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土属
释义

【土属】
 

拼译:soil genera
 

它又称土科或土族,是土壤分类系统中反映地区性和实用性特点,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土壤基层分类单元。长期以来,中国尚无公认的和可供操作的土壤基层分类系统,有碍于统一应用和广泛学术交流。因此,研究土属内涵、分类原则、依据和指标,科学地区分土属,在理论上为建立中国土壤基层分类体系,丰富和发展土壤分类学提供重要的基础科学依据,对提高土壤调查制图的质量、开展土壤资源评价与区域综合治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土壤分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土壤系统分类和前苏联的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1938年,美国农业部提出土系是在特定母质类型发育的土壤剖面中,除表土层质地外,具有相似的不同特性土层排列的一群土壤,而在地理分布上不连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土系,则可概括为一个土族(Baldwin,Kollogg,Thorp,1938)。1949年,美国农业部正式确定土族、土系、土型和土相为土壤分类的低级单元(Riecken,Smith,1949)。美国现行的土壤系统分类,采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6级分类制。土族是基层(低级)土壤分类单元,在分类级别上相当于前苏联和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的土属。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明确土族是实用性的分类单位,并不强调其发生学含义。土族,反映同一亚类内对农业措施及工程利用产生影响的土壤理化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土壤。划分土族的主要依据是:表土层以下主要生物活动层的颗粒大小组成;相同质地土层的矿物学特征及土壤反应(石灰含量和酸碱度);土壤50cm深处的温度状况;土壤根系活动层厚度及其他如土壤所处坡度、结持性、水分状况、裂隙、包被物等等。土壤颗粒组成共划分11级,土壤矿物划分20种组合类型,土壤结持度和水分当量分别划分2级,土壤酸碱度划分2级(H+浓度>10-5mol/L和<10-5mol/L。美国的土族是土系共性的归纳。其特点是明确在一定的剖面控制土层内,选用比较稳定的土壤物理学、矿物学特性作为划分依据,区分土族的定量指标清楚,可比性强。但土族的中心概念与过渡边缘概念的标准,在不同地区间仍然难以统一掌握(Cline,1979)。1936年,前苏联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提出了第一个土类、亚类、土组和土种4级分类系统。1939年演化为7级,1950年又改为5级分类制。1956~1958年经多次会议讨论,决定正式采用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变种5级制,此后全苏土壤分类趋向稳定(Pо3оB,KapaBaeBa,Poдe,1957,1958)。地理发生分类是前苏联占主导地位的土壤分类体系。1976年,E.H.пвановa发表的土壤分类著作已逐步成为全苏统一的国家分类系统。该分类系统共分8级,常用的仍为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亚种5级,其中土属以下为土壤基层分类单元,主要用于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制图。前苏联的土属是亚类的续分单元,其主要划分依据有:成土母质的性质;土壤质地;水文地质特征;土壤残留特性;土壤化学特性如饱和度、酸碱性、石灰性等;土壤发育强度如未充分发育、弱发育等;土壤侵蚀度;其他特性如土壤成矿化、腐殖质淀积、铁质淀积、表层和底层潜育、土壤冻结等。前苏联的土属分类强调在发生学上具有承上(亚类)启下(土种)的作用。虽然划分土属的许多依据也具稳定性,但分类项目多而杂,定量指标在分类级别上易产生上下交叉和错位,土属间的可比性差。

中国现行的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变种7级土壤分类制中,土属近似前苏联土属分类的概念。但因各人理解和认识上的差别,选择划分土属的依据繁杂,如土壤母质、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土壤性质、剖面层段、地表形态、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等。显然,土属分类在逻辑上并无严格遵循的一致原则和定量基础,因而在分类系统中同级土属单元无法横向比较。1986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召开土壤基层分类学术讨论会,对土属的概念(定义)、分类依据和命名原则取得的一致意见是:(1)土属是土壤分类系统的基层分类单元,是地方性成土因素引起土壤亚类性质发生明显分异的分类单位。同一亚类的各土属是该亚类的土壤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具体体现。(2)划分土属的主要依据是:土壤的颗粒组成;土壤的水分状况(着重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土壤矿物组合类型;土壤主要化学特性(如石灰反应、盐分组成等)。

划分土属,首先必须确定剖面控制土层以便统一比较。一般可根据不同土壤类群的近似性,选择能反映土壤基本属性的土壤层段作为土属分类的控制土层。如同源母质发育的厚层土壤可选择0~100cm;薄层土壤(<50cm)从地表至风化土层(或破碎基岩层)上界;熟化旱作土壤必须是耕作层和亚耕层的厚度大于30cm的土层;盐渍土壤的积盐土层或碱化土层;污染(或矿毒)土壤的污染土层;高腐殖土壤的有机质(泥炭或腐殖质)积累层,等等。

