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豇豆种子活力
释义

【豇豆种子活力】
 

种子活力是种子学的一个新兴领域,此项研究旨在解决在农林生产中利用、控制活力以获得优质种子,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优质种子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高活力,其根本标志是田间成苗表现好。

种子活力也指种子健壮度,包括迅速、整齐萌发的发芽潜力及生产潜势和生产潜力(郑光华,1980),是一种为基因所决定的而为环境所改变的生理特性,可借它找到鉴别优良播种材料的方法。引起种子活力变化的原因可分为基因型和环境两个方面。对豇豆种子活力的研究大致取得以下几项成果:(1)不同品种的种子其活力的水平有差异,可通过遗传育种方法产生高活力种子;(2)改进采收、清选和贮存技术,从而获得高活力种子和阻止种子活力的快速下降;(3)播前对种子加以处理以恢复或提高其活力,改善其田间生产性能。

豇豆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选择 测定种子活力的方法颇多。对于具体作物而言,建立合适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其测定价值取决于与田间成苗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测定方法是否经济、简便易行。豇豆种子大小与田间成苗率呈正相关(Paul,1979)。研究发现,低活力的豇豆种子的胚轴比高活力种子的胚轴所渗露的C14亮氨酸更多,测定若干整粒种子浸析出的电介质、氨基酸和糖含量,其结果与活力呈负相关(Abdul-Bakil等,1973)。Adebona等(1972)研究了浸种时间的长短对豇豆种子发芽的影响,指出在浸种过程中氨基酸、蛋白质、糖和盐都会损失,而且浸种时间越长损失越严重;外渗液的电导率与种子活力和田间成苗率呈负相关(Paul,1979,Beighley,1982;陈禅友等1990),对种子贮藏性能(Paul,1979)和幼苗活力及产量等(陈禅友等,1990,1991)也有影响。

测定种苗生长,是测定种子活力最简单的方法之一。Smith(1973)用此方法测定莴苣种子活力,徐本美等改用玻板直立发芽法,测定起来更方便,活力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较易测得,其预测田间成苗的效果好;陈禅友(1990)曾用此技术研究了种子成熟度与出苗和幼苗素质及产量的联系。

测定种子外渗液相对电导率、氨基酸含量和活力指数,是测定豇豆种子活力的好方法,其中以相对电导率和活力指数易于测定。简化活力指数、外渗液电导率及吸胀胚脱氢酶活性,是测定豇豆种子活力的次适指标;种子大小(百粒重)和发芽率是最易测得的指标,但预测田间成苗和细心苗生长的能力较差,故宜作参考指标。同时必须指出,种子活力测定的量化指标用于鉴别种子批之间的活力差异是成功的,但活力指标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方可用于生产,亦即要达到豇豆种子活力测定标准化,尚待进一步研究。

豇豆种子活力的形成 种子活力的形成与基因型有关,同时也与种子发育和发育过程的环境有关。

1.品种和化学成分。Ellis(1983)比较了豇豆基因型对种子寿命的影响。Oliveira等(1985)研究指出,从5个国家收集的13个豇豆品种种子的发芽能力和活力有差异。Beighley(1982)研究认为,豇豆种子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麈与出苗指数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但对菜豆的研究结果显示高蛋白的种子后代植株大,产量和结荚数增加;并指出通过采收种子前施氮肥可获得高蛋白质种子(Ries,1971)。

2.种子发育。豇豆种子活力的形成与种子发育过程密切相关。Chin(1981)在豇豆开花后15d、20d、25d分别采种,测定采收贮存1d后的种子含水量、发芽率、千粒重等,指出成熟度低的种子质量和贮藏性能均差。Chuntarachurd等(1984)在授粉后12d到20d每隔两天采收1次豇豆种子,结果以第16d采收的种子好。两者结论显然不完全一致,这与所用材料和两地环境条件有关,而豇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豆荚成熟速度是不一致的(蔡俊德等,1983;肖春英等,1985)。傅家瑞(1985)认为,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状态直接影响到种子活力。这是由于种子成熟期间的生物化学变化主要是合成作用,种子成熟度低则种子内含低分子态物质较多,膜的完整性较差,吸胀时内含物极易外渗;种子过熟,则由于其在田间“气候作用”下活力有部分丧失。所以,豇豆宜在完熟期采种。

豇豆种子活力还受结荚部位的影响。在各种熟性的品种植株的不同部位采收的种子,其活力均有差异,中、下部的种子比上部(第8花序以上)的种子活力高,尽管其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种子活力的位置效应显然存在。所以,豇豆采种宜选用中、下部豆荚,而这一点农民在自行留种时往往没有做到。

