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丝织
释义

【丝织】
 

拼译:silk weaving
 

是以蚕丝或化学纤维长丝作经、纬织制成丝织物的生产过程,涉及有关工艺、技术及加工机械等内容,是丝绸工程学科的组成部分。

各类丝织物的生产过程分成生织和熟织两类。前者经、纬丝不经练染先制成织物,坯绸再经练染制成成品,因生产过程短、成本低,是目前丝织生产中的主要方式。后者经、纬丝在织造之前先经练染,坯绸不需再行练染即为成品。这种方式用于高级丝织物的生产。

丝织生产分织前准备和织造工艺两个部分。在织前准备中,原料要按标准进行检验,以便合理使用。然后使经丝经过浸渍、络丝、并丝、捻丝、定形整经(浆丝)、结经等工序做成经轴(织轴),纬丝经过浸渍、络丝、并丝、捻丝、定形、络筒卷纬等工序做成纡子。

浸渍是蚕丝加工的独特工艺,在浸渍剂的作用下,能使丝胶软化。并丝和捻丝在丝织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借以改善产品性能和外观。

合成纤维长丝和人造丝织物的生产,经丝常采用上浆工艺,以利织造生产的顺利进行。织造采用的织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梭织机或无梭织机。

研究丝织物的生产过程、加工机械性能及工艺技术,使成品质量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是丝织的主要研究内容。

丝织物(亦称丝绸)生产从手工方式到机械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公元前206~220年丝织生产有了相当规模。公元555年蚕桑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国传到欧洲。宋代时(960~1127)由于普遍使用手工拉花机,丝织技术又有发展,1131~1162年,楼璹的《耕织图》介绍了耕织技术,对推动蚕桑、丝织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约1296年,著名的“南京云锦”开始兴起。1637年,宋应星撰《天工开物》,总结了丝、麻、毛、棉纺织染整生产技术。1733~1738年,英国凯(J.Kay)发明“飞梭装置”(即手拉投梭装置)。1785年,英国卡特赖特(E.Catrwright)提出了动力织机。1801年法国贾卡(J.M.Jacquard)完成纹版提花机,开始了机械制织提花织物。1895年美国诺斯勒普(J.H.Northrop)发明了自动换纡装置。1926年日本丰田佐吉制成装有自动换梭装置的织机,称为自动换梭织机。

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应用各种无梭织机,如瑞士苏尔泽(Sulzer)的片梭织机,捷克(Kovo)的喷气织机和喷水织机,意大利索梅特(Somet)的剑杆织机和西班牙包勃(Balbe)的剑杆织机等,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70年代,出现了用电子技术控制丝织机,如光电探纬、电子送经、电子护经装置等得以应用。1971年,美国初步完成电子计算机控制提花系统。1975年国际纺织机械博览会(TMA)上展出了不同类型的连续引纬的多梭口织机(也称多相织机),改变了往复间歇引纬的方式。1976年美国道(N.F.Dow)发明了三向织机,酝酿了织物构成的新原理。在这台织机上,纬丝由剑杆引入,三向织物中的经、纬丝相互交叉60°,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各向相同的力学性质,可用于加工航空用织物(如飞机翼布、气球外罩)、医疗绷带、塑料增强用织物等方面。

中国丝织业的发展,带动了丝织机械业的发展。在50~70年代逐步配套生产络丝机、整经机、浆丝机、结经机、卷纬机等准备机械。1978年咸阳纺织机械厂生产出K252型自动丝织机。

80年代,中国的纺织机械厂研制了大卷装络丝机、并丝机、捻丝机、倍捻机,并研制新型整经机、浆丝机及各种无梭织机,出现了高速多臂机和高速提花机以及电子多臂机电子提花机。同时为了制织复杂的多色纬织物,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研制成功8×8多梭箱织机。

近10年来,随着差别化纤维、变形丝和功能纤维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新型丝和涤纶仿真丝绸织物。日本从60年代仿蚕丝外观开始开发,现已发展到第四代仿蚕丝本质。中国现处在第2代和第3代的发展中。相应生产机械的特点是适应大卷装、匀张力、高速、高效、高质量。代表性的准备机械如:意大利发达时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浸渍机和精密卷绕络筒机(线速300~550m/min);Pozzl公司生产的离心式真丝浸渍机;OLPM公司生产的新颖真空压力式真丝浸渍机;柯采尼公司生产的轴向退绕高速络丝机(线速350~500m/min),改善了退绕张力变化;无捻并丝机(线速235m/min左右);RATTI公司和RPR公司生产的真丝倍捻机以及法国ACBF公司生产的DT355型真丝倍捻机。随着涤纶仿真丝绸生产的发展,意大利生产了一步法(加捻、定形、加弹)倍捻机,减少了定形工序。

浆料和浆丝机的研制,主要是适应合纤长丝的织造生产,如为了适应喷水织机的织造,研制了既能在织造时防水,又能在后加工过程中易退除的所谓防水浆料。浆丝机则有三烘筒的、五烘筒的、烘筒和热风联合式的,具有各自的适应性。

无梭织机则更是多样化。如意大利索梅特公司生产的天马11型挠性剑杆织机,工作幅度165~400cm,引纬量1100m/min,电子送经,8色选纬。瑞士Sul Zer的PU型片梭织机,工作幅度220~545cm,引纬量1000m/min。日产和津田驹以及中国沈阳纺织机械厂生产的喷水织机,工作幅度150~230cm,引纬量1000m/min。喷气织机生产厂较多,一般工作幅度达140~280cm,引纬量最高达1500m/min。

提高丝织物的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提高效益,是丝织业占领和开拓市场的关键,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在开发品种方面,可真丝织物和化纤丝织物并举。在提高效益方面,则要研究各种无梭织机的性能,提高其适应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电子提花系统和多色纬引纬系统。

【参考文献】:

1 浙江丝绸工学院,苏州丝绸工学院.丝织学(上、下册),1981~1982年

2 陈元甫.机织工艺与设备(上下册),1982~1984年

3 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1984,6

4 钱宝钧.纺织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8

(浙江丝绸工学院张友梅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5: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