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杉木
释义

【杉木】
 

拼译:cunninghamia lancellata(Lamb.)hook
 

属杉科杉木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主要用材树种,在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有16省(自治区)栽植。

杉木干形通直圆满,材质轻而韧,不变形,抗白蚁,耐腐朽,用途广,适于工程用材、工业用材及农村生产生活利用。杉木生长快,萌芽性强,人工繁殖容易,病虫害比较少。杉木在中国拥有最大的造林面积,人工林面积已达449.8万ha,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24%,在用材林基地中占有重要地位。杉木宜水运,历史上从产区到销区有较完善的水运体系和销售体系,是销售面广、数量大的重要商品材。

杉木栽培历史虽久,但人工林生长量并不高,生长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集约栽培体系还不完善;遗传改良历史短,造用优良种源、家系和无性选育尚在起步阶段;杉木连栽地力衰退比较严重;由于纯林比重过大,病虫害有发展的趋势;生产及科研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杉木栽植有悠久的历史,唐代诗人白居易、韦应物均有涉及栽杉的诗句。王桢(1313)《农书》中有插杉的记载:插杉用惊蛰前后五日,斩新枝,属入枝下泥杵紧,相视天阴即插,即雨十分生,无雨即有分数。吴其濬(1814)在《植物名实图考》中也有关于江西南部山区采代伐杉木和湖南辰溪、沅陵种杉及商贩扎筏的生动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杉木品种作了记述:“其木有赤白二种:赤杉实而多油,白杉虚而干燥。有斑纹如雉者,谓之野鸡斑,作棺尤贵,其木不生白蚁,烧灰最发火药”。杉木材积及计价的测算办法,应用广泛的是明朝末年肖家的一位媳妇创制的“尤泉码价”,是材积和材质两个因素综合考虑的检尺和计价码表。建国前,林业工作者对杉木的分布、生长、栽培及运销系统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陈嵘(1933)的《造林学·各论》对杉木生物学特性与造林技术有较为细的论述;傅焕光、宋时杰于30年代后期领导森林勘测团,对广西、湖南、贵州、江西、四川等省产杉区作了比较详细的调查。此外,从营林到木材材性,包括种子、育苗、造林、测树、虫害、病害、木材解剖、力学、化学等。也都进行了经济总结和试验研究。建国后到70年代,林业部及各省林业科研单位及大专字校在重要杉木产区,分别对杉木的品种分类、地理分布、生态特性(适生的气候、土壤、林下植被)、林分的生长发育、病虫害防治及材性材等方面,做了系统调查研究、测定和定位观测。对历史上的栽培制度,如选地、劈山、炼山、开山、栽植及农林间作等进行了总结。从而对杉木生物学特性及生长有了较多的了解,栽培技术也有较大发展。

70年代末期以后,吴中伦等(1984)系统总结了杉木营林技术的成就,编著《杉木》一书。杉木的科学研究有了更大的提高。根据杉木地理分布、生长及传统生产范围,参考地貌、气候、土壤及植被区划,对杉木产区作了划分。全国共划分为3个带(相当于《中国植被》带的划分)、5个区和5个亚区。杉木北带是杉木生长的北部边缘,生长较差,大体以桐柏山为界再划分东、西两个区。杉木中带是杉木生态适宜区,也是杉木的集中产区,因气候及生长上的差别又划分为东、中、西3个区;中带东区林体位于武陵山、雪峰山以东,是杉木生产力最高的区域,区内因气候地形造成的生产力不同,又划分为3个亚区;中带中区,大体位于四川、鄂西及贵州高原,是杉木生长较适宜地区,生产力较高;中带西区是杉木分布的西部边缘(以云南为主体),除滇东南部分外,生长均较差,产区较分散。杉木南带是杉木分布的南部边缘区,因本带北部杉木生长优于南部,故又划分为南北两个亚区。据此,提出15个重点商品材生产基地,作为杉木梏宁可布局的依据。

