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综合养鱼 |
释义 | 【综合养鱼】 拼译:integrated fish farming 综合养鱼是以渔为主的综合经营,核心是自给自足解决养鱼饲料、肥料问题。内容包括渔、农、牧统一经营、废弃物综合利用和鱼类自身及其与其他经济水生动物的混养,是一种循环利用废弃物、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保持良性生态的典范。综合养鱼是一种水陆复合生产系统,除鲜鱼产品外,还有肉、奶、蛋、水果、蔬菜及鳖、珍珠、牛蛙等多种产品。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具有很高实用价值和广阔的研究领域。 中国是世界上开始综合养鱼最早的国家,已有2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然而,综合养鱼基本概念直到1983年才提出来。胡保同(1991)把中国综合养鱼技术发展史划分成3个阶段:(1)雏形阶段(公元前110~1948),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比较原始综合养鱼模式的利用,属自发生产阶段。(2)发展和推广阶段(1949~1988),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力提倡多种经营,为综合养鱼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养鱼本身并非一种孤立的生产活动,养鱼饲料主要来源于农业;有机肥料来源于畜牧业,渔、农、牧综合经营顺理成章。养鱼品种的不断扩大,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鲴、鲶、罗非鱼等具有各异的食性,也为综合养鱼使用多种饲料、肥料提供品种基础。(3)生态渔业阶段(1989~ )。1988年前,中国基本建立起比较系统、完整的综合养鱼技术体系,其中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物流、能流的良性循环结构,保持一定合理的平衡关系,因此萌发了生态渔业结构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综合养鱼最发达的国家,模式多样化及其结构的复杂程度,鱼产量之高以及产品种类之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并形成明显的中国特点:(1)不同专业联系成复杂的网络结构;(2)多途径、充分地利用各种废弃物;(3)多品种水生经济动植物混养的综合技术措施,综合养鱼技术已由池塘发展到湖泊、水库及河道。近年来国内外对综合养鱼技术及其基础理论研究涉及三个方面:(1)模式结构的研究;(2)池塘动力学研究;(3)生物经济学研究。其中,经济学研究多半只停留于影响经济效益的生物学因素和一般经济学概念的探讨。模式结构研究有定性、定量两方面工作,目前,淡水领域已形成30多种综合养鱼模式,分类成3个亚系统:(1)渔农亚系统分4个类型:①基塘渔业类型,②鱼、草轮作类型,③鱼、饲料综合类型,④鱼、稻综合类型;(2)渔牧亚系统分2个类型:①鱼、禽综合类型,②鱼、畜综合类型;(3)渔农牧亚系统,包括3元模式和多元模式两种类型:鱼-草、鱼-鸭、鱼-猪为代表模式。综合效益较高,国内外广泛采用。不同专业之间以及模式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联系起来。不少学者正在探讨物质流动的最佳轨迹和合理的资源配制方式x。综合养鱼池塘有着相当复杂的池塘动力学过程。斯罗德(Schroeder,1980)、胡保同(1983)认为施肥鱼池大致形成3条食物链:(1)从细菌开始的异养食物链;(2)从水生植物(主要是浮游藻类)开始的自养食物链;(3)从有机碎屑和无机颗粒起始的微小生物(Microorganism)“食物团”。这3条食物链几乎是同时发生并交叉发展着。培养出多种多样的饵料生物,在水体中形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构成多种多样营养生态灶(niche),为多品种混养提供各异的营养基础。施肥、投饵是综合养鱼池中生物能来源,除直接为鱼摄食外,在鱼池中还起着肥料作用,这部分能源要转化成鱼体蛋白质,首先要经细菌分解。斯罗德(Schroeder,1980)、郭贤桢等(1984)对施肥鱼池中细菌作用、区系及消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得出细菌总量及异养菌数量与鱼产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郭贤桢等,1988)。细菌总数达500万~2000万/ml,生物量5~25mg/l(何光辉等,1989)。据雷衍之等(1983)报道,浮游植物日P/B值0.39~0.53,显然,细菌总产量已达到或超过浮游植物生产量。郭贤桢等(1987)首次以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测定施肥鱼池中鱼类生长能源有1/2~2/3来自于以细菌为首的异养生产系统。