊断主要应与上感、伤寒、败血症、出血热、肺炎、肺结核等几种常见的发热性疾病相鉴别。

治疗 (1)抓好“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收治。(2)及时使用抗菌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生素首选青霉素,首剂40万单位肌注,每日160万单位;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庆大霉素,首剂8万单位,每日16万~24万单位或四环素每日2g,重者可先静滴1g,腹泻重者上述药物加氯霉素。首剂用青霉素后可出现赫氏反应,30min~4h内出现体温再升高,症状体征加重甚至休克。为避免强烈的赫氏反应可减小首次使用剂量为20万单位。如出现较重反应则可迅速使用激素及镇静脱敏药物。

研究任务 (1)病原学研究:无钩钩体生物学特性实验研究,杨文映等(1984)自人分离到形态变异为两端无钩的钩体Le205株,属波摩那群波摩那型,已感染地鼠浸染豚鼠,免疫兔。(2)流行病学研究:如疫源地结构的调查研究,钩体病流行菌群的更迭研究,钩体病疫情预测探讨,钩体病爆发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特点,从土壤中分离致病性钩体,开展以实验诊断为依据的发病率调查,钩体病地理流行病学等等。(3)临床学研究:钩体病与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混合感染的研究,药物消除带菌效果的观察,超滤浓制钩体菌苗免疫效果观察。

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标准图

【参考文献】:

1 Ostertag H Z.Hyg.Infektkr,1950,131:482~500

2 Li H Y,et al.Am.J.Hyg.,1952,56:90~100

3 梁兆祥.实用流行病学,1980,157

4 耿贯一.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4:317

5 徐恩雪.流行病工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209

(云南省昆明市卫生防疫站梁兆祥副主任医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7/3 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