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碘 |
释义 | 【碘】 拼译:Iodine 一般说来,液体要受热才变成气体,至于在受热时不经过液态阶段而直接变成气体的固体,那就更少见了,这种变化的一个明显例子是固态二氧化碳,它外表像冰,但比冰冷得多。众所周知,它在变成气体时是不融化,不形成流体的,因此,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做干冰。还有几种物质在受热时的表现像干冰,其中之一是碘。大家都知道,碘在洒精与水混合液中的浸剂——碘酊(碘酒),酊剂是指各种药物在酒精中的浸出液,它的拉丁文名称是tinctura,该词源于动词tingere,意思是染色,染上深色。碘酊的颜色是紫红色,但碘本身在室温下是钢灰色的结晶。如果在试管底放一小块碘晶体,然后慢慢对它加热,那么碘不熔化,它将直接形成紫红色的蒸气,在试管上部的冷却部分重新形成灰色的结晶。这种现象叫做升华——sublimation。在拉丁文中,limen表示门框上的横木。当罗马人在家里点炉子时,烟将从那根横木下冒出户外,烟灰、烟油等将积在那横木下,前缀sub意即“在……之下”。因此,由它们组合的词sublimation就形象地表现了固体直接变成气体,后者再上升,在横木上沉积下来的过程。1811年,法国化学家贝尔纳尔·库尔图阿首先观察到碘的紫色蒸气。他不是职业化学家,却是一家制造肥皂及硝石的小工厂主。他需要将海带灰的水溶液用大锅熬干,从中提取原料,但在这样做时,铜锅的底很快被腐蚀穿。为了保护锅底,库尔图阿就往锅里加进各种物质,于是偶然发现,当用氯气进行处理时,将出现一种未知物质的浓重的紫色蒸气。有一天,那紫色的气体产生得太多了(可能是他往锅里加入了过量的硫酸),在锅的上方突然形成了灰色的结晶。他就这样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学名iodine(碘)是1813年由法国化学家益吕萨克给起的,那元素的蒸气为紫色,在希腊文中用iodes表示“紫色的”,这就是它被赋名为iodine的原因。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