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小麦抗白粉病性遗传
释义

【小麦抗白粉病性遗传】
 

它包括核基因遗传和胞质遗传。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核基因决定的质量抗性遗传,即主效基因决定着抗白粉病的效应。了解小麦对白粉菌的抗性遗传规律,能有效地利用抗性基因,优化亲本选配,提高抗病育种效能。小麦白粉病又是基因对基因关系的寄主寄生物系统,应用寄主抗性基因能鉴定出病原菌毒性基因。从基因水平上获得的信息,对于病原群体毒性分析、新小种预测、品种合理布局,均有重要价值。

1930年,沃特豪斯(W.L.Waterhouse)用白粉菌两个生理型接种小麦品种Thew,该品种对生理型Ⅰ抗病;对生理型Ⅱ感病。其抗白粉病性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这是小麦抗白粉病性遗传研究的开始。早期阶段主要是对当时的栽培品种进行抗白粉病遗传分析。以后在一些小麦品种上陆续鉴定出若干抗性基因,如Mlt、Mla、Mlu等。自西尔斯(E.R.Sears)利用非整倍体进行小麦染色体基因定位取得成功后,小麦抗白粉病遗传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1954年,西尔斯对具Mlt抗白粉基因的品种Axminster,进行缺体分析,首先确定基因品种位点间杂交试验,分析了它们相互间的遗传关系,建议把沿用的抗性基因符号Ml改为Pm(Powdery imldew)。1973年,正式命名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有Pml至Pm6。原来称为Mlt或Mla的,正式定名为Pml,基因坐落在7AL上;Pm2(Mlu或Mlx)在5DS上;Pm3包括有Pm3a、3b、3c3个复等位基因,在1AS上;Pm4在2AL上;Pm5在7BL上;Pm6在2B上。除Pml、Pm3来源于普通小麦和Pm2来源不详外,其余抗性基因均来源于小麦属的近缘种。

1970年以后,国际上对于作物育种中遗传基础日趋窄狭的现象开始重视。小麦野生近缘植物中因含有多种抗病基因,于是,抗病育种学家便集中注意力从小麦近缘属、种发掘新的抗性基因,以期扩大遗传基础。在此期间,从来源于黑麦的材料上鉴定出Pm7、Pm8抗白粉病基因;从来源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材料上鉴定出Pml2基因,它们分别坐落在4AB、IR(1B)、和6A上。此外,在小麦品种Normandie上,除原来携有的Pm1、Pm2外,还鉴定出携有新的Pm9抗性基因,该基因是与Pml基因连锁的。日本土佐等还用小麦白粉菌和冰草白粉菌的杂种培养物,分别在小麦品种农林4号和中国春上鉴定出Pm10和Pm11两个基因,它们分别坐落在1D和6BS上。1988年,第7届国际小麦遗传学学术讨论会上,麦金托什(R.A.McIntosh)提出的“小麦基因符号目录”中正式命名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共15个,即Pm1至Pm12,其中包括Pm3的3个复等位基因,以及Pm4位点的Pm4a、Pm4b两个复等位基因。此外,还有3个基因未正式命名,它们是Mli、Mld和Mlk。上述基因除Pm5是隐性基因外,其余均为显性基因,而Mli和Pm5基因可能是相同的基因。

1988年,塞隆利(C.Ceoloni)等将高大山羊草抗白粉基因转移到小麦上,先用高大山羊草与中国春杂交育成双端体附加系,再用中国春双单体为母本,与双端体附加系杂交,育成R1A、R1B、和R1D易位系。R1A、R1B的外源抗性基因在3B染色体上,R1D在3D上。该基因被命名Pm13。1990年,赫恩(M.Heun)等经细胞学和电泳分析证明,小麦品种Amigo染色体1AS被黑麦1RS置换,该品种携有的抗白粉基因与Pm3(1AS)连锁,表明它不同于Pm3和Pm8,故定名为Pm17。1991年,里德(S.M.Reader)等从四倍体野生二粒小导入抗白专业化基因到普通小麦上,经单体分析表明基因坐落在染色体4A上,该抗性基因被定名为Pm16。