3.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环境条件。种子必须通过种植而获得,所以植株在田间生长尤其是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对种子活力影响极大。Tang(1984)研究指出,光周期对种子活力影响不大。土壤中N、P、K缺乏对种子活力有影响,但在开花后追施N、P不会增强种子活力。植株在昼温28℃、夜温20℃或昼温32℃、夜温25℃生长比在昼温38℃、夜温30℃或昼温23℃、夜温15℃时生长的种子活力高。也就是说,种子形成时昼夜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活力形成。豇豆种子成熟期间处于相对干燥时能获得较好的种子质量(Summemfield,1974;Onesirosan,1983),而在成熟时高温多雨,则种子在由生理成熟到收获成熟的一段时间,其活力可能丧失。对于生产豇豆商品种子的地区和季节选择,以及种子公司的合理调种均有指导作用。

种子活力的下降与恢复或提高 种子达到成熟阶段其活力最高,继续留在田间则会自然老化,而使活力有所丧失,滞留时间愈长,活力丧失愈多。种子在贮存过程中其活力还会下降,而且活力差者下降得更快(Chin,1981)。贮存过程中的和湿度对豇豆种子贮存寿命和种子活力均有影响,温度高、湿度大则寿命短、活力下降快(Ellis,1983;Basco,1982)。Basco的试验还说明,吸湿性强的包装袋和在潮湿地区贮放种子,会使发芽率下降,活力极显著降低。因此,在干燥条件下贮存种子对保持种活力尤为重要。豇豆种子只要在贮存前充分干燥,降低含水量,并妥善干燥贮存(防豆象),1~2a不致于引起活力急剧下降。

种子衰老和活力下降以后,一般采用一些播前处理方法令其幼苗有更佳的表现。春季早播时尤其需要选用高活力种子。因为活力水平差异对田间成苗、生长特性乃至产量影响极大(陈禅以等,1989,1990)。活力差的种子不出苗或长出瘦弱的苗。提高种子活力,则整齐度较好,产量也高。Lawford(1986)研究指出,以亲水性聚合物(Waterlock B 100)作豇豆种子包被,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害,但应用于甜玉米是成功的。γ-射线处理也会降低豆类种子发芽率(Chowdhury,1982)。陈禅友(1991)的试验表明,15℃下用25%PEG6000水液预处理低活力种子1~2d、高活力种子2~3d,均有促进萌发、提高活力的作用;并指出在处理种子前宜先了解其活力状态。PEG处理主要是降低水液的水势,从而减慢干种子的吸水速度,以便种子萌发时膜系统得到修复,减少物质外渗。李锡香等(1992)也报导,PEG处理可以提高豇豆种子活力。在农艺措施上为提高田间成苗率和改善其生产性能,还可采用地膜覆盖(陈禅友等,1989)等。

80年代所做工作涉及到基因型、种子大小、化学成分、成熟度、光周期、采种季节和地区环境、贮存条件、土壤肥料(主要是N、P、K)等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播前处理对豇豆种子活力的影响以及种子活力对田间成苗、植株表现和产量的影响等诸方面。其中(1)种子活力的测定是活力研究的核心。(2)种子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体的基因,但在豇豆上这方面的研究还落后于其他作物。所以,对豇豆种子活力的遗传研究工作有待展开。(3)种子发育过程以及发育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和贮存条件等对豇豆种子的影响已基本上比较清楚。在这方面应侧重于如何将研究的科学成果用于指导良种繁育和合理贮存种子(如正确选择繁殖地区、适时采收种子等)。(4)受遗传、发育、环境和贮存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种子活力达到极大值后就开始下降,这是很难避免的。需要通过对种子(尤其是早春播种时以及低活力水平的种子)加以处理,以提高其活力或田间表现。这可能仍将是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有必要寻找其他渗透调节方法取代PEG。此外,还可以采取农艺措施在次适条件下对种子发芽床加以保护,以获得高的成苗率和良好的田间表现。

【参考文献】:

1 王佩芝.世界农业,1986,(5):40~42

2 陈禅友,等.江汉大学学报,1989,(2):75~79

3 陈禅友,等.中国蔬菜,1990,(2)13~16

4 陈禅友,等.种子,1991,(1)32~35

5 郑光华,等.种子世界,1986,(6):25~28

6 陶嘉龄,等.种子活力.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7 傅家瑞,种子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8 Bcighley D H,et al.Seed Abstracts,1982,5(8):279

9 Chin H F.Acta Horticulturae,1981,(111):249~251

10 Chuntarchurd,下et al.Seed Abstracts,1985,8(9):295

11 Oliveira A,et al.Seed Abstracts,1985,8(12):393

12 Onesirosan P T.Seed Abstracts,1983,6(7):240

13 Paul S K,et al.Seed Rescarch,1979,7(1):63~70

14 Summerfield R J.Fidld Crop Abstracts,1974,27(7):301~312

(江汉大学陈禅友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7/1 13: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