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水稻褐鞘病与螨类 |
释义 | 【水稻褐鞘病与螨类】 拼译:sheath rof of rice and mites 在水稻孕穗和乳熟期间,功能叶叶鞘、穗轴和谷粒经感染形成褐变,称褐鞘病,又称紫秆病或不稔症,使水稻功能叶早期枯死,空壳增加,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1981年,四川绵竹县水稻褐鞘病率达30%~40%,台湾、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因褐鞘病使水稻减产10%~25%;在菲律宾、印度等国亦有该病发生与危害的零星报道,它是威胁水稻生产的新病害。 过去台湾、江苏、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对本病有一些研究,但对褐鞘病的病因,传播方式及防治方法,因地区其研究结果也不同。1977年美国山加汉(A.K.M.Shanjahan)报道,叶鞘腐败病菌引起水稻叶鞘褐变。1977年台湾谢式拌钰等报道,水稻不稔现象是由稻细螨(斯氏狭跗线螨)和稻叶鞘腐败病菌共同寄生所致。1979年台湾罗干成等认为,稻细螨是水稻不稔症的主要原因。邹汉玄(1982)等认为稻狭跗线螨刺吸为害水稻造成紫鞘和紫秆症状。1982年张超然报道,对水稻有紫鞘症状的植株分离出Acarocylin-driam oryzae病菌,并进行人工接种,出现典型紫鞘症状(剑叶虎斑和紫秆),经观察没有发现跗线螨。1983年唐显富报道,水稻褐鞘病为叶鞘腐败病菌Sarocladium oryzae寄生引起,其病情指数、瘪壳百分率及谷粒褐变百分率之间呈正相关,而与稻谷千粒重呈负相关。1985年李隆术等报道,水稻褐鞘病由叶鞘腐败病菌的侵染引起,稻株上的鼹鼠跗线螨Tarsonemus talpae Schaar.能携带传播该菌,扩大病害的蔓延。水稻褐鞘病有两种类型:(1)褐鞘(紫秆)型,即剑叶鞘上最初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斑,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的深褐色斑块,使剑叶鞘大部分乃至全部变深褐色,逐渐枯黄,但稻穗基本上能抽出。(2)褐腐型,在剑叶鞘上部叶忱附近形成褐色虎斑(边缘褐色,中间灰褐色),稻穗仅抽出一部分,甚至全部不能抽出,成“包颈”现象,不能抽出部分和剑叶鞘上部均呈褐腐状。二者在潮湿条件下均能从褐变叶鞘内壁长出白色粉绒物,为病菌菌丝体。一般是早稻和中稻以褐鞘为主,晚稻上褐腐与褐鞘混发,水稻褐鞘株率与褐鞘病情指数均在乳熟期急速上升,至水稻蜡熟至黄熟期,褐鞘株率与褐鞘病情指数均达最大值。1983年,唐显富曾从各稻区不同水稻品种的褐鞘组织上分离到若干水稻寄藏真菌,其中以稻叶鞘腐败病菌出现的频次最高,用孕穗期稻株的幼穗部分进行人工接种,均表现出这种病菌的致病力,用切片染色法检查接种后表现症状的叶鞘组织,可见到菌丝在寄主细胞内的分布状况。其余菌类皆是弱寄生性或腐生性的真菌。1985年,李隆术等在扫描电镜下对四川稻区水稻植株上较普遍的鼹鼠跗线螨进行观察,并用经32P标记的稻株以及紫色稻饲养该螨,四种水稻寄藏真菌(包括叶鞘腐败病菌)和直接用不带菌的保鲜稻叶鞘养螨等试验所得的结果,证实鼹鼠跗线螨和其他稻区的稻细螨同属跗线螨科,但前者的口器构造与已被证实为植食性口器的稻细螨不同,不具备尖锐的口针,为典型的菌食性口器,不能在无菌的保鲜稻叶鞘上正常生活繁殖,只能取食水稻上的寄藏真菌,证明鼹鼠跗线螨不能直接取食为害水稻,即不是引起水稻褐鞘病的主要因子。但是,病区常在褐鞘稻株上见有大量螨体存在,二者究竟有何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证明水稻上的叶鞘腐败病菌可以经由鼹鼠跗线螨的活动而传播,表现褐鞘症状始见期早,褐鞘株率与褐鞘病情指数增长快,秕壳率的增高和千粒重下降均最大,若单是病菌感染或螨体活动,症状的表现都不如二者配合为害的严重。试验证明,水稻褐鞘症以稻叶鞘腐败病菌的侵染为主要诱因,螨体起到带菌和传菌的作用。水稻褐鞘病的发病原因和过程,不同地区有差异,有些问题还不完全清楚,如稻叶鞘病菌的侵染循环,水稻生长前期病菌传入后的侵染或潜藏形式,水稻孕穗抽穗期病害开始发生的主要初染源,病害流行以及发病程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的水稻耕作制度、气候条件与褐鞘病发生的关系,都是尚待研究的课题。传病媒介除跗线螨类外,还有无其他生物种类,有的水稻产区,甲螨也是比较常见的类群,蓟马、螟虫、飞虱等昆虫是否与此病有关?不同地区传病的优势生物类群多不清楚。有效防治药剂的筛选以及杀螨杀菌药剂混用等都需要继续调查,鉴定和测试,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是开辟水稻褐鞘病的预测预报工作和防治新途径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1 谢式钰,梁文进,张世英.水稻不稔症原因之探讨(1):水稻叶鞘腐败病菌与不稔症之关连.植保会刊,1977,19(1):30~362 罗干成,何琦琛.水稻不稔症原因之初步探讨.中华农业研究,1979,28:(3):93~1983 邹汉玄,黄飞华,李学文.稻跗线螨和水稻褐鞘症状发生原因的分析.福建农业科技,1982,2:39~404 张超然.水稻紫鞘病的病原与病状.植物保护,1982,2:12~135 唐显富.水稻褐鞘及其寄藏真菌的初步分析.西南农学院学报,1983,1:1076 李隆术,冯明光,胡国文,唐显富,卜根生.四川稻区水稻褐鞘症的发生及其原因.农业科学导报,1985,1:44~517 Rao Y S,Das P k.A new mite pest of rice in lndia.IRRN 1977,2:1,88 Shanjahan A K M.Sheath rot of rice caused by Acarocylindrium oryae in louisiana.Plant Dis.Rept.,1977,61:307~310(西南农业大学李隆术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