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性别的决定与分化
释义

【性别的决定与分化】
 

从胚胎到性成熟,性别发育可分遗传(染色体)性别,性腺性别与表型性别3个阶段。性别的“决定”与“分化”是发育过程中两个“不同”而又“连续”的概念,前者用于细胞的定向发育,后者乃发育的具体过程;从性别的表现范围,又有第1性征与第2性征之分。因此,性别分化应该说是多方位的综合性状。性别直接涉及生殖,关系到“遗传”与“演化”,为此探索性别之谜,历来是激动人心与耐人寻味的事。远在古希腊,就有以睾丸的位置、卵子的成熟程度、胚胎在子宫内位置等决定胎儿雌雄的说法。以后又有营养、温度、受精环境的pH、双亲年龄与生活力的强弱、神经兴奋程度等影响后代性别之说。细胞学说建立以后,1892年亨金(Henking)发现昆虫精子发生过程的特殊结构称之为X体。1902年,麦克朗(Mc Coung)证实雌雄个体染色体数目是不同的,提出副染色体是性别决定因素,并提示受精时即决定了性别。1905年,威尔森(Wilson)把“X”体称为“性染色体”、提出性别不同就在于性染色体的差别。1921年,布里奇(C.B Bridge)研究果蝇对发现雌性决定因子在X染色体上,雄性决定因子在常染色体(A)上。1923年,佩因特(painter)证实了人类细胞X与Y染色体的存在,推测哺乳类动物的性别是由X染色体数目决定的。从此许多(不是全部)脊椎动物个体性别是以其染色体核型表示的,即2A∶XY表示雄性,2A∶XX表示雌性。1959年,乔科勃(Jocos)和斯特朗(Strong)从染色体异常病例和小鼠中发现:不管X染色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只要有一个Y染色体(XXY,XXXY),该个体即为男(雄)性,若少一个Y染色体(XO,XX),个体即为女(雌)性、说明Y染色体指令形成睾丸,否则将形成卵巢,有力地显示了Y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重要作用。对于46XX男性、46XY女性病例的出现,被肖(T.BShow)于1983年解释为睾丸发育不一定需要整个Y染色体,或者Y染色体的大部分并不指令睾丸的形成。

历来关于性别分化曾有:(1)皮质、髓质诱导学说。1939年,威丝希(Witsch)认为两栖类动物的性腺分化在于其皮质、髓质诱导者孰占优势,前者发育为卵巢,后者发育为睾丸。1963年,约斯特(Jost)将此学说引用到哺乳类,提出有雄性诱导者存在,刺激未分化性腺形成睾丸;缺如,则形成卵巢。(2)激素学说。利利(Lillie)1917年从异性孪生牛所形成的不孕雄性化雌犊(Free Martin)推论出雄性激素对性分化的作用,并在鱼类、两栖中得到证实。鸟类也有暂时诱导,但终究要反转。至于哺乳类则从未得到阳性结果。(3)组织相容性(H-Y)抗元学说:瓦泰尔(Wachtel)1975年提出雄性细胞膜上的特异性H-Y抗元能诱导未分化性腺形成睾丸,雌性细胞则不然。奥诺(Ohno)于1976将其称为睾丸器官诱导者(Testis Organizer)。特别是H-Y抗元假说,从1975~1984近10年内吸引众多遗传学家、免疫学家、发生学家进行研究,并发表研究报告600余篇,把性别分化研究推向分子水平。尽管后来对H-Y抗元阴性而具有睾丸的小鼠出现难以解释,但它仍不失为性别分化研究工作的一个里程碑。

