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鱼类病毒病
释义

【鱼类病毒病】
 

拼译:fish viral diseases
 

关于鱼类病毒病的研究,是1957年美国K.Wolf首次报道从患病的虹鳟中分离到第一种鱼类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后才开始的,此后30多年中又陆续发现80多种不同的鱼类病毒,其中75%来自淡水鱼,25%来自海水鱼;它们分别属于疱疹病毒科、虹色病毒科、腺病毒科、嵌杯样病毒科、弹状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逆转病毒科、双片断PNA病毒科和呼肠孤病毒科,其中有11种病毒能引起急性传染病,并造成大批死亡(见表)。IPN病毒病是危害大、流行于全世界的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种病。

表1 几种重要鱼类病毒流行病病原

病鱼在急性期几乎都会呈现出血的临床症状:表皮、鳍条、鳃盖出血或内部器官如肌肉、肝、脾、肾、鳔充血。1981年,Kimura报告OMV会引起病鱼体表出现上皮状乳头瘤。这是第1次证实病毒可以直接引起肿瘤发生的例子。由于有些病毒如VHS、SVC感染鱼后侵袭脾、胸腺等免疫器官使疫力下降,易迅速发生水霉病,或者引起细菌继发感染暴发细菌病,以至有时无法判断真正的病原,在历史上曾造成很长时期的混乱。

由于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直接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故水温对病毒的毒力产生重大影响。水温过低时不利于病毒繁殖,而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鱼体的各种免疫因素也随之增强,从而会抑制病毒的繁殖,因而每种病都有较为明确的发病温度范围,例如CCV的发病温度为22~30℃,而VHS在高于16℃或低于6℃时则不呈临床症状。

病毒可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引起大规模流行。最常见的是随粪、尿、精液和卵排到水中传播。1985年Ahne报导,在暴发VHS的鱼场水流中,病毒可达到每升水1000个。另外,可通过食物如吞食病鱼或喂污染了病毒的食物,以及水生昆虫叮咬等传播病毒。最初人们认为鱼的胃液H+浓度高,有些病毒(如弹状病毒)对酸敏感,不会通过口喂感染病毒。1982年,Ahne的试验推翻了这种看法,认为由于蛋白质的保护作用,病毒能在消化道的高H+浓度环境中存活并能感染鱼而发病。

对于IPN病毒是否存在垂直传播,受病毒感染后残存下来的鱼是否带有病毒以及病毒在鱼体内何处,一直是研究者感兴趣的内容。有段时期人们认为可以垂直传播,因为用水冲洗受精鱼卵直到检不出病毒后,其孵化鱼苗仍会生病。1985年,Ahne和Negele的研究资料表明,病毒是藏在卵壳凹陷深处,鱼苗孵化后如卵壳被吞吃就能致病;而及时清除空卵壳可以有效地防止IPN病毒感染,因而证明IPN病毒是在卵表面而不在卵内。

1972年,Jorgensen首先把免疫荧光技术应用于鱼类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到1985,他已发展到用单克隆抗体组成4层夹心抗体做的免疫荧光,可以在病毒感染6h后检测到仅几个病毒的存在。其次是ELISA法。1991年,S.S.Ristow等人通过ELISA技术用单克降抗体检测IHNV,灵敏度和特异性与空斑中和试验相当,但时间则从一周缩短到几小时。其他各种先进生物技术也相继应用到鱼类病毒的研究。1991年,美国A.Cepica等人用PCR技术检测IPN病毒,其灵敏度比细胞分离高1万倍以上。此技术,现已应用于IHNV、VHSV的检测。

检查无症状的带病毒鱼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现在还无法直接从CCV病毒携带者体内查到病毒。SVC也是如此,在感染病毒3周后鲤鱼肾脏中即查不到病毒,只有高滴度的抗体显示它们曾经受到过病毒的感染。IPN流行后存活下来的鱼能不断地向环境散布病毒而没有任何症状,但鱼体内却常查不到病毒;这些鱼体内抗IPN抗体滴度差异极大,有的甚至没有抗体产生;而真正正常的鱼血清中又有一种6S因子蛋白可以抗在细胞中传代的IPN病毒,造成类似中和抗体的假象,因而很难据此描述其流行情况。1986年,Ahne和Thomsen发现IPN病毒隐藏在这些鱼的白血球内,用高灵敏度的免疫荧光技术可以检测到它。总的来说,目前检测技术主要只能用于诊断而不是调查。

在预防措施上,用有机碘浸泡鱼卵消毒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其次是用疫苗。1984年,Plumb用细胞传代制出CCV减毒疫苗,可使鮰鱼获得97%的免疫力。1976年,Fryer制得IHNV减毒株,通过浸泡免疫可获得72%~100%的免疫力。1982年,Jorgensen制得VHS弱毒株,但效果不甚理想。1989年,J.C.Leong在试制IHNV和IPNV的亚单位疫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在IPN病毒减毒上未能成功,因为IPN病毒减毒后极易恢复毒力。1973年,中国试制成功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后可使草鱼获得80%以上的免疫力,免疫期可达14个月。

病毒病的治疗与控制,始终是一个难点。通过改变水温可以降低死亡率,如将水温提高到15℃可阻止VHS病爆发,而将水温从28℃降低到18℃可降低CCV流行时鮰鱼的死亡率,但不能消灭病原。1991年,日本的M.Yoshimizu等人报导利用口喂某些细菌可使虹鳟在IHN病流行时的死亡率降低20%左右。在中国发现大黄、莨菪等在减轻草鱼出血病症状方面有一定作用。1991年,Mark Fischetti报导美国有人设想利用基因工程创造出抗IPN病毒鱼,使体内能分泌出病毒外壳蛋白的反意义RNA,使病毒的RNA失活。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中国研究的第一个鱼类病毒病是草鱼出血病。1970年,首次发现该病流行;1972年,定名为草鱼出血病;1978年,确证是一种病毒病;1983年鉴定为一种呼肠孤病毒。

从1988年和1991年举行的第1届和第2届低等脊椎动物病毒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内容可以看到:在20世纪末该研究领域的重点从病毒的分离、鉴定这种积累知识型转向研究监测、控制技术,特别是建立各种以监测无症状的带病毒鱼为主要目标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推动病毒病研究向深度发展。同时,在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毒的毒力、免疫原性、遗传性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各种抗病毒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Jorgensen P E V.Symp,Zool.Soc.Lond,1972,30:333~340

2 Kimura T,Yoshimizu M,Tanaka Fish Pathol.,1981,15:149~153

3 Ahne W.J.Vet.Med.,1985,32:237~264

4 Wolf k.Fish viruses and fish viral diseases,Ithaca and London:Comstock Publishing Associates,1988

5 Jiang Yulin,Ahne W.Viruses of Lower Vertebrates,(Eds.W.Ahne and E.Kurstak)Berlin,New York:Springer-Verlag Pub.,1989.227~240

6 Kimura T,et al.J.of Aquatic Animal Health,1990,2:12~2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江育林副研究员撰;伍惠生审)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5: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