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医学美学 |
释义 | 【医学美学】 拼译:medical aesthetics 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医学和美学相互渗透的跨学科新兴边缘学科,是研究人类在维护和塑造自身美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医学美现象和医学审美规律的科学。 医学美学概述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概念的更新以及医学软科学研究的深入,医学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医学美学是研究蕴含在医学科学一切领域的医学美现象和医学审美规律的科学,是维护人类健康,创造完美机体所迫切需要的科学。同医学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人类文化学等交叉学科一样,属于卫生软科学范畴(其中美容技术属卫生硬科学),涉及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其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无论是医防保健人员,还是病人,健康人群,其共同的审美目标是维护和塑造人体美;医学美学的开拓,把“美”的光辉折射到病人身上,使医患和谐,同步进入两个更高层次,即满足患者高层次审美心理需求的同时,促进医者高层次审美境界的升华;医学美学是由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者,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与临床医生(尤其是人文医学,应用美学和整容学科医生)3支队伍为之共同奋斗的交叉学科,缺一不可;医学美学还包括医学理论美学,临床医疗美学、预防保健美学和医院管理美学4个部分。狭义的医学美容只是狭义的医学美学,它仅仅属于临床医疗美学中的一种技艺实践。1.医学美学的对象。医学美学是研究医学和医学审美的一般规律,是对医学审美活动中出现的医防保健人员与患者、社会人群之间的一系列审美关系进行探索和追求,并对这些医学审美关系的调理。也就是说,医学美学所研究的特定对象是医生在保障人类健康、长寿、愉快、幸福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的医防保健人员、病人、健康人群和医学审美环境四者之间审美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意识,审美实施,审美评价和审美教育,从而认识一系列医学美学现象和医学审美规律。2.医学美学的任务。从宏观上看,自人类出现以来,一直致力于解决3大问题:(1)提高人类自身质量;(2)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3)提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的质量。实际上就是不断追求,推进与提高3个和谐、即人自身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物质环境的和谐。追求、推动与提高3大和谐,是整个人类的根本目的,也是医学和美学的根本目的。3.医学美学的作用与评价。医学美学是各种学科互相融合、相互渗透和健康发展的一门为人类健美服务的新兴学种,它要体现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三结合的精神。因此,医学美学的作用与价值应为:(1)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2)应从人类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做起;(3)为体育健美运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4)为预防医学的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5)在临床诊疗中有不低估的指导作用。医学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医学美学与各相关学科的关系都离不开德、智、体、美理想人格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真善美的统一,是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每一个人的共同愿望。就医学美学的建设而言,美育对于培养医务人员的理想人格,使他们在医学实践中掌握医学美、发展医学美和创造医学美,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事业作出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外医学美学简史1.中国医学美学史。远古-春秋(公元前475年以前)中医美学思想萌芽时期。使用打制石器、弓箭;衣着从披挂树叶、兽皮,发展为丝麻织布,缝制衣服;居处从山野洞穴,发展为构木为巢,建造房屋,以及人工取火的发明和针药治病医术美学问世等。春秋-三国(公元前474~公元265年)中医美学思想初创时期。外科专家华佗创造运用“酒服麻沸散”施行外科手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论及人与自然的整体美、阴阳五行的平衡美、脏腑经络的协调美、七情因素的修心美和防治疾病的辩证美等,是中医美学思想形成的早期。晋-元(公元265~1368年)是中医美学思想发展时期,如西晋时王叔的《脉经》,晋代杰出的针炙家皇甫谧的《针炙甲乙经》,隋唐时期的《唐书·百官志》,对狂犬病和天花防治,斑疹伤寒的预防接种以及脉学、针炙、病因症候医学理论,临证医学中的外科、儿科、药物学、方剂学等不仅对临床实践有效指导,而且维护了人体美的原则,扩大了医学美学思想的范畴,对世界医学道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还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王焘的《外合秘要》、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等,对人的生长发育,生老病死,性别差异,个体特征以及个体健美的法则充分体现了健身求美观点,发展了人类延长寿命的医学美学科学。11世纪30年代,在前人欧希范《五脏图》的基础上,杨介绘制的求真求美医学绘图人体解剖图《存真图》,元代孙焕的《内照图》,宋代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炙图经》等既是中国医学美学教育的珍宝,也是现代医学绘图,模型的开创。宋、金、元时代的中医美学思想很活跃,是百家争鸣,兴旺发达的一个时期。