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中国作物栽培
释义

【中国作物栽培】
 

拼译:prinple of crop prop produstion
 

作为栽培科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控制和实现高产、稳产、高效益的栽培途径和措施的科学;是研究因地因时制宜地充分利用每一单位土地(包括水体、空间)上的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获得最佳产量和效益的科学。因作物生产流程是一系统工程,所以它用系统工程方法综合地运用各项有关成果研究如何大幅度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在50~60年代,中国作物栽培科学工作者改革了作物种植制度,如水稻单季改双季、扩大新稻区,以及各种作物多熟制配套栽培技术;明确各种作物在不同地区、不同肥力水平、不同品种的合理密值范围和相应的肥水管理配套栽培技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促使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同时还针对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如干旱、盐碱、低温冷害、洼渍涝害、小麦霜冻、水稻烂秧等,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了各种作物大面积稳定增产。在作物栽培科学理论方面,研究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中产量构成因素与器官建成的关系,器官同伸规律及调节控制机理;把作物群体作为一个完整的光合作用物质生产体系,研究作物群体结构特点和功能,提出了作物群体合理动态结构的新概念。

研究区域化、指标化、规范化作物栽培及高产效益模式化栽培 以小麦为例,70年代中国小麦栽培在以往区划的基础上,增划为9个主区5个副区。位于黄淮麦区的河南省根据本省生态条件,又划为10个生态类型麦区。并组织多学科协作、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提出了小麦产量形成的三大规律(分蘖成穗规律、幼穗发育规律、籽粒灌浆规律)和五项关键技术指标(作物群体动态指标、施肥技术指标、看苗管理形态指标、生产成本构成指标),制定了各类型地区相应的一套完整的实现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的栽培技术规程,实现了小麦栽培区域化、指标化、规范化。自1985年以来,每年应用面积200万ha以上,增产小麦450kg/ha左右。在作物栽培区域化、指标化、规范化基础上,全国很多地区发展了高产模式化栽培。

研究综合利用周年自然资源及高产高效益栽培途径 近十几年来,作物立体种植“吨粮田”、“双千田”等多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栽培途径蓬勃兴起,对中国粮食稳产、持续增长,促进农业商品经济发展和向农业现代化转化有重大意义。它的主要原理是提高周年光、温、水、土等自然资源利用和物质转化效应、生物共生效应和前后茬生物效应。

研究作物器官相关生长规律和肥水综合效应及叶龄模式栽培 如凌启鸿等研究的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叶龄模式;张锦熙等研究的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栽培管理技术体系,以及棉花玉米等作物的叶龄模式化栽培,都是根据作物叶龄进程和经济器官形成有稳定的同步规律,研究其肥水综合效应并数量化确定达到高产的指标,使不同类型品种的栽培技术趋向规范化的栽培技术体系。水稻叶龄模式化栽培,1981~1985年累计应用面积393万ha,平均增产12%,成本降低5%~11%,获得经济效益13.5亿元;小麦叶龄模式化栽培到1988年已累计推广1066万ha,一般增产10%以上,增产小麦70多亿kg。

研究提高作物群体光合综合性能及作物高产栽培 近十几年来,中国高产栽培理论和高产途径的研究比较活跃。如余松烈等小麦高产栽培的生理研究,崔继林等水稻产量生理的研究;郑丕尧等作物叶片生理与产量的研究;夏淑芳等“源”和“库”的研究等。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要形成高的经济产量,既要有性能强的作物光合系统提供较多的光合产物(源),又需要贮存能力强的经济器官(库),还需要活性强的转运系统,把光合产物转运分配到经济器官(流)。三者是一个整体,源是基础。作物群体光合综合性能,包括光合叶面积、光合能力(一般以光合速率为指标)、光合叶面积持续期、光合产物的积累与消耗、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五个方面。在作物生产水平较低时,光合叶面积对增产的作用最大,当光合叶面积扩大到一定限度后,产量与光合能力的相关变大,同时要求延长光合叶面积持续期,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减少消耗,增加向经济器官转运分配比例,提高经济系数,促进穗多、穗大、粒多、粒重。作物高产要求“源”、“库”、“流”协调发展,有效地提高群体光合综合性能。山东“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浙江水稻“稀、少、平”高产栽培(稀播、少本插和平稳促进)等都是改变了以往“大播量、大群体”攻高产的途径,都是以改善作物群体光合性能,以攻大穗、粒多、粒重为突破口的栽培术体系。山东夏玉米亩产900kg以上的高产栽培,是利用紧凑型抗病优良杂交组合、增加种植密度、增加施肥量等措施,以穗多、穗整齐取胜。其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持续期分别比产量6.75t/ha玉米田高1.6万m2/d和10万m2/d以上。经济系数达0.56左右,而一般玉米只在0.4左右。

