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智力低下
释义

【智力低下】
 

拼译:mental retardation(MR)
 

又称精神发育迟滞和智力残疾等,患者面广人多,遍及全世界。它给国家、社会、家庭和本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MR残疾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尽快教育和治疗,减轻和改善MR儿童在生理、心理上的功能障碍,逐步达到康复的目的,为他们重返社会、参与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创造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对于MR儿童的关注和研究,始于18世纪末,法国伊达(J.M.G Itard,1775~1838)采用一些着重于感官和语言的教育方式训练1名在阿维龙森林里长大的MR儿童,使其身心发展获得某些进步。他的训练方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到19世纪,法国雪康(E.D.Sequin,1812~1880)从事“白痴”的研究,生理学教育方法可以改善“白痴”的社会生活能力,他的教育成果改变了“白痴不可教”的陈腐观点。与此同时,瑞士葛更比尔(J.J.Guggenbiihl,1816~1863)开办了疗育院,收容MR儿童,通过运动和感官训练,使他们获得了进步。受他的影响,19世纪末,法国、英国、瑞士和美国等国先后开设了MR儿童学校及收容所。开始对MR儿童进行教育和训练。然而由于受到“优生学”和社会高度发展结果的影响,又兴起了“白痴隔离论”,而以隔离和绝种代替训练和教育。但意大利玛丽亚·蒙特梭利(Montessori)仍继续从事MR儿童教育方法的研究。提倡要提高弱智儿童在单独自由行动中的主动性,须用感觉和肌肉训练来促进精神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众所周知的“蒙特梭利教育法”。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人道主义、人权主义和民主思潮的影响,对MR儿童由隔离逐渐转变为教育和治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英和瑞典等国开始为MR儿童立法和实行义务教育。并对MR的病因、流行病学和诊疗进行了研究。特别是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精神发育迟滞者权利宣言》,进一步堆动了MR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诊断标准 70年代以前,以IQ<70作为MR的诊断标准。1973年,美国MR协会(AAMD)指出:“MR是指正在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1978年,美国的Mastenbrook用韦氏儿童智力量(WISCR)检测出300个IQ在50~70之间的儿童,其中伴有社会适应性行为(SAB)缺陷的(得分低于两个标准差)不到35%,符合上述定义的只有100人。也就是说,单纯通过IQ来诊断的轻度MR儿童有2/3社会生活能力是正常的。因此,AAMD提出的定义被国际广泛采用,并趋于统一。即:(1)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即IQ低于人群值两个标准差(IQ(70~75);(2)适应能力不足,即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务有明显缺陷;(3)表现在发育年龄,一般指18岁以下。此3条缺一不可。WHO1983年采纳了这一定义,1985年又作了强调。

MR分度 按照AAMD1983年分级标准。根据IQ值、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行为分为:轻度MR,IQ50~55到70~85,SAB轻度缺陷,通过特殊教育,可获得阅读和计算能力,约占MR的80%~85%;中度MR,IQ35~40到50,SAB中度缺陷。通过训练,可获得手工技巧,约占10%;重度MR,IQ20~25到35~40,SAB重度缺陷,能受益于系统的习惯训练,约占3%~4%;极重度MR,IQ<20~25,SAB极重度缺陷,对腿、手、颌的技能训练有反应,约占1%。临床上一般统称为轻度(IQ70~50)和重度(IQ<50)。后者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学病损。

MR的现患率 因各地区民族、文化、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不同,所以现患率的可比性较差。

1.总现患率:根据WHO1985年报告,现患率在一般人群中为30‰,若加上SAB缺陷这一标准,现患率约为10‰~20‰,中国1988年全国0~14岁普查,现患率为10.7‰。其中城市为7.5‰,农村为14.6‰。WHO1985年报告,在发达国家中重度MR(IQ<50)为3‰~4‰。轻度MR(IQ50~70)为20‰~25‰。不发达国家更高。