明-清(公元1368~1840年)是中医美学思想延续时期,叶天士温病的卫气营血辩证,吴菊通的三焦辩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朝褚人获《坚砖集》以及清代的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吴廉的《医宗金鉴》,纪昀总纂的《四库全书:医书类》;柯韵伯的《寒来苏集》;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等,都以各自在防治疾病中的辩证美,收录了许多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具有文学性修饰美,和追求美的医学思想,使之不断延续至今。2.西方医学美学思想简史。西方医学美学思想,是以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古希腊雕塑《米罗的维纳斯》这样的稀世瑰宝和罗马医学、美学为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公元前5世纪中期迈伦的“掷铁饼手”杰作和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最美的比例“黄金律”,就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健康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维萨里(Vesedlus)的《人体之构造》,拉美特里(L.eme ttris)的《人是机器》,卡巴尼斯(Cabanis)的《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等,对于现代解剖学与生理学、心脏学与血液学的发展,对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形成,以及对医学美在矫形、美容等方面追求都有很深遂的启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医学审美认识的进步和基础医学的发展。古代埃及葛伦维尔的《木乃伊论》,19世纪诊断技术的进步发展,雷奈克发明的听诊、体温测验法;黑姆霍兹发明的检眼镜;英国贾西亚发明的喉头镜;以及后业的X射线、紫外线和放射线同位素与电子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促进了“医学-科学与人类”的医疗实践与美的创造和医学审美的发展,改变了自身健美状况的前进。关于医德与医美问题,希腊医学代表人物希波尧拉底的《誓言》、《论医生》、《医术规则》、《医理》等著作中,更具体,集中和突出地反映当时医生之间和病人与家属之间的关系,他们“一切为了病家的利益”的行医目的,施治主导思想和宗旨以及要求医生重视自身的品德美,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等都充分显示了他的崇高医德思想,严谨的治学重医精神。我国医学美学的现状 爱美是人的天性,也是社会文明程度标志。为了医学实践求美的经验理论的提高和推广应用,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把握好医学美的客观规律,更好地解除病人的心身疾病痛苦,满足人们追求美的正当要求。我国于1987年2月在江西宜春召开了全国第1次医学美学学术讨论会后,激发了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华医学会直接领导和各方面关心支持下,1989年4月安徽首先成立了安徽省医学美学研究会;1990年10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到1991年,中国(包括台湾在内)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成立了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或协会、研究会),或筹备委员会、学科专业组,并先后召开了近百次学术交流会和讨论会,以及有关各专题学习班,共收到各类医学美学论文1922篇,正式发表200余篇。1980年以来,创建了初具规模的名列世界前茅的中国最大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随后又先后建立了国防科工委医学美容外科医院;南昌市中西结合医院医学美容专科;湖北武昌一九三医院医学美容部;天津市医学美容中心;安徽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整形外科美容中心,以及铜陵人民医院美容中心等军地内外数十家医学美容院、美容科、美容部,在各临床医学美容实践中采用手术整形、电子疗法、医用激光、低温医疗、物理疗法、中西医药疗法、倒模面膜,皮肤磨削术、皮肤按摩术、音乐和语言一系列医学美容方法,以及先进医疗美容仪器,为人们的心身健美做出了贡献。自1986年邱琳技、彭庆星主编的我国第1部《医学美学》问世之后,丁惠孙主编的《医学美学》,王高松教授编著的《整容术》,曾昭明主编的《医学皮肤美容》,高景恒等主编的《实用美容术》、马无、彭庆星主编的《实用护理美学》李树莱,张超英编著的《保健美容》,张卫,张自清编著的《美容整形术》,东方医学美学所主编出版的《医学美学文集》第1辑,辽宁省人民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主办出版的《实用美容带形外科杂志》,张凤翔主编的《医学整容与美容保健》,日本佐藤好司著,于淞译的《中医皮肤美容学》,王玉祥,陈言汤编著的《实用美容整形手术图解》,王守华著的《实用针炙美容手册》,邱琳技、安之璧筹主编的《简明医学美学》等44部专著接连出版问世,将大大推动医学美的发展。他们以内容丰富新颖,富有改革开拓精神的大量珍贵实践资料,在回顾中外医学美学思想历史演变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审美观为指南,吸取当代美学研究新成果,联系医学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既论述了医学美学的概念、对象、任务和作用;也阐述了现代宏观医学模式中的医学审美目标,审美环境和审美处理;对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精神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医学工程,护理美学,中医美学和医学插图等学科领域中的许多特殊审美问题,都作了全面介绍和叙述;尤其是对医务人员的内在美,外在美和现代医院管理中的美学,医学美.健康美学,医学美感,医学审美评价,审美修养及审美教育等问题的论述,给人以启迪。医学美学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学科体系的构想已基本形成,正在逐步完善和迅速发展,并得到社会广泛承认,而且从一个新人侧面指导临床实践相结合,给广大患者、残疾人和有强烈医学美感需求的健康人群带来福音,显示出它坚强的生命力。【参考文献】:1 邱琳枝,彭庆星.医学美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 东方医学美学研究所主编.医学美学文集(第1辑),19893 马文元,彭庆星.实用护理美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简报,1989~199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柯海龙副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