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土壤盐渍化问题
释义

【土壤盐渍化问题】
 

世界各地还有相当面积的盐碱地未得到改良和利用,而且随着全球灌溉面积的增大,土壤次生盐渍化有日趋加重的趋势。根据已有的经验,至少有50%的灌溉土壤发生过次生盐渍化。

当前研究盐渍化的重点

1.盐渍土改良措施的研究:着重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改良盐渍土的方法。主要特点是:(1)重视综合改良。中国专家在讨论江苏省盐渍土改良问题时指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要与河流流域的开发整治相结合,土壤改良应以调节水、肥、盐为中心,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农业经济体系,在有水源条件的地方改旱作为水稻。匈牙利专家通过对中欧及东欧地区盐渍土的研究,提出灌溉冲洗、施用化学改良剂和种稻改良三结合的综合改良措施。罗马尼亚学者提出以排水为主的综合措施,在水源充足的地区种植水稻及实行水旱轮作;在作物生长季节则重视耕作措施,以调控土壤剖面盐分状况。(2)多途径改良利用。印度土壤学家研究在高钠质土地区采用植树改良的办法。在许多论文中都提到种稻改良盐渍土的问题。在含盐较重的盐渍土地区,由于地势低洼,排水困难,不宜旱作,而种稻则可降低排水标准,还可以边改良边利用。匈牙利、罗马尼亚、前苏联、泰国、中国都在大面积盐渍土上种稻,取得良好的改土增产效果。(3)探索新的改良方法。冲洗、排水、增施有机肥料及一些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农业耕作措施,已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改良方法。但是冲洗、排水措施的应用中尚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由于灌溉水资源日趋紧张,冲洗所需的水往往不易满足;而排水排盐又常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盐水排入河流,势必将增加河水的盐分,从而影响灌溉和城市用水。因此,从生态和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必须研究新的改良方法。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了向土壤中注入聚丙烯酸脂溶液,与土壤作用后形成约0.5cm厚的不透水层,从而可减少下层土壤的水分蒸发,减少盐分随毛管水蒸发向表土累积。他们还对不透水层形成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伊拉克土壤学家研究了将沥青混入表层5cm土层中,然后进行冲洗,可提高土温1.3~2.3℃,从而提高盐分的溶解度,提高淋洗效果。此外,将原油加入冲洗水面,可以减少淋洗水的蒸发损耗并提高水温。

2.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的研究:I.Szabolcs指出,引起土壤盐分积累的主要因素是水盐在土壤剖面及其周围环境中的运动。研究土壤中水盐运动规律,不仅是定量评价灌溉水质和确定灌溉水量的关键,而且对于阐明盐渍化和脱盐过程也十分重要。罗马尼亚土壤及农业化学研究所的研究资料认为,盐分的水平运移主要受地下水运动的影响,其垂直运动则主要受上升土壤毛管水的影响。由于盐分的水平的和垂直的再分配,产生对土壤水分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特性的影响,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瑞士土壤和水管理研究所,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对地下水位埋深较小情况下土壤盐渍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资料表明,在夏季,大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其差额约为300mm,这部分水量要依靠地下水的上升毛管水来平衡,因而导致盐分随上升毛管水向耕层的累积。为使盐分不向耕层累积,需将毛管水上升运行速度降低到1mm/d,为此,就要将地下水埋深控制在3~5m,这不仅在排水技术上存在困难,而且所需要的投资也大。其实,适当加大灌溉水量,也可以达到平衡差额水量的目的。由此可见,通过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的研究,可以提出更为合理而经济的土壤改良措施,同时也为土壤盐渍化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及基本资料。

3.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预测预报研究:由于灌溉事业的发展而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预报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南非水分研究委员会研究了利用数学模型预报河流筑坝后灌溉回归水中盐分离子组成可能发生的变化,对灌区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了重要作用。

4.合理调节土壤水盐动态的最佳灌溉制度研究:排水措施在防治土壤盐渍化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灌溉,排水将事倍功半。采用合理的灌溉制度,可以促使土壤脱盐并向着不断提高肥力的方向发展。反之,如灌溉措施不当将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灌溉制度最佳化的研究。一些国家的专家认为,对于弱盐渍化的甚至中等盐渍化的土壤,完全可以通过采用合理的灌溉制度调控土壤盐分状况。

土壤盐渍化研究的展望

1.利用新技术: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数学模型和电子计算技术研究土壤中的水盐运移规律。在其初始阶段,只是对一些简化了的现象作些定量的研究,后来则对较复杂的现象进行描述。许多国家在研究工作中均利用盐分传感器、电磁感应电导仪等新的测试手段。可以预计,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出现,从而进一步推动土壤盐渍化研究的发展。

2.探寻新的改良方法:自前苏联土壤学家于30年代提出治理盐渍土的排水观点以来,多数国家都围绕着排水措施进行盐渍土防治的研究,在一些地区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某些条件下,采用排水措施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因此,探寻新的改良方法将是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

3.与农业生态和环境保护研究密切结合:土壤盐渍化的防治与农业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密切相关,采用任何一种防治措施都必须同时考虑创建良好的农业生态体系和有利于环境保护。

中国处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带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2以上,土壤盐渍化问题一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并继续组织大批科技力量进行盐渍土调查和盐渍土发生演变和防治措施的研究。特别是50年代末,由于大面积发展灌溉而引起的次生盐渍化的出现,更引起国家的重视,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在综合防治土壤盐渍化、土壤水盐动态和次生盐碱化预报等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还应该继续不断地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结合具体情况,把土壤盐渍化问题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尤文瑞教授、赵其国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6/26 19: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