中国小麦抗白粉病性遗传的研究已经开展。在基因定位方面,1982年姚景侠等用单体分析白免3号小麦品种,其抗白粉显性基因坐落在5D染色体上,但长臂或短臂位置不清,故暂用Pm2x基因符号代表。至于Pm2与Pm2x的关系,1987年李隆业等用不同毒性的小麦白粉菌株接种在UIka/Cc8(Pm2)和白免3号(Pm2x)品种上,二者的抗性模式表现不同,表明是不同的基因。刘丽农等(1988,1989)对贵农10号和肯阿1号小麦所携的抗白粉基因经单体分析表明,它们分别坐落在2A和6A染色体上,与已知的Pm4和Pm12基因坐落的染色体位置相同,但是否有关,尚待研究。关于基因的显隐性,1987年何家泌等报道,中国的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遗传较为复杂,因品种由来的抗源、品种相与交配的组合而不同。试验中黔花4号等品种的抗性是显性遗传,洛夫林13为隐性遗传。但是盘江4号、抗锈784两抗源却表现为有的组合F1为显性,有的组合F1为隐性,可能是属于显性回复现象。在抗白粉基因的鉴定上,抗源材料81-7241和燕小黑1-1,经李隆业等(1991)的遗传分析表明,81-7241携有不同于国际已定名的Pm1-Pm8抗性基因,而是一对新的显性抗性基因或复等位基因。燕小黑1-1含有两对基因,除新基因外,也不排除含有两对已知Pm基因的可能。关于抗性基因鉴定,生产上迫切需要了解品种间基因的异同,而传统的杂交遗传分析既费时,鉴定的数量也有限。近年赫恩等(1987)和利斯(S.Leath,1990)等应用基因对基因概念,根据寄主病原物互作的表型专化反应和系谱分析,短期内鉴定出数十个冬、春小麦品种所携的抗白粉基因。虽然表型分析有省时、经济等优点,但是也出现表型虽相同而基因未必一致,表型虽不同而基因可能相同的例外发生。为了充分表达品种的抗性基因特征,用携有已知抗性基因的品种进行杂交的常规鉴定方法仍然是必要的。

小麦对白粉病的数量抗性遗传是由微效多基因决定的。在普通小麦中如美国的Knox品种,表现出慢白粉性,苗期完全感病,成株期中度抗病,其抗性长期保持稳定。这种抗性现已受到人们关注。另外,德国大面积种植的Diplomat品种也表现出田间抗性。1979年,切(Chae)等用两个单体系列作遗传分析,表明有14条染色体决定这种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1981年,爱伦堡(A.H.Ellingboe)报道用慢白粉品种Genesee与快粉品种杂交,将F2分别置于环境有变化的温室和条件稳定的人工气候室里,接种结果前者发病表现为数量遣传,后者为质量遗传。爱伦堡论断为“水平抗性实际是尚待证明的垂直抗性”,增加了对植物抗病性新的解释。1987年,霍蒂(R.A.Hautea)等用4个对白粉病呈现部分抗性的春麦品种与一个感病品种杂交,研究其抗性遗传。他们提出基因加性作用是杂交组合中最重要的遗传组分,并从F2群体中选择最抗病植株,到F4再分析,其抗性可由21%增至41%,表明数量抗白粉性有良好的选择效应。在数量抗性遗传领域的研究工作与质量抗性遗传相比,毕竟是很少的,不过人们已开始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

细胞质影响小麦抗病性的遗传效应已引起国际上的注意。日本曾研究过异源细胞质对小麦白粉等病害抗性的影响。1991年,中国徐乃瑜等报道了小麦异源细胞质对白粉等5种主要病害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不同异源细胞质对同一病害抗(感)性影响不同,同一种细胞质对不同的病害抗(感)性也不完全相同。关于胞质抗性遗传的研究,在育种实践上对于改变品种胞质单一化、获得更好抗病类型和种质材料都是有意义的。

当前,从野生近缘种转移异源抗病基因到栽培小麦中,是小麦遗传学界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估计将会有更多的外源抗白粉基因得到发掘、鉴定和利用。对抗性遗传的规律也会有更深刻的揭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广泛得到应用,它将对小麦抗白粉病性遗传研究,和抗性基因的鉴定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南农业大学李隆业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5: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