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水稻恶苗病 |
释义 | 【水稻恶苗病】 它是水稻最古老的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是病株茎秆伸长及呈现黄化现象。水稻秧田和本田期均可发生本病害,严重影响产量。 1897年,掘正太郎第1次报道了日本发生的水稻恶苗病,用盐水选种和稀播的方法可以防治,这是恶苗病研究的开端。但掘正错误地把病原鉴定为Fusarium heterosporium。1917年泽田兼吉发现其子囊阶段,定名为Lisea fujikuroi。1931年伊藤对恶苗病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主张病菌的有性阶段为Gibberella fujikuroi(Saw)。Ito.同年沃伦韦伯(Wollenweber)也以此菌为G.fujikuroi(Saw)Wr。这期间许多研究者对本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阐明了病菌的分类地位、病理、传染途径、病菌的越冬、土壤温度与病害发生的关系以及防除法。但自1935年薮田贞次郎从病菌培养物的滤液中分离到赤霉素以后,恶苗病的研究便全部集中在赤霉素的产生、提纯和生理学上,对恶苗病病害本身反而研究较少。20世纪70年代以来,恶苗病发生有加重的趋势,对病害的研究重又受到人们的重视,台湾、日本和中国大陆做了较多的工作。恶苗病菌的有性阶段为G.fujikuroi(Saw.)Wr,但孙守恭和斯奈德(Shou-kung Sun Snyder,1981)认为G.moniliformis(Sheld.)Wineland是恶苗病菌有性阶段的有效学名。关于该菌无性阶段的名称,先后报道的名称有F.moniliforme Sheld、F.moniliforme var.majus和F.moniliforme var.oryzae等。大多数学者赞同F.moniliforme Sheld.是其有效学名,但尼伦伯格(Nirenberg,1976)认为有效学名应是F.verticillium,而F.moniliforme是其异名。1990年王拱辰等对中国浙江省水稻恶苗病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病菌是F.moniliforme的一个新变种,即F.moniliforme var。病菌菌丝体发育的最低温度为7~8℃,最适27~30℃,最高36~40C。微量元素如硼、锌和锰等可促进病菌的生长。病菌在20~23℃连续光照的条件下能很好地产生孢子。对于大多数培养基来说,光是产孢所必需的,但是,用Tochinai琼脂在黑暗条件下也可大量产孢(孙守恭等,1981)。氮源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能刺激孢子形成;碳源中,木糖是大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宜碳水化合物。最适碳氮比为160。分生孢子在25℃的水滴水,经5~6h即可萌发。子囊壳一般在水稻将成熟时于病株下部茎节附近或叶鞘上产生,呈黑色小粒点状。子囊壳的形成以26℃左右的温度最为适宜,10℃以下及30℃以上均不能形成。子囊孢子在25~26℃下经5h大部分可萌发。稻恶苗病菌的性征是异宗配合的。谢、史密斯和斯奈德(Hsieh,Smith Snyder,1977)还证明F.moniliforme有3个配合群,水稻上的分离物不能和玉米、甘蔗上的分离物配合,反之亦然。据孙守恭(1981)用水稻上的F.mo-niliforme的分离物杂交时,自交都不能产生子囊壳,其株系的亲和性是由两个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一个子囊的8个囊孢子中,一半是A,另一半是a;在一群分生孢子的单孢分离物中,A和a的比例大致是1∶1。用两个亲和性株系接种水稻苗,水稻成熟时其茎秆上可见到可育的子囊壳。恶苗病菌可产生赤霉素、镰孢菌酸、去氢镰孢菌酸、赤霉酸等物质。赤霉素和赤霉酸能引起水稻徒长并抑制叶绿素的形成;镰孢菌酸和去氢镰孢菌酸则有抑制水稻生长的作用。在不同条件下,这些物质的形成因病菌的株系以及温度、营养条件等不同而异,所以,在不同的分离株中,有的引起水稻矮化,有的引起水稻徒长,有的侵入后不呈现任何症状。病菌以厚壁菌丝和大分生孢子在土壤植物残体上或感染的种子内越冬存活。病菌在室内条件下可存活1190d,但是在田间可能只能存活6个月,而冷藏于7C下经过3a还是存活的。恶苗病主要借带菌种子传播,发病种子是在开花期受侵染的。病害还能由土壤传播,尽管一般认为主要是种子携带。大田期,病菌在病株各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容易由风和雨传播引起新的侵染。孙守恭(1975)研究表明,谷物污染主要是由于气流传播的子囊孢子,但污染也可能是收割时因分生孢子的影响而发生。另外,病菌还可藉昆虫传播。1974年梅原报道,叶蝉也可能是病菌的传播媒介。水稻播种在带菌的病土上或播种带菌种子或用带菌稻草覆盖催芽,在稻种萌发后,病菌即可从芽鞘侵入,引起初侵染,使幼苗发病。