研究作物高产需肥规律及平衡施肥、优化配方施肥 作物高产施肥需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品种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和气候因素等环境条件来决定施肥量、肥料配比和施用方法。作物的营养需要平衡,包括有机营养和无机营养之间以及各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缺少或过多供应某一元素都会引起生理失调等一系列问题。从全国化肥肥效试验结果看,60年代前是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阶段;60年代为氮磷化肥配合施用阶段;70年代中期以后是有机肥与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施用阶段。建国后,我国对氮磷钾化肥的农化性质及其有效施用作了大量研究。氮肥深施、发展缓效肥料和高效复合肥等有效地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对磷肥的施用,60年代研究提出了豆科作物“以磷增氮”、禾本科作物“氮磷配合”以及集中沟施做基肥一整套施用技术。近十几年来,提出增施化肥、氮磷合理搭配、以无机促有机,是中低产田增产、增收、提高土壤肥力主要途径。按最佳施肥量平衡施用氮磷化肥,不仅增产显著,且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有效磷均有增长趋势。以往认为,作物不能有效地利用土壤固定肥料磷,长期观测磷肥的残效表明,施肥后5年内的累加利用率可超过施肥当年的利用率1~2倍,且土壤中累积起来的残磷比当年施用的肥料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所以磷肥的施用应考虑它的长期效应。

近十几年来,钾的肥效日益显著,主要原因是由于氮、磷化肥的施用量显著增加,以及推广吸钾多的高产品种和杂交种及复种指数、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单靠有机肥补充的钾已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产量7.5t/ha以上的稻、麦和产量13.5t/ha以上的玉米,吸收累积氮、磷、钾的速度都大大超过一般大田的速度,特别是对钾的吸收积累速度更快。作物到灌浆期、成熟期对氮和磷还有相当的吸收能力。所以,作物高产施肥更应注意前期肥料的施用,尤其是钾肥应集中在早期施用,同时还要保证籽粒形成期的氮磷供应,以促进粒多、粒重获取高产。研究资料表明,在缺少微量元素的土壤上,对稻、麦、玉米施锌肥,棉花、油菜施硼肥,花生、大豆施钼肥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研究中低产区作物生产特点及作物抗逆稳产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的推广 中国中低产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0%~70%,作物产量常常不高、不稳。为增加农作物总产量,综合治理开发中低产地区、发展作物抗逆栽培综合体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不同中低产地区限制产量的因素有多种,可能是气候上的障碍,也可能是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等。针对各地限制因素和作物生长特点,研究制定作物抗逆稳产综合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据1990年全国栽培科学讨论会统计,近十几年来各地取得了约40多项省(市、区)级以上重大科研成果,如河北“黑龙港地区缺水低产麦田经济用水、肥水配合栽培技术及应用研究”、河南“盐碱地植棉增产技术研究”、山东“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等。

研究我国机械化生产特点及栽培机械化、锄草化学化等省工栽培技术 如江苏太湖地区稻麦少耕适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1982~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达645万ha,累计增益约21亿元,已成为江苏等地新一代常规技术措施。以除草剂为主的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七五”期间在黄淮海中低产地区稻、麦、棉、大豆示范面积达2.33万ha,增产显著,且节省除草用工,经济效益为1∶3.9。

研究“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潜力 如杂交稻配套栽培技术。根据杂交稻杂种优势强的特点,湖南等地提出稀播、匀播育多蘖壮秧和“双两大栽培法”(两段育秧、每穴栽双株、大行栽植)等,并发现杂交稻吸钾水平较高,以及齐穗至成熟期还能吸收25%~30%氮、磷养分的特点,提高了杂交稻高产施肥技术。江苏省还研制了指导杂交稻生产的高产模式图,1983~1986年推广255万ha,增产稻谷39亿kg。

展望未来,应加强不同农业生态条件下作物高产、高效益途径的研究,千方百计地挖掘单位面积土地(水体)和一定区域内自然资源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产,增加复种指数,增产增收。要加强不同生态条件下农作物抗逆、稳产、高产、持续发展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提高农作物生产抗灾能力。要加强农作物品质生理栽培的研究,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要加强农业机械化、锄草化学化、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化学调控等新技术应用的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加强农作物高产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如作物高产生理生态、高产营养品质生理、产量形成和水分协迫生理等。研究在现有高产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可行性及其制约的关键性因素和突破点,使作物高产、稳产、高效益达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殷洪章,等.稻麦群体研究论文集,1961

2 李奇真.小麦生长发育规律与增产途径.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3 胡昌浩.中国农业科学,1982,2

4 山东农大小麦栽培生理研究组.山东农业科学,1984;1

5 张锦熙,等.中国农业科学(庆祝建院30周年专刊),1987

6 王忠孝,等.山东农业科学,1988(5),1989(4),1900(2),1991(3)

7 朱荣,等.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 中共四川米易县委、县政府.兴起中的中国立体农业.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

9 刘毓湘,等.当代世界农业.北京: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0 王伟琪,等.中国农业科技研究进展(第1分册).北京:北京农大出版社,199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李奇真研究员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7/4 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