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小麦白粉病 |
释义 | 【小麦白粉病】 拼译:wheat powdery mildew 它是世界性小麦病害。中国因推广半矮秆小麦品种,以及相应的植株密度增加,肥、水用量提高造成适宜的发病条件,致使本病害日趋严重,流行地区不断扩大。 本病症状主要出现在叶片上,茎秆、叶鞘、穗部也有,最易识别的特征是病部表面覆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开始表现为分散白色丝状霉斑,渐扩大并相互联结成长椭圆形较大霉斑,严重时可覆盖叶片大部或全部。以后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或灰褐色,上生若干黑色小颗粒,病叶变黄枯死。早发重病田的有效穗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病原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种群中的一个专化型。病原菌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并存,在侵染、发病上均有重要意义,但不同地区作用各异。对病菌的无性阶段生物学特性虽有很多研究,但其结果不尽一致。有人解释可能与生理小种、分生孢子成熟度以及分生孢子产生条件的不同有关。何世川等(1983,1985)报道,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34℃,最适温度为10~17℃。孢子在0%~100%湿度下都可萌发。侵入寄主的湿度必须在65%以上,湿度愈大发病愈重。紫外光对其有强烈杀伤作用,在直射阳光下孢子的寿命比在散光和黑暗条件下短。因此认为,在干旱年份病害的发生比正常年份或雨水偏多年份轻。在病菌有性阶段,闭囊壳保持湿润,是形成子囊孢子的必要条件之一。子囊孢子形成温度为1~27℃,最适温度为11~15℃;紫外光、散光及黑暗对它无影响。子囊孢子萌发温度为1~36℃,11~20℃为最适;湿度为0%~100%,饱和湿度时萌发率最高。温度愈高、湿度愈大时,病叶上的闭囊壳寿命则愈短。这一结果表明,带病麦叶(秆)能否成为初染来源,具有强烈的地区性。该菌是活体营养寄生菌,存在着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关于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世界上众多国家已先后开展,并分别鉴定出若干个小种。1987年,司权民等按分离菌对各品种的毒性频率顺序,以一定的梯度间隔选取鉴别寄主9个,即阿夫(感病对照品种)、Ulka×Cc8、Era、高加索、CI12632、Maris Huntsman、肯贵阿1号、白免3号、小白冬麦。小种编码用八进制。1984、1985年鉴定中国18个省(市、区)249个标样,分出32个小种。除此之外,贵州、四川均曾有过小种鉴定的记录。1975年,沃尔夫(M.S.Wolfe)提出毒性分析方法。基于小麦白粉菌在自然界里存在各种毒性基因及其组合,而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是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和育种用的抗源品种上的病菌毒性频率情况。若以生理小种作为病原物变异的基本分析单位,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于是,他提出以一个抗性基因及其相对应的毒性基因之间、或抗源品种与病原分离菌株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分析单位。由于分析单位的改变,故不局限于一套标准鉴别品种,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和抗源使用情况适当更换或增减监测的鉴别品种,使毒性监测成为开放式的系统,从而能够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1987年沃尔夫认为,采用生理小种抑或毒性分析,主要取决于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于麦类白粉菌这类动态变异显著的病原菌来说,选用毒性分析则更为有效。1987年费森思丁(F.G.Felsenstein,)等对欧洲的小麦白粉菌作了毒性分析,表明全欧各国毒性模式明显不同,这与当地种植的品种相一致,并且也注意到气传的作用,表现出欧洲广大地区是一个大区流行单位。