再侵染是由于感病植株表面产生的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传播到健株,从茎部伤口侵入或被传播到花器上而发生。病菌一般通过根或根冠侵入植体,然后向上进行系统感染,但不扩展到花器。病菌分生孢子一般在夜间释放,常发生于17h~21h,白天只有在下雨期间才可捕捉到分生孢子。子囊孢子的夜间释放则主要发生于午夜后,同样,白天雨后也可有孢子释放。大田里,从水稻抽穗到收割,总共大约1个月的时间,都可发生孢子释放。每个子囊里大约有126~135个子囊,1000个以上子囊孢子,但是平均只有990个子囊孢子释放到空气中而被气流带走,感染谷粒。室内条件下,相对湿度保持在30%时,子囊孢子可从子囊壳中渗出而不是强力弹射。晴朗干燥的条件下,田间也可见到子囊孢子从子囊壳中渗出的现象。影响恶苗病发生的量和严重度较重要的因素是菌量、寄主的发育阶段、土壤温度和土壤条件等,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用灭过菌的种子播入不同孢子稀释度的带菌土中,会出现几种类型的症状:接种量高的带菌土中,植株表现苗枯、苗矮、苗黄;中等接种量的才出现恶苗病状;接种量低的不表现症状。在接种量相同的条件下,症状出现的潜育期长短与寄主的苗龄有关。苗龄2d时,潜育期为6d,苗龄20d时潜育期为12d。恶苗病是一种高温时发生的病害,当土温在35℃时,最适于它侵害幼苗,土温降至25℃还可造成稻苗徒长现象,如降至20℃时稻株不表现症状,但仍可分离到病菌;若土温升至40C,水稻生长延缓,症状不表现。水稻恶苗病状只发生于潮湿的土壤条件下;在干燥土壤上,植株表现生长停滞并矮缩。另外,土壤施用N素可刺激病害的发展,其影响不因施K或P而改变。田间增施N素病害加重是由于促进了病菌的生长,而不是增加寄主的感病性。水稻不同品种对恶苗病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的品种,一般糯稻较籼稻发病为轻。国外对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已有许多报道。国内水稻品种对恶苗病的抗病性尚无系统的研究。水稻抗恶苗病的抗性抗源品种鉴定筛选对于有效地控制恶苗病的为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加强研究和利用。因恶苗病主要借带菌种子传病,因此建立无病留种田和进行种子处理是防治此病的关键。科学工作者围绕种子消毒进行了许多研究,对防治恶苗病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台湾广泛使用苯菌灵、苯莱特处理稻种。大陆的试验表明,用石灰水、“402”、多菌灵、福尔马林、特克多、粉锈宁、氧环三唑、甲基托布津等处理种子也取得了防病保产的显著成效。1988年孙致连报道,恶苗灵(丹东市纺织助剂厂)浸种,效果很好。另据古河(1990)报道,三氟咪唑、克菌丹-涕必灵混剂和福美联-苯菌灵混剂浸种,亦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处理好病草、发病早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等农业措施,也是防病的有效方法。稻恶苗病的大田期发病防治研究甚少。据湖南长沙经验,大田发病后用8mg/L的放线酮防治,有一定的效果。目前对该病病原菌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分歧,对病菌的生理、生化和生态学研究,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等方面的工作仍较薄弱,如能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必将有助于人们对本病的深入了解和对病害防治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1 Nirenberg H.Unfersuchumgen uber die morphologische und biologische Differenzierung in der Fusarium Sektion Liseola.Milt.Biol.Bundesant,1976,169:1~1172 Ou S H.Rice diseases.Commonwealth Mycol.Inst,Kew,Surrey,England,1972,3683 Sun Shou-kung,Snyder W C.The Bakanae Disease of the Rice Plant in Fusarium Diseases,Biologcal and Taxonony.Pen.State.University Press,1981,104~1134 王拱辰,等.水稻恶苗病病菌的研究.植物病理学报,1990,20(2):93~975 叶琪铭.水稻恶苗病的研究进展.江西植保,1989,12(3):21~236 叶琪明,王拱辰.串珠镰孢及其近似种的鉴定.江西植保,1990,13(4):13~15(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叶琪明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