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玉米红叶病 |
释义 | 【玉米红叶病】 拼译:red led leaf diseases of malze 玉米红叶病分布很广,我国的山东、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和山西是该病发生较多的区域;日本,印度等国也常受它危害。该病主要危害玉米、粟、小麦、大麦及黍等粮食作物和一些禾本科牧草,一般为全株发病,表现是植株矮缩、根系发育不良,病重者雌穗缩小,不能成穗或多穗型,轻者结实不饱满。 据对Va35玉米自交系观察的结果,其症状随植株龄期不同而异,在抽穗前由植株上部叶片开始发病,叶尖变红或紫红向下扩张并干枯,灌浆期植株症状特别明显,最后整株叶片、叶鞘、茎、穗全部变成红色或紫红色;也有少数植株或玉米品系植株叶片不红化,如玉米107自交系仅在叶中央或边缘出现条纹,随着扩张叶片黄化至干枯死亡。1977年,斯通斯(W.N.Stones)第1次报道玉米红叶病为大麦黄矮病毒所致。1979年,吴尔福、王鸣岐对玉米红叶病的寄主范围和病原鉴定以及化学防治进行研究。在对玉米红叶病鉴定诊断研究中,用大田典型玉米红叶参考罗(W.N.Rochow)提出的纯化方法取得材料点于Parlodion碳膜铜网上,用2%醋酸铀负染,自然干燥后在日立H-500电镜下鉴定出25nm的球状颗粒,并显示着蛋白质衣壳的亚基,鉴定诊断它们是大麦黄矮病毒感染玉米的毒株,在中国明确了玉米红叶病是大麦黄矮(BYDV)的毒株所致。50年代俞大绂等研究粟红叶病,曾与禾谷类作物等其它病毒比较,从传染方式和寄主范围认为与大麦黄矮病毒较为相近。1982年,马修斯(R.E.F.Matthews)把玉米红叶病、粟红叶病定为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一个株系。大麦黄矮病毒(BYDV)侵染玉米产生玉米红叶病,种子、土壤不能传播该病害,它也不能借汁液摩擦传播,蚜虫是传播该病毒病害的介体,以持续方式循环性传播。传播病毒的蚜虫有玉米缢管蚜、燕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等,部分玉米品种易受该病毒的侵染,受害最重。蚜虫只需在较短时间内饲毒和接毒15~30min。玉米红叶病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严重病害,它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YDV)所致,大麦黄矮病毒所引起的禾谷类作物病害几乎遍布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病毒病害的前列。防治玉米红叶病,过去主要靠选育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加氮、磷肥料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进行除草治虫,减少毒源,这些方法也起了一些作用。吴尔福对玉米红叶病的化学防治进行了连续研究,用从蜂蜡中提纯的植物生长物质Tria处理玉米红叶病植株可以减轻危害,经过不断深入研究,于1985年研制成功第1个植物病毒防治剂-TS制剂,它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病毒钝化剂、脱病毒剂、杀菌剂等组成,用于叶面喷雾,使用浓度一般为1000~1500倍,对玉米红叶病毒能有效防治,防治率达95%,使玉米产量提高33.0%~68.0%。TS制剂能有效防治玉米红叶病,同时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TS制剂对玉米红叶病防治的生理效应突出表现在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改善植株生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叶绿素含量与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相关。由于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光合磷酸化活力提高,电子传递加快,ATP的能量贮积和干物质积累随之增加,这些生理效应主要在于推迟衰老过程,提高抗病能力,这与抗病毒机理密切相关。在玉米感染红叶病后,植株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把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控制钝化甚至杀灭病毒统一起来,以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现在已在全国推广应用的植物病毒防治剂,对玉米、粟红叶病,小麦、大麦黄矮病,菸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等都有显著防治效果,并促进生长发育、增产、早熟,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世界植物病毒种类繁多,因此对用量少、成本低、无毒无污染的植物病毒防治剂进行深入研究,扩大防治对象,在防治机上向分子水平发展,在防治植物病毒病害、促进增产的生产实践中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有待开发研究的领域。【参考文献】:1 Stones W N.Phylopath,67.1977,9752 Rochow W F,et al.Luteoviruses and yellow diseases;in kurstak,E.,Handbook of plant virus infections comparative diagnosis.Elsevier-North Holland Biomedical press,1981,147~1703 吴尔福,王鸣岐.自然杂志,1984,7(2):84~864 吴尔福,孙光荣.上海农业学报,1989,5(1):67~72(山东大学吴尔福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