性别决定基因(TDF)的局部定位成为80年代以来的研究热点。1984年,古尔伦(Gullaen)等曾用Y染色体特异性DNA作为探针,发现3例46XX男性的X染色体上含有Y染色体DNA片段,47XX男性的一条X染色体短臂携带有Yp-DNA,提示在X-Y染色体间的不等交换,使Y染色体上特异性DNA移位到Xp上。1986年,弗格来特(Vergnaud)以系列Y-DNA探针对27例性别异常病例进行检测,建立了一个Y染色体缺失图(分为7个区间),把睾丸决定子TDF基因定位于区间Ⅰ内,即Y染色体短臂远端接近PAR区,该区的拟常染色体基因(M1C2)则成为TDF的侧翼标记(DXYS为TDF最近侧标记)。因此,Y染色体上决定性别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即定位于M1C2与DXY5之间,大小约有几千个Kb。1988年艾伯特(Albert)、德拉(dela)、查普尔(Chapell)假说Y染色体上存在单位基因或多位基因,其产物直接或间接地决定性腺分化的双态性,该基因或基因团被称为睾丸决定子,简称TDF基因。染色体分带技术即使有很大提高,但凭在光镜下所得的异常核型与性别表型的相关性来判断,结果所得的基因定位有短臂的、着丝点区的,也有长臂的,难以统一。1983年,库克(H.J.Cooke)结合用染色体序列克隆技术,情况则绝然不同。1987年,佩奇(Page)在Y染色体短臂上发现-140Kb片段与人类Y染色体缺失、易位的性反转有关。其中,1.3Kb片段克隆并制成特异性探针。发现所试过的有胎盘哺乳类动物的X染色体或Y染色体DNA均起交叉反应。佩奇的进一步工作表明:该-140Kb片段中的1个Y染色体连锁基因的一个最靠3’末端外显子,还有3个外显子位于-140Kb远端(近端点),最初命名为睾丸决定基因,后又改为锌指基因(Zine finger gene),简称ZFY;它出现于人类XX男性而不出现于XX女性;对小鼠的研究结果资料也支持这一点。1989年,帕尔默(Palmer)等发现缺乏ZFY基因的3个XX男性对片段1A1都呈阳性。尽管他们的生殖系统不正常,表达还缺乏其他成熟基因,但毕竟都是男性,这不仅意味着ZFY基因不决定睾丸,而且暗示TDF也在1A1片段上。其实,1988年辛克莱(Sinclair)在对袋鼠类的研究中就否定过ZFY即TDF的说法,并提出它对人类也不会是决定性别的原发信号,也就是说在ZFY之外还有其他性别决定基因。1990年,辛克莱进一步在ZFY基因区的远侧,即1A1区又分离出另一个新基因PY53(3,1kb),并在成人睾丸组织上表达,被认为是DAN结合的转录子,称之为性别决定子基因(简称SRY基因)。1988年,杰曼(German)提出性别的表达可用ZFX和ZFY的位点数目来决定,即所谓剂量效应;认为单剂量表达是女性,双剂量则发育为男性;ZXF随X染色体的失活而失活,不管X染色体数目有多少,而每个细胞都只有一个ZFX位点表达,所以性别实质上取决于ZFX的表达;因此,临床上性别异常的阴差阳错都可归结于X染色体的失活不同。1989年,谢勒(Scherer)以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两例有正常Y染色体但其Xp重复46XY女性的DNA进行分析,认为Xp的重复即ZFX位点重复是性反转的原因,并支持佩奇的ZFX和ZXF在性别分化中是相互对抗的假说。1989年,古德费洛(Goodfellow)和洛弗尔-巴奇(Lovell-Badge)同样分析了XX男性,却不含AFY,而发现其相邻的SRY基因被包围于35Kb片段之中;与此同时,发现雄性小鼠也含有与人的SRY基因同源的Sry基因。邵桐苏进一步研究发现,XY小鼠的Sry基因只有在受精12天前后(即生殖嵴进行性分化时)的胚胎中有表达,因此Sry已代替ZFY被遴选为性别决定基因(TDF)的最佳候选基因。1991年,该实验室库曼(Koopman)等已成功地将Sry基因的14Kb染色体片段用微量注射技术转移到XX雌性小鼠的受精卵,并得到了外观、体重甚至交配行为均正常的XXSry转基因小鼠,有力地证实了Sry基因是TDF基因,已成为性别研究的重大突破;但是该转基因动物的成功率不高,特别是睾丸体积较正常的要小,而且不能产生精子,是不育的,揭示了在Y染色体上、在X染色体上和在常染色体上恐怕还有其相关基因,有待鉴定分析。

70年代以来,在性别分化研究中一直在寻找睾丸决定基因(TDF),从H-Y抗元,ZFY到SFY基因的确认。随着研究工作的开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研究者用各自的实验证据修正一个又一个假说。90年代初,TDF已不仅能分离、克隆,而且已成功地得到XXSry转基因小鼠,不能不说是该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但性别决定与分化是非常复杂的,单就睾丸的发育来说,Sry还不能像主导基因那样执行其功能。在Y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还有多少连锁基因的相互作用,尚待一个个去鉴定。当今有了Sry基因,对于在分子水平上更加精确地鉴定性别,为探讨临床发现性别异常的发病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产前性别预测、保障优生优育开辟了应用前景。今后,人们将对生物学的重大课题——性别调控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Sinelair A H,et al. Nature,1988,336:780

2 Palmer M S. Sci. Prog. ,1989,73(290pt):245

3 Page DC, et al,Cell,1989,51:109.

4 Sinelair A H,et al. Nature, 1990, 346:240.

5 Koopman P,et al. Nature,1990,342:940~944

6 邵桐荪.百科知识,1991,3:39~41

7 Blanchi Biol Reprod,1991,44:393~7

8 Koopman P,et al.Nature,1991,351:117~121.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邵桐荪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7/8 15: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