2.性别、年龄现患率:一般男略多于女,约为1.5~1.8∶1。可能与X性联锁遗传仅男性发病有关。国外报道以6~10岁组最高,国内报告9-12岁组最高。常因学习成绩落后而被发现。

评估方法 要求选用比较好的方法,并要做好本地区的标准化工作。

1.智力测验:目前国内外比较公认的方法有:筛查:丹佛智力筛查试验(DDST)适用于0~6岁;绘人试验,适用于3~14岁。中国有北京儿保所的50项智能发育筛选测验。诊断量表:(1)盖塞尔(Gesell)发育量表,适用于4周到3.5岁,计算发育商(DQ)。现认为贝利(Bayler)量表比盖塞尔量表好。(2)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儿童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4~6.5岁。(3)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适用于7~18岁。

2.SAB测验:中国湖南医学院和北京医科大学均引进国外量表作了标准化。

MR的病因 MR的病因非常复杂。涉及的范围广泛,现今只了解部分病因。尚有很多病因不明。

1.出生前因素:(1)遗传因素:主要是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近年来发现很多MR是由于脆性X综合症,染色体微缺失综合症、环状染色体综合症和先天性畸形综合症等引起。(2)颅脑畸形和宫内获得性疾病:主要为母孕期病毒(风疹、疱疹、巨细胞病毒等)和弓形体原虫等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妊高症、内分泌和子宫疾患等,以及服药、吸烟、酗酒、暴露于高铅环境和X线照射等化学物理因素的损害等。(3)母子基因型不合:RH阴性的母亲怀有RH阳性的胎儿时,由于基因不合,而引起脑组织损害。

2.出生时因素:多见于宫内外窒息,产伤和颅内出血等。

3.出生后因素:主要见于各种脑炎和脑外伤等疾病后遗症。严重营养不良、感觉剥夺和心理社会因素低劣等。

4.不明原因:国外报道占重度MR20%~53%,国内报道12.79%~23%。

MR的康复治疗:主要是教育和训练。

1.一体化教育:从70年代开始,大多数国家将MR儿童安排到普通儿童学校里一起受教育,并由一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利用适当的教材,为MR儿童提供个别辅导。对轻度MR较好。

2.特殊教育机构:如弱智学校、弱智幼托班和职业训练班组等从18世纪开始,一直沿用至今。中国1979年开始实行。适用于中重度。

3.Poreage早期教育训练方法:是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早期教育程序。对Down’s综合证效果最好,对孤独症有效。1969年在美国Partage地区开始试行,1975年在美国推广普及。现已有世界、亚洲和许多国家地区的Portage协会。

4.社会康复:MR儿童是社会的1分子,生活在社区中,他们既需要家庭和学校给予的教育和训练,也需要社区的积极支持,协同为他们开展各项有益的康复服务。

5.行为矫正法:由心理学家、言语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和医师协同,用该方法训练MR儿童的自理、社会适应和学习能力。

6.医药康复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常用脑活素、喜得镇和脑复康等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以及维生素E、叶酸、微量元素锌和中药等治疗,效果均不肯定。对MR伴矮小、孤独寡言、少动,无甲亢家族史,心率在正常范围内可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片,学龄期儿童每天不超过20mg。对MR伴有多动可加用氟哌丁醇、泰必利和安坦。MR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可以用乙酰谷酰胺肌注,每周1次,以50mg开始,逐渐加到250mg1次。对口、眼、四肢畸形和肌张力增高可予理疗、体疗和相应的外科手术矫治。弱视者要配眼镜,弱听者要及早配带助听器。用时要加强营养。

因为MR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所以今后的主要研究是病因、预防和治疗。因为只有弄清病因后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所以产前诊断和终止妊娠来预防MR的出生,以及生后防治其他疾病来预防智力残疾的发生等,为MR工作的上策。对已发生MR的早期诊断和康复,以及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久来、杨正修撰;朱子杨审)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5 14: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