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唐三彩与曜变三彩
释义

【唐三彩与曜变三彩】
 

唐三彩属于低温釉陶系统,釉色以黄、绿、褐三色为主,因兴盛于唐,故称唐三彩。这一杰出的陶瓷制品,造型生动、种类繁多,除日用器皿之外,还有大量的人物、动物等雕塑艺术品,色泽艳丽,在中国陶瓷史上和工艺美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曜变三彩是在保持唐三彩原有色泽不变的基础上,添加了别具一格的异彩,即随着入射至釉面的光线,角度变化,可在原有釉面上闪耀出红、蓝、紫等彩色光晕,形似彩虹。为了宣扬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很有必要对唐三彩与曜变三彩的发展过程、生产工艺、胎釉的基本组成、以及曜变形成机理进行系统性研究。

唐三彩在长期以来,几乎没有什么文献谈到过,在学术研究上更不为人们所认识。1899年当陇海铁路的工程修到洛阳附近,挖开了一批古代墓葬。在唐代墓中出土了为数众多的三彩陶器和俑人形象。引起了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重视,外国人也出重金购买,唐三彩于是蜚声于文物界。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国家文物部门和考古研究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科学发掘和研究。在中国陕西、河南、甘肃、长沙、常州、扬州、安徽、山西、辽宁、湖北、湖南等地墓葬中陆续发掘出了大量的唐三彩。研究者根据各个地区出土的考古资料,认为对唐三彩在唐代的发展过程可分为3期:第1期,唐高宗的中期或稍早至武则天时期;第2期,唐中宗到玄宗时期;第3期,中唐至唐末。比较起来,第1期三彩器物的制作不很发达,数量少、品种单调。第2期是唐三彩最兴盛的时期,三彩器物在贵族官吏中普遍使用,墓葬出土的数量很多。第3期很明显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力衰落,三彩明显减少,即为唐三彩的尾声。唐三彩的作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俑和动物俑及随葬冥器,即天王、武士、文官、贵妇、少女、待女、马、牛、驼、虎、羊、车、房屋等。一类是器物,即壶、瓶、罐、盘、碗、香炉、枕、日用生活器皿等。釉陶与唐三彩在釉料里掺有大量的铅这一点是相同的。但是,它与唐三彩还有很多不同之点。汉代釉陶为普遍红色胎器皿,制作粗糙、釉色单一、厚度大、流动性差,而且为一次烧成工艺。而唐三彩的胎体用白色粘土制成,釉色多、制作精细、品种丰富,且采用两次烧成工艺。到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烧制唐三彩的窑址仅有两处,一处为河南巩县,一处为陕西铜川黄堡。

70~90年代,根据唐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概况和出土的唐三彩实物,综合分析认为唐三彩是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两次烧成的生产工艺。胎体是用单一粘土原料制成的SiO2,含量在65%左右,Al2O3含量在25%左右。成型方法有轮制和模制两种。属生活器皿的为轮制,动物及玩具类为模制。装饰方法有刻花、贴花、印花、捏塑等技艺。施釉方法,有点描、浅描、泼撒、笔涂等手法。胎体素烧温度范围为1050~1150℃,吸水率在13%~18%之间。胎体主要是由显微鳞片状云母粘土组成,砂状结构明显,石英少,有柱状莫来石晶体。釉料组成,Pbo含量在55%左右、SiO2含量在30%左右、Al2O3含量在4%~10%之间。起初,梅健鹰(1979)、张福康(1980)、李知宴(1980)分别在不同的论文中指出唐三彩属于PbO-SiO2二元系统。后来李国祯等1982年在“唐三彩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新的观点,古唐三彩釉料组成属于PbO-SiO2-Al2O3三元系统,乾县现代唐三彩釉料组成属于PbO-Sioz二元系统。釉烧温度范围为900~1000℃,釉层厚度在0.12~0.15mm之间,釉中气泡少,裂纹不明显。唐三彩的各种釉色,是利用Fe、Co、Cu等过渡金属氧化物着色及控制同一金属呈氧化物的不同的含量而获得的。其中,Fe可呈黄、棕、褐色,Cu呈绿色,CO呈兰色。釉色稳定程度是由釉中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多少,及烧成温度的高低等因素所决定。1985年关宝琮等在《辽三彩的研究》中,也提出了辽三彩属于Po-SiO2-Al2O3三元系统,同时指出辽三彩胎与釉之间施有一层质细、色白的化妆土,釉色只有黄、绿、白3种。1991年李青海等在唐三彩研究的基础上,对曜变三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用电子探针、X衍射等现代化测试食仪器,对唐三彩和曜变三彩标本进行了全面测试,进一步证实了唐三彩和曜变三彩古胎中,均含有莫来石晶体,而且致密度大,吸水率低,机械强度高,胎釉结合性好。经过反复的仿烧试验,曜变三彩的生产工艺和有关控制参数已全部掌握,使产品的成品率可达100%。同时指出了胎体的化学组成对曜变形成无关,釉料化学组成和烧造工艺对曜变三彩的形成是起主导作用的。由试验得知古曜变三彩,是以木材为燃料,用还原气氛为强制介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适当时间的还原处理,让其金属氧化物发生价态变化,而破坏高铅玻璃的特殊网络结构形成二聚物玻璃出现曜变,这种方法对烧成技术要求特别高,故成品率很低,因而限制了这一罕见之物的广泛推广。研制中借