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小儿腹泻 |
释义 | 【小儿腹泻】 腹泻是一种综合症,凡小儿大便次数增加达每天3次以上,并有性状及组成改变者即为腹泻。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见于婴幼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每年有10亿5岁以下小儿患腹泻,平均每年每人发生腹泻1.6次,导致500万小儿死亡,是第三世界国家小儿死亡的第1位原因。在中国,腹泻在小儿多发病中居第2位,农村5岁以下小儿腹泻发病率为201%,年死亡率为0.51%,某城市小儿腹泻年发病率为45%。 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小儿腹泻命名为消化不良,70年代后期一般对年长儿腹泻称为肠炎,年幼儿腹泻能明确病原的称肠炎,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等,病原不明的称为婴儿腹泻。80年代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感染病原阳性检出率高达8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对小儿腹泻已有习惯性命名的(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等)仍按原名;对无习惯性命名又确定为非感染性病因的,按其病因命名,如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对无习惯性命名,又不能确定其病因的一律诊断为肠炎。腹泻病因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非感染性腹泻,主要见于气候因素、饮食因素等所致单纯性腹泻,少见的病因有牛奶蛋白过敏及耐受不良,乳糖吸收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其二为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为肠道内感染,病毒性腹泻在2岁以下小儿约占感染性腹泻的50%以上,最多见的是轮状病毒,其次为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小园病毒、冠状病毒、肠道病毒等;细菌性腹泻,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肠炎,空肠变曲菌肠炎;其他有阿末巴痢疾,蓝氏贾第鞭毛虫肠炎,近年来隐孢子虫病及结肠小袋虫病报告越来越多。在发达国家一般细菌性腹泻显著减少,而非伤寒沙门氏菌腹泻逐渐增多,志贺氏菌感染在增加。中国鼠伤寒感染由北到南扩展到大多数省份,特别是在产院及新生儿病房流行;条件致病菌如变形杆菌性肠炎在增多,隐孢子虫感染已成为迁延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北京及上海检出气单孢菌致泻,徐州、上海、福建、新疆发现河弧菌引起腹泻暴发流行。中国7省1市腹泻协作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致泻仍以细菌为主,某市为57.6%,示范县农村为64.9%。感染性腹泻大便中水分增多,主要是通过:(1)刺激分泌细胞(小肠隐窝细胞)分泌过多的钠与水到小肠肠腔,(2)抑制吸收细胞(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细胞),减少肠腔内钠、水吸收,(3)肠粘膜坏死后液体渗出到肠腔,(4)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肠道功能紊乱的机理有:(1)毒素型:某些细菌产生毒素,刺激肠上皮细胞受体增加肠液分泌,减少水分吸收,如霍乱、产毒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梭状芽孢杆菌。(2)浅表侵入型:细菌侵入肠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和溃疡,肠细胞坏死,肠道水分吸收减少,如志贺氏痢疾杆菌、沙门氏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轮状病毒肠炎,除部分上皮细胞破坏外,还有柱状上皮细胞减少,绒毛萎缩,分泌增加,吸收减少,肠道消化酶减少,增加肠腔渗透压,产生渗透性腹泻。(3)深部侵入型:细菌侵入肠粘膜下层引起炎症,肠液分泌增加,水、电解质吸收减少,如某些沙门氏菌。(4)混合型:既侵入肠粘膜,又产生毒素,如空肠弯曲菌,耶尔森氏菌,某些痢疾杆菌。(5)其它型:细菌附于肠细胞表面,损坏微绒毛,不侵入肠上皮细胞,亦不产生毒素,如致病型大肠杆菌。小儿腹泻的病原学诊断目前有了突破性进展,感染性腹泻中有80%以上可明确病原。肠道细菌培养,特殊培养基的应用,部分腹泻病人血培养、尿培养可获阳性结果。粪便H+浓度、葡萄糖、氯化物的测定有助于感染性腹泻同非感染性腹泻的鉴别。