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普朗克 |
释义 | 【普朗克】 拼译:Planck。Max Karl Erust Ludwig 【从事学科】:德国物理学家 【生卒】:1858—1948 【介绍】:生于基尔。先在慕尼黑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学预科就读,1874年进慕尼黑大学。1879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夫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880年到慕尼黑大学任教。1885年成为基尔大学教授。基尔霍夫逝世后,继任柏林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28年辞去柏林大学教授职务,而由薛定谔接替。1926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普朗克早期从事热力学研究。1879年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克劳修斯的不可逆性定义提出某些批评。1880-1890年发表一系列论文,阐述建立在热力学基础上的化学平衡理论,同时讨论气体离解、渗透压力和溶液冰点下降、关于热力学定律的表述等问题。1900年,普朗克为了克服经典物理学对黑体辐射现象解释的困难,创立了物质辐射(或吸收)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单位(能量量子)整数倍的假说,即量子假说。引进一个物理常数,即普朗克常数,以符号h表示,其数值为6.626176×10-34焦耳·秒,是微观现象量子特性表征。从理论上导出黑体辐射能量按波长(或频率)分布的公式,称为普朗克公式。量子假说的提出对现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论发展起重大作用。普朗克于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普朗克主要著作有:《热力学教程》(1897)、《理论物理学导论》(5卷,1916-1930)、《物理学的哲学》(1959)、《科学向何处去》(1959)等。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