尚未认识细菌食料作用时,认为浮游藻类是施肥鱼池最基本的营养源泉,对藻类种群、生物量季节变化,不同藻类水华的优劣及原初生产力与鲢、鳙产量及池鱼产量关系均作过不同程度的研究。浮游藻类是综合养鱼池主要原初生产者,太阳能通过藻类光合作用转为化学能进入水体生态系。有机能和太阳能最终要转入鱼类产品为人们收益,这是渔业目标。没有细菌分解作用,藻类也无从获得大量N.P.K等无机营养。藻、菌之间的生物学和化学方面的共栖关系,是维持综合养鱼池水质稳定的“基础”。有机物有效地转化要依赖于藻、菌共栖转化能力。维持综合养鱼池中物质转化稳定平衡关系,除细菌和藻类本身机能外,还有赖于阳光、温度、溶氧、H+浓度等环境因子,无论是生产实践的角度看还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看,研究藻、菌“共生”都有相当价值。有机碎屑在鱼池中的物质循环作用早已为人们所注意,不过70年代还认为是有机碎屑自身为鱼类提供营养。80年代,学术界认识到有机碎屑的养鱼机理(Schroder,1980;张杨宗等,1989)。雷衍之等(1983)报道,无锡河埒几口高产鱼池有机碎屑量约合干重的60%~84%;胡保同等(Hu Baotong etal.,1983)研究测定施鸡粪、牛粪和猪粪池,有机碎屑量占总重量的77.6%~82.5%。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是综合养鱼系统的中心研究课题。对鱼池亚系统中碳、氮、磷循环路线虽然有所研究(Boyd,E.1982),也还只能认为是个“框架”。钟功甫等(1987)报道了桑基鱼塘系统及其鱼池亚系统的氮循环模型。应用δC分析原理(Schroeder,1983)可能更详细地寻找碳循环轨迹。综合养鱼系统及鱼池亚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还有不少深入细致的研究课题,各种物质及能量进入系统以后,要经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复杂动力学过程,最后转入鱼体蛋白质;为此,首先需弄清各种物质、能量细微循环路线,而后还有大量的定量研究工作。关于水陆复合系统的研究,雷慧僧等(1983)报道河埒养殖场鱼、猪、鸭、草复合系统能量流及其利用率,初步得出经济产品总能量转换效益率为8.55%,其中鱼为6.76%、乳牛14.17%、猪9.80%、鸭9.26%,并得出该埸1981年复合系统能量流模式。输入能中只包括投入系统的生物能和系统中的再生能,忽略了太阳能,而太阳能的合理利用才是综合养鱼本质所在。Li Sifa(李思发,1987)研究上海南汇鱼埸综合养鱼能量输入和输出结构及其效率。钟功甫等(1987)研究桑基鱼塘系统能量交换,该系统总输入能量中99.72%来自太阳的光合有效辐射(PAR),仅仅0.28%来自系统外生物能,得出桑基鱼塘能量流数学模式,总能量转换效率为10.6%。综合养鱼是近年内才提出的现代渔业类型,正向着生态渔业方向发展。因此,研究工作仍集中在3个方面,但研究项目更深入、系统和完整:(1)渔、农、牧水陆复合生态系统;(2)鱼池生态亚系统的深入研究;(3)综合养鱼生物-经济模式的调查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太阳能转化率、生物能利用率以及再生能源(废弃物等)的再循环率,构成各种各样良性循环圈,实现综合生产力的再提高,建立起结构比较完整、功能比较健全的优化协调生态系。要系统完整地建立综合养鱼理论体系,除了在水陆结构中分别研究渔、农、牧、副等子系统结构和功能之外,还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综合养鱼技术作生物-经济模式研究,以便将来为改善并结构高效生态渔场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 Schroeder G L.Aquaculture,1978,14:303~3252 Roger S V,pullin,Zlad H.Shehadeh,Tntegrated Agriculture Farming System,1980,ICLARM Conference Proceeding 43 胡保国.农业现代化研究,1983,1:17~214 雷衍之,等.水产学报,1983,3:185~2055 Schroeder G L.Aquaculture,1983,30:203~2106 Hu Baotong,et al.(胡保同等),NACA Third Adrisory ineeting.26~28 Oct,1983,Wuxi,China7 郭贤桢,等.水产学报,1987,1:53~598 钟功甫,等.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9 Sifa,Li(李思发),Aquaculture,1987,65:105~11810 胡保同.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史,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51~161(亚太地区综合养鱼研究和培训中心胡保同副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