中国国土幅员广阔,自然条件、土地利用和生产水平的地区性差异很大,土壤类型繁多,变化十分复杂。因此,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全国各类土壤规定划分土属的一套依据和统一定量鉴别的指标。只有通过多点典型区域土壤调查制图,遵循土属分类的一致原则,采用野外宏观研究区域土壤地理与室内微观选项测试土壤性质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同时充分应用不同地区主要土壤的定位动态监测数据,经运算统计处理,因土而异地开展自上(土类)而下(土种)的“专一性”的土壤系统分类研究,从中筛选并梳理出土属一级特定的分类依据和具体量级指标。这样,可逐步为建立各类土壤土属分类的定性、定量指标和规范化技术操作奠定科学基础。

鉴于许多重要的土壤诊断特性已作为区分高级分类单元的.依据和指标,因此,土属分类的依据和检索指标不应当太复杂,否则容易引起分类上的交叉和错位。现举土属检索数例如下:

砂姜黑土亚类土属的划分

黑姜土——黑色粘土层≥50cm,粉/粘比≤1.5,粘土矿物蒙脱石含量≥200g/kg,无石灰反应。

淀白黑姜土——黑色粘土层≥50cm,粉/粘比≥1.5,粘土矿物水云母含量≥400g/kg,蒙脱石含量≤200g/kg。

石灰性淤黑姜土——石灰性冲积物覆盖层≤50cm粉/粘比≤1.5,粘土矿物蒙脱石含量≤200g/kg,水云母含量≥400g/kg,CaCO3含量≥30g/kg,下伏黑姜土。

淤黑姜土——无石灰性覆盖土层≤50cm,粉/粘比≤1.5,粘土矿物蒙脱石含量≥200g/kg,水云母含量≤400g/kg,下伏黑姜土。

砂姜土——地表或在剖面50cm内出现砂姜层(砂姜量≥15%)或砂姜盘层(厚度≥10cm),土体或有或无石灰性反应。

灌淤土亚类土属的划分

壤性灌淤土——灌淤熟土层≥30cm,<0.002mm粘粒10%~25%,壤土、粘土矿物水云母和绿泥石为主。

粘性灌淤土——灌淤熟土层≥30cm,<0.002mm粘粒≥25%,粘土,粘土矿物蒙脱石和蛭石为主。

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的土属划分

硅铁质红壤——红色粘土层≥50cm,<0.002mm粘粒≥50%,粘土,50~100cm内可有可无网纹层。

硅铁质网纹红壤——无红色粘土层或有<10cm的红色粘土层,其下为深厚的红黄白相间网纹层,<0.002mm粘粒30%~50%,壤粘土,坚实核状结构,包被铁质胶膜。

硅铁质砾石红壤——红色粘土层中≥2mm粒径的砾石含量≥30%。

国内外对土属的分类尚无公认的系统和统一的技术操作规范,尚存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诸如土属分类的依据、定量标准、统一性和地方性以及命名规则等等。看来,由于全球性的土属分类显得十分复杂,因而不可能也无必要建立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统一分类方案。国际土壤学会下设的学术组织-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在1982年印度召开的第12届国际土壤学会议上提出,建立世界土壤统一分类设想方案,应侧重于高级土壤分类单元的国际化,并不主张建立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基层土壤分类单元应由各国自行设计。当今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已逐步推向国际,1987年成立的国际土族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土族定义时如何选择定量化的指标。

综观国内外土属分类的历史进展,应当对土属分类单元的定义(或概念)统一认识,明确不同土类的亚类划分土属的属性依据有所侧重(多元性),同一亚类区分土属的属性依据又应一致(一致性),而量级指标则各异(灵活性)的原则。今后对土属的研究内容重点是:(1)地方性成土因素,特别是母质因素在各种成土条件作用下引起土壤属性变化可用于土属分类的依据和量级指标。(2)不同土类划分土属控制土层的选定,并制订适用于土属分类的土壤形态、颗粒组成、矿物组合类型及季节性水、热、盐(碱)变化的分级指标系统。(3)农耕地土壤人为活动强度影响土壤属性变化可用于土属分类的质和量级指标。(4)选择不同自然地理区域,布署典型样区土壤调查制图,土属分类与分区研究结合。(5)建立规范化的土属命名系统。上述5个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可在土壤基层分类理论上为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土属分类系统奠定学科基础。

【参考文献】:

1 Agriculture U S D A.Handbook,1975,436:2~5,80~84

2 Uвaновa E H.Hayкa,Киaccnφпкav,uяиочвсссp пэмвдмHayяaДэyaтeи6cтво,1976.34~36

3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编.中国土壤土属土种分类研究.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84~85

4 周明枞.土壤通报,1987,18(3):102~10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周明枞研究员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6/26 19: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