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水稻土 |
释义 | 【水稻土】 拼译:Paddy Soil 亦称人工水成土,是在长期种稻或以植稻为主的耕作制度下,再加上频繁的人为管理活动影响而形成的一类独特的土壤,具有与旱地土壤迥然不同的特征。它可起源于任何一种自然土壤,分布于能满足水稻生长而又有灌排条件的任何地方。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生产国之一,水稻土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4左右。可见,水稻土既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又是一类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土壤资源。 中国水稻土在不同的生物气候带有着广泛的分布,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人为活动以及气候条件和成土母质的影响亦有很大差别,从而导致了中国水稻土类型的多样性。此外,中国种稻历史可上溯7000多年,历经了轮荒种植阶段、沤田利用以及之后逐步采用的水旱轮作等多熟制阶段,使水稻土的形成过程更加深刻,这就为系统综合地研究中国水稻土的形成、分类、分布、性质及改土培肥措施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因此,中国水稻土的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李连捷、朱莲青、马溶之、侯光炯、熊毅、沈梓培等一批科学家,便对水稻土从形成、分类、特性及培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明确提出水稻土具有人为作用影响特征,应作为独立土类,而国外在60年代才提出相似观点。同时,此阶段所形成的淹育、潴育和潜育等“三育”分类原则在国内外土壤学界均产生一定的影响,至今仍被认为是水稻土分类的重要原则之一。此外,对水稻土成土过程的研究亦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沈梓培等人对潜育化作用的研究首次表明其实质是铁的还原淋失,熊毅率先提出水稻土中不存在灰化作用,而是由于铁锰的还原淋溶导致白土层的形成。这些研究成果均具有重大影响。自50年代以后,中国水稻土的研究更加活跃,国外亦逐渐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水稻土发生分类一直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外最有影响的两大分类系统,即美国的系统分类和联合国的分类系统均没有将水稻土单独归类,这是它们的缺陷之一,而中日两国将水稻土作为独立土类的观点亦得到认同。中国对水稻土分类的研究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达到一个高潮,观点甚多,归纳起来大致有3类:(1)地理发生分类观点,主要考虑不同气候带粘土矿物组成、腐殖质类型及耕作制度的差别等,而分为南方、北方和鳝血水稻土3类,似乎与水稻土分区没有严格区分开来;(2)因子发生分类,主要有按起源母土而分类的“三源”观点,徐琪的以水分类型而分类的“五水”或“五育”观点,以及以“酸度”而分为酸性、中性和石灰性的观点等;(3)过程发生分类,主要有龚子同的氧化还原分类和于天仁淋溶强弱类型分类观点等。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水稻土分类亦深受美国系统分类的影响,朱克贵等人在1983年提出的水稻土氧化铁晶胶率吸引了人们的注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2稿中便提出以水耕淀积层为诊断层,以该层对于耕层晶胶率的相对值作为划分水稻土类型的依据。日本水稻土分类与中国相似,亦有依据水分、地理、过程及诊断层进行分类等观点。水稻土形成特点及有关理化性质的研究是水稻土研究的另一重点。氧化还原与淋溶淀积是水稻土的主要成土过程,特别是铁锰淋溶积特点成为判别水稻土发生特点的标志之一。70年代以来于天仁、陈家坊、Pannamperuma、Patrick等对氧化还原过程及相关的物质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淹水还原条件下,Na+、Mg2+、K+、S1O2、Fe2+、Mn2+的淋失增加,模拟试验亦表明K+、Ca2+、Mg2+、PO4-3的浓度同Fe2+和Mn2+呈正相关。其物理化学机制是在淹水还原条件下,Fe2+、Mn2+浓度增加,而取代胶体吸附的盐基离子,这些盐基离子便进入溶液,同时,随着游离氧化铁还原,闭蓄态磷、硅亦被释放进入溶液。大量研究表明,随着水稻土的发育,铁、锰在剖面中的淋溶淀积越来越明显,其剖面分异度亦渐增大。铁、锰淋溶淀积的程度不仅是区别不同水稻土的特征之一,而且是衡量某些成土过程阶段的指标。徐琪等在60年代,从铁、锰的淋溶淀积着手,最终将白土的形成分为铁锰淋溶淀积、粘粒淋溶淀积和粘土矿物蚀变3个阶段。70年代,Brinkman大量研究了酸性土壤,提出离铁作用机制。土壤在还原条件下产生交换性Fe2+,在排水后又解吸,交换位被H+所占,而H+又转化成交换性铝,最终会导致粘土矿物的蚀变及土壤变酸;80年代中期,何群等人发现,在频繁的氧化与还原作用交替并维持一定的渗漏条件下,可促进交换性Ca2+淋溶,即使在中性条件下亦有铁解的可能。90年代初董元华等根据铁、锰淋溶淀积状况而将起源于沼泽的水稻土脱沼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起初的强烈淋失阶段和随后的氧化再淀积阶段。水稻土有机质含量及其特性同还原作用的产生及强度密切相关。不同有机物料,腐殖化系数不同,所产生的还原强度亦异。此外,同旱地土壤和自然土壤相比,胡敏酸含量相对较高,芳化程度低,而且,与铁锰形成络合物。80年代初顾新运等的电镜研究表明,肥沃水稻土形态特征之一的“鳝血”便是一种有机质与铁的络合物,有机质形成其中的网络,氧化铁则吸附其上或形成网络的结点,而“假鳝血”则以氧化铁为主,有机网络物质较少。水稻土的培育与改良亦是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同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一个方面。60~70年代结合丰产经验总结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肥沃水稻土的形态特征及土体构型特征,自此之后,对与肥力有关的一些理化性质进一步作了研究,对农业生产及土壤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80年代中期,陆彦椿等曾尝试过对水稻土肥力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有效肥力、潜在肥力和肥力有效度等指标,在太湖地区水稻土肥力评价上取得成功。自60年代以来,针对低产水稻土的类型及其成因,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改土培肥措施,用养结合是保持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由此开展了耕作制度与土壤肥力的研究,发现了双季稻耕作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不利影响,以及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成因,为耕作制度改革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80年代末期以来,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故水稻土中物质转化及其同温室效应气体的关系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据现有的研究,稻田是大气中CH4的重要源地之一。在研究稻田中N肥施用技术及转化效率的同时,向大气释放N2O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此外,稻田释放CO2的研究亦逐渐开展起来。总的说来,中国水稻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展望国内外对水稻土的研究,今后工作的热点将集中于以下方面:(1)水稻土中物质转化及其温室气体的释放;(2)水稻土分类体系的完善化和指标定量化;(3)水稻土肥力指标的确定及其综合评价方法;(4)改土培肥措施的优化。【参考文献】:1 徐琪,等.中国太湖地区水稻土.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2 于天仁,等.水稻土的物理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3 何群,等.土壤学报,1986,23(2):184~1884 陆彦椿,等.农村生态环境,1987,1:7~115 董元华,徐琪.土壤学报,1991,28(4):382~3896 李庆逵.中国水稻土.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徐琪研究员、董元华助理研究员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