近年来免疫技术在腹泻快速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可用来直接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L,T肠毒素;免疫荧光技术,利用荧光素标记抗体,将粪便标本直接涂在载片上,经荧光抗体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能快速检测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及霍乱弧菌等;SPA协同凝集试验,可检测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及霍乱弧菌等各种病原因子;平板免疫溶血试验,是一种中介免疫反应,用来检测产毒性大肠杆菌L,T肠毒素,空肠弯曲菌肠毒素。基因探针杂交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目前用来诊断腹泻的核酸探针有:产毒大肠杆菌LTDNA,志贺氏sh-DNA,沙门氏菌Sal-DNA,轮状病毒RV-DNA等。核酸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快速检测病毒抗原,如轮状病毒、腺病毒、呼肠孤病毒等。透照电镜,免疫电镜常用于病毒性腹泻诊断。小儿糖原性腹泻目前研究较多,国外Halliday报导168例肠炎后腹泻,31.5%继发乳糖不耐受;Walker报告110例3个月以下婴儿腹泻,65%继发乳糖不耐受。徐州医学院姚福宝报告381例婴儿腹泻,49.6%有乳糖不耐受。Clinitest试剂测定粪便中还原糖是诊断糖吸收不良最常用的初筛试验。国内姚氏报告醋酸铜加氢氯化铵检测粪便乳糖,方法简易、快速。小儿腹泻内窥镜检查技术正在发展,经口作小肠粘膜活检,并收集十二指肠液检查是了解慢性腹泻病理生理的最好诊断方法之一;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对不能解释的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恶变确诊及监视均有很高的价值。饮食治疗。习惯认为急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快,应限制饮食或禁食4~6h,然后用稀释奶,1~2d恢复全奶,禁食期间可喂水或米汁。但国际上许多对比研究表明。腹泻患儿继续喂养病情恢复明显优于禁食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在小儿腹泻治案中,也首先强调继续喂养,特别是母乳喂养儿。对食物源性腹泻,.如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应及时调换饮食;慢性腹泻患儿,肠粘膜广泛损害,消化酶缺乏,可给以“要素饮食”,其中含已消化的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推荐的有Vivonex、Pregestimie和鸡-米饮食等,国内姜天安等亦报告了要素饮食配方。腹泻患儿容易造成水、电解质丢失,内环境紊乱。世界卫生组织推广口服补液多年,已获得巨大成效,国内已普及。口服补盐液(ORS)新配方为:氯化钠3.5g,枸椽酸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或蔗糖40g,加水1000ml。首都儿科研究所推出“米汤加盐口服液”,米汤500ml,氯化钠1.75g,口感好,小儿爱喝。中、重度脱水争取静脉补液。合理使用抗菌素是腹泻治疗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存在严重滥用现象。一般说,非感染性腹泻不用,病毒性肠炎应用抗菌素有害无益,产毒大肠杆菌肠炎也可不用。据流行病学调查城乡腹泻患儿需用抗菌素者只占36.6%~37.27%,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只有10%的腹泻小儿要用抗菌素,主要用于病程在2周内脓血便患者。抗腹泻药在急性期最好不用。氯丙嗪同异丙嗪可抑制CAMP和CGMP增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口服双歧杆菌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复方苯乙哌啶有收敛及抗蠕动作用,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易蒙停有抑制肠蠕动,抑制前列腺素E1、E2,有抗分泌作用,多用于迁延性腹泻。腹泻的预防重点是卫生宣教,改变人群的不良卫生习惯,清除腹泻病危险因素,杜绝医源性原因。免疫预防已进入新的阶段,伤寒、副伤寒、霍乱等疫苗已广泛应用;细菌性痢疾的口服减毒活疫苗也取得了进展;活的减毒人轮状病毒疫苗,减毒重组体疫苗,多肽合成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动物轮状病毒减活疫苗,都不同程度获得进展及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腹泻病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致病因子的阳性检出率及快速诊断,监测病原体变迁,研制疫苗预防,合理应用抗菌素。(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正修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