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斑点免疫吸附试验 |
释义 | 【斑点免疫吸附试验】 自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毒测定以来,人们普遍感到其存在着手续较繁琐、测定时间较长、需要特殊的微皿板和仪器等缺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了以硝酸纤维膜(NCM)为固相载体进行的ELISA试验名为斑点免疫吸附试验(以下简称斑点法),与ELISA相比,则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等优点。 将酶与抗体或抗抗体分子共价结合,既不会改变抗体的免疫反应活性,又具有酶活性。酶标记抗体可与吸附于硝酸纤维膜上的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酶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当酶遇到相应的底物后发生水解、氧化或还原反应,产生不溶性产物,在硝酸纤维膜上形成有色斑点,从而可根据是否形成有色斑点判定有无相应的免疫反应。斑点颜色深浅与样本中相应抗体或抗原的量成正比,因而还可用反射密度仪进行定量测定。斑点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有:直接法 将待测抗原样品点于硝酸纤维膜,凉干后洗涤,用封固液封闭未结合的位点,保温后洗涤,加入酶标记抗体,洗涤后加入底物,即可产生特异斑点。间接法 将待测的病毒吸附于硝酸纤维膜,凉干后洗涤,用封固液封闭未结合位点,洗涤,加入病毒特异性抗体,洗涤,再加酶标记的抗抗体,最后加入底物溶液。由于一种酶标记的抗抗体可以检测一系列病毒,因而此法在植物病毒检测中运用最多。同直接法相比,间接法检测的特异性强,且背景颜色浅。此法与ELISA的双抗体夹心法灵敏度相当,但点有病毒样的膜在室温下放置较长一段时间仍能有效地检测出。双抗体夹心法 又称双抗体法,测定时首先将特异性抗体吸附于硝酸纤维膜上,洗涤,加入待测病毒抗原,洗涤,加入酶标记抗体,最后加入酶底物液。此法较ELISA灵敏,并不降低检测灵敏度。又抗体夹心法较直接法背景反应小。同ELISA的其它血清学方法相比,斑点法具有如下优点:(1)硝酸纤维膜对蛋白质具有很强的结合力,测定时只需极微量的样品。(2)底物反应后,在硝酸纤维膜上形成的特异性斑点以NCM的白色背景为反衬,因而很容易以目测判断阴性反应或阳性反应。(3)由于底物反应后产生非溶性产物,因而结果可以长期保存。(4)步骤简单,测定时间短,操作容易,试剂用量少,有的试剂可重复利用,也无需特殊设备。(5)反应灵敏度高。(6)点于膜上的样品可邮寄到条件较好的实验室测定,检测结果不受邮寄影响。斑点法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包括:(1)检测植物组织中的病毒。已报道斑点法可以用于检测植物组织中的病毒有几十种,例如小麦线条花叶病毒(WSMV)、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SMV)、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GSV)等。已有的研究结果证明,斑点法可以广泛用于检测植物组织中的病毒。(2)检测带毒种子。运用斑点法检测种子中的病毒有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SMV)、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蚕豆染色病毒(BBSV)T和豌豆种传花叶病毒(PSBMV)。测定单粒种子时,可将种子的一部分用于检测,余下部分仍可用于播种。(3)筛选单克隆抗体。将不同病毒及病毒的血清交叉进行斑点法检测,根据某种血清检测出的非同源病毒的量的多少,可以判定病毒间的血清关系。Berger等(1985)将马铃薯Y病毒组的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Y病毒(PVY)和烟草脉斑驳病毒(TVMV)的抗血清分别与3种病毒进行斑点法测定,测定结果显示,TEV与PVY和TVMV的关系较近,而PVY与TVMV的血清学关系较远。Graddon等(1986)在研究三叶草斑驳病毒(SCMOV)时发现,SCMOV与绒毛烟斑驳病毒(VTMOV)有较远缘的血清关系。(4)检测传毒介体。Pirone等曾用斑点法研究蚜虫传播烟草蚀纹病毒(TEV)的一些特性。斑点法是检测植物病毒较为理想的方法,随着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将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毒的基础研究、检疫、和分类等方面。(杭州动植物检疫局钱荣田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