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黄绵土
释义

【黄绵土】
 

黄绵土是由黄土母质形成的初育土,隶属於初育土土纲,土质初育土亚纲。它是黄土高原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种耕地土壤,约占总面积的32.0%。黄绵土的命名几经变化,最后仍复于黄绵土。黄绵土主要分布黄土丘陵区的梁峁,梁峁坡和沟坡,在局部地区或地段常和黑垆土在梁峁坡交替出现。黄绵土分布区,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耕作层次,土壤贫瘠,生产力低下,是该地区低产土壤之一。

1.黄绵土的形成:黄绵土在黄土母质上形成的,但成土作用微弱,发育层次基本没有分化,一般仅由耕作层(或生草层)和母质层组成。其形成过程为:(Ⅰ)耕侵生土化过程,黄绵土母质,疏松,抗冲抗蚀性能差,加之大部分布在黄土梁峁坡地,自然植坡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据观测,在14°的坡耕地上,黄绵土年土壤侵蚀量为13939t/km2,24°的坡为23339t/km2。每年平均约有1.2cm厚的土是被侵蚀掉。有时特大暴雨,陡坡耕层土壤会被全部冲蚀。在植被稀疏的荒坡地,呈产生鳞片状侵蚀,所以黄绵土的成土过程始终处于侵蚀-耕种-侵蚀的循环之中,使之常处于生土状态,基本接近黄土母质,很难形成相对稳定耕作层(或生草层)。(2)耕作熟化过程。它是在人们耕作施肥条件下发生的,在地势平坦的川(沟)台地,条地、梯田或平台,受人为耕作、施肥等措施及自然堆积作用熟化层不断增厚,土壤层次有微略分化;在坡地(梁、峁坡地)耕侵生土化过程与耕作熟化过程交潜进行,有时频率较大,因之土层没有分化,有机质及主要营养元素含量是比较低的。(3)生草腐殖经过程,在植被生长良好,人为破坏微略,土壤侵蚀作用弱,植被的根系,枯枝落叶,动物及微生物残体遗留在土壤之中,土壤有机质有可积累,表层形成厚度不等的有机层,剖面形态有一定的分异。

2.黄绵土剖面特征:黄绵土按其成都土过程,剖面特征总的来说呈A-C型,在黄土高原地区目前黄绵土主要分布在坡地上,由于坡度大,土壤侵蚀强烈,表土不断流失,生土出露,人们基本在黄土母质上耕作,故耕作层浅,无犁低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低,生产力低。在较平坦的梯田,川(沟)台、条地,侵蚀较弱,加之长时期的耕作施肥等,耕作熟化层相对厚,层次有所分化,即有犁底形成;耕作层有机质含量较高,生产力也相对提高。林草土的黄绵土,表层增厚,有机质含量增加,但不同坡向则有所不同。

3.黄绵土的剖面特性:黄绵土一般是具有A-C型剖面构型,其剖面物理、化学性质是:(1)剖面颗粒组成均一:黄绵土剖面颗粒组成因黄绵土的类型不同而差异,但就一个剖面而言,全剖面颗粒组成均一,仅少有几个层段没有明显变化。一般而言,2.0~0.02mm的颗粒为45.0%~85.0%;0.02~0.002mm颗12%~14%,<0.002mm的颗粒13%~18%。(2)碳酸盐含量均一,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土壤发育重要指标,而且黄土母质富含碳酸盐。黄绵土因类型的差异,碳酸盐含量有所不同,但就某一剖面,碳酸盐含量均在10%左右,而且剖面上下各层次,含量均一。(3)土壤有机质和主要营养元素剖面变化:黄绵土因利用状况不同,土壤有机质变化较大,在0.3%~1.0%之间。由于土壤侵蚀与耕作熟化作用频繁交替进行,故土壤有机质和主要营养元素耕作层较高,以下层次陡降。据统计,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在剖面散播点符合指数回归方程:这与灌淤土有机质在剖面分布有质的差异,黄绵土的剖面始终处于剥蚀、生土熟化交替进行之中,常常是剥蚀占主导作用;而灌淤土的灌淤熟化层处于迭加赠厚的过程,并有深厚的灌淤熟化层。(4)黄绵土矿物全量组成,剖面分布均一:黄绵土各种元素在地理分布上,SiO2,Na2O含量由北向南递减,而Al2O3,Fe2O3,CaO,MgO则由北向南增加。在剖面上,各种元素上下均没有明显的变化,与黄土母质基本相似。黄绵土矿物化学组成是:SiO2 57%~67%,Al2O3 9.4%~12%,Fe2O3 2.8%~4.9%,CaO 5.7%~8.4%,MgO 1.6%~2.6%,TiO2 0.5%~0.7%。另外黄绵土粘土矿矿物是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并有一定量的云母。在剖面上表现为变化不大。黄绵土和灌淤土在剖面理化性质上表现是基本一致或相似的。从母质上说,都是黄土母质,但从搬运,堆积过程,熟化过程则完全不同的。黄绵土仍是受风力作用,搬运堆积而成的黄土母质,成土过程始终处于侵蚀与生土熟化交替进行,而灌淤土则受水搬运,淤积,灌淤与耕作交替,迭加使灌淤耕作熟化层增厚。

4.黄绵土的系统分类:在以往的发生分类中,黄绵土基本分为绵沙土,黄绵土和黄鳝土,但在归属於亚类,还是土属各自的分类有所争议。

5.黄绵土的改良利用:黄绵土具有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质松绵,通透性好,适耕期宽,土性温暖,升温快,适种性广。但是土壤贫瘠,肥力差;通透性好,但抗冲抗蚀性差,故土壤侵蚀强烈。黄绵土目前根本问题是耕垦指数高,土壤流失严重;投入少,用养失调。要控制黄绵土土壤侵蚀,保持水土,首先根据黄绵土的适宜性,从合理利用土壤资源,调整农林牧生产结构入手,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的方向是:修筑梯田,培肥改土,提高产量,退耕陡坡,发展林草,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和维扩农业生态环境。改良利用主要措施是:(1)修筑梯田:修筑梯田,在黄土丘陵区是建设基本农田的基本内容,它是控制水土流失,培肥改良土壤的根本措施,水平梯田可减少径流,泥沙、增加土壤水分,有机质等,可使粮食生产提高750~1200kg/hm2。(2)增减肥料,培肥土壤;梯田修好后。进一步提高黄绵土生产力关键是增施肥。培肥土壤;不仅要注意大量元素的施用及配比,而且也要注意数量元素的施用,目前锌、锰肥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果。(3)种树种草,保持土壤、发展牧业。种树种草,增加植被复盖度,都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黄绵土层深厚,为址根系豆科牧草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苜蓿、沙打旺是主要当家品种,在作物品种结构调整,生态效益的改善等方面都有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南系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研究协作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 中国科学院南系土壤所主编.北京:中国土壤.科学出版社,1978

3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所主编,黄土高原杏子河流域自然资源与水土保持.西安: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所贾恒义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9: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