中国已开始使用含有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品种,作为鉴别寄主用于测定小麦白粉菌的毒性(李隆业等,1992;王锡锋等,1988),结果表明,川、豫两省v1、v3b、v3c、v5毒性基因频率均很高,因而含有相应Pml、3b、3c、5抗性基因的品种感病较重。v8、v2基因两地相差很大,河南的Pm2和Pm8抗性基因表现高效,四川却为低效。v4的频率两省均低,含Pm4抗性基因的品种都高抗白粉病。这些结果有助于指导该地区的抗病育种和品种布局。小麦白粉病一般以菌丝体在冬麦苗上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在田间反复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至小麦生育后期产生闭囊壳,气候干燥、湿度低则以闭囊壳越夏,待冬麦出苗后,在湿度充分时释放子囊孢子侵染秋苗。若夏季气候潮湿,部分闭囊壳即可释放子囊孢子,则侵染自生麦苗(或以分生孢子侵染),并在其上越夏,秋季再行侵染秋苗。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高,小麦不停止生长,白粉菌在麦苗上可不断产生分生孢子,不存在越冬问题。但在夏秋有梅雨和伏旱高温的低海拔地区,田间自生麦苗无法生存,病残体又易很快分解,估计病菌在当地无法越夏,可能是外来孢子造成初次侵染。关于小麦白粉菌的远距离传播,已获得风传分生孢子横越北海的证据。中国实验表明,贵州冬春二季的自然条件下,分生孢子离体后,可借助气流传播,其有效高度大于979m,传播的有效距离大于15公里(何世川等,1983)。1992年杨家书等报道,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初发日期和高空天气图分析表明,小麦白粉病的初侵染源来自胶东半岛冬麦区,在一定的天气系统控制下,病菌分生孢子随夏初的偏南气流在700mPa高度层向北传播,进入东北春麦区。随降雨沉降,并侵染小麦植株。这一事例能够说明孢子远程传播的作用。使用抗病良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且不污染环境,兼具生态效益。但是品种抗白粉病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时间短暂,抗性基因只能在病原物获得毒性之前才显示有效。随着抗病良种种植面积的扩大,其抗病性丧失程度则愈加迅速。中国小麦抗病育种的抗源比较单一,1975年前后所用高加索、洛夫林系统等抗源多已感病。贵州的白免3号、肯贵阿1号,四川的81-7241等新抗源还抗白粉病。保持品种抗性的另一种办法是把不同的高效抗性基因组合到一个品种上。如品种Rendezvous(Pm2 Pm4b Pm6)、Apollo(Pm2 Pm4b Pm8)等,都高度抗病。此外,英国将抗性不同的品种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构成混合品种。经多年试验证明,用3个品种混合的混合品种比每个品种单种的减轻病害50%~88%。这种品种混植的方法,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除利用专化抗性外,慢白粉性也受到注意。美国的小麦品种Knox,其慢白粉性已维持多年,有效地遏制了病害流行。其衍生后代也具有慢发抗白粉性,从而为抗病育种工作开辟了新途径。至于药剂防治,也是必要的手段,其中以粉锈宁效果最佳。防治时期以抽穗期为宜。混用的药剂有粉锈宁与氟硅尿减量混用,防治效果和粉锈宁常量单用时相仿,且持效期有所延长(李志正等,1987)。在重点推广施药的地区,应注意病原菌群体中有无抗药性菌株出现。对小麦白粉病应用品种防治仍然是首要的。在抗白粉病育种研究上,发掘利用新的抗性基因;外源基因的导入;合理利用慢发性抗病性,以及寄主抗性遗传和病原物毒性遗传分析,都是研究领域的热点。【参考文献】:1 Wolfe M S,Schwarzbach E.Phytopathol.Z.,1975,82:297~3072 何世川,林仪福,张克勤,等.植物病理学报,1983,13(3):9~143 司权民,张新心,段霞渝,等.中国农业科学,1987,20(5):64~704 Felsenstein F G,Limpert E,Fischback G.Integrated Control of Cereal Mildews:Monitoring the Pathogen,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1987,49~565 王锡锋,何家泌.植物病理学报,1988,18(2):107~1126 杨家书,葛泉卿,吴畏,等.植物病理学报,1992,22(1):35~397 李隆业,黄元江.植物病理学报,1992,22(1):55~58(西南农业大学李隆业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