杉木的遗传改良,已在种源试验、优树选择、家系选择及种子园经营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杉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除结实与叶色类型性状呈南北V形纬向变异外,多数性状与产地呈纬向为主的渐变。优良种源分布范围明显集中于岭南山地,包括桂北、黔东南、闽北、赣南、湘西南,其中又以广西融水、贵州锦屏为代表的南岭山地西部的三江流域种源最为突出。通过种源选择可获得15%以上的木材增益。选择并收集优树近4000株,建立基因资源收集圃约70ha。在全国范围内选出优良家系1000余个,木材增益可达30~33%;建立单亲子代林约120ha,双亲子代林70ha,为杉木种子园营建及生产优良无性群体苗提供了基础。无性系育种经过测定,已选出无性系69个,木材增益达30%~50%,并已获得了有效的无性繁殖方法,开始在生产上推广。提出了种子园的建园、管理技术,已在杉木改良及扩大良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系统地研究了杉木的集约栽培技术。选地方法已由定性到定量,按照杉木生长与地形、土壤的关系建立立地分类系统,提出了以中地形划分立地类型区,以局部地形(坡向、坡位)划分立地类型组,以土壤特性(如土层厚度、腐殖层厚度)划分立地类型。以年龄和优势树高相关关系编制地位指数表,用于评价立地质量。将立地因素与地位指数相关,应用多变量分析,编制数量化地位指数表,70%以上的变量可得到预估,适用于宜林地的生产力评价,以达到正确的选择造林地。编制了密度管理图,并根据密度与间伐试验资料。设计了计算机密度管理模型,提出了按杉木产区分别地位指数的密度管理方案。在亚热带红黄壤区的施肥试验,得出了在中等偏下的立地上幼龄林以施磷钾肥、中龄林以施氮肥加磷肥、近熟林以施氮肥加钾肥为佳的结果。通过上述这些研究,改进了杉木的栽培技术,近些年大面积营建的速生产丰产林,年均生产量每公顷可达10.5m3以上,比过去一般造林生产力提高40%~50%。

杉木连栽地力衰退比较严重,生长量一般不如一代。根据湖南公司、福建南平的调查,第二2代、第3代杉木林生长量分别比第1代杉木林下降7%~10%与20%~40%。造成地方衰退的原因主要有:(1)不合理的育林措施,如炼山、全垦整地,不适宜的林粮间作、轮作等。炼山不公烧损了大量有机物质,而且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全垦整地使水土流失量比局部整地增加4~7倍。因水土流失而命名表土变薄,并损失大量养分。(2)杉木人工林群落结构单一。杉木为针叶树,枯落物分解慢,养分归还慢;林下植被发达的林分,能改善枯落物性质和养分的归还速度。(3)杉木轮伐期短,产量高,采走后带走养分多,一个正常生长的杉木林,采伐每公顷可带走养分约3000kg。(4)无培肥措施,而杉木吸收养分又较多,从幼林到成熟林每生产1t干物质约需吸收常量养分5~10kg。维护而恢复地力应从改变不合理的育林制度着手,改善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尽可能不连栽,实行轮栽、混交,对速生丰产林应施肥。

较长期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表明:生态系统生物量结构随年龄而不同,树干生物量速生阶段可达60%左右,杆材阶段至成熟林阶段可达80%~90%生态系统中常量元素总贮量较大,但林木的养分积累只占1%以下。林大的常量元素主要集中在叶生物量中,占22%~53%,干材生物量中只占8%~39%。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养分利用状况是不同的,每生产1t干物质,速生阶段约需9kg,杆材阶段约6kg,成、过熟阶段5.5kg左右。杉木人工林具有降低洪峰、推迟峰期、延长流时、缓解峰坡的作用。杉木人工林成林之后,水分以地表迳流开式支出水量很少,降水输入与迳流输出养分收支是平衡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幼林郁闭之前,特别是造林后第1、2两年。

杉木人工林今后研究重点将是养分循环,群体、个体的生理生态,定向、优质、高抗的良种选育,长久维持林地的生产力及经营模型。最终将使杉木人工林达到定向、高产、优质、稳产、高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中伦.杉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中国林业科学院吴中伦、盛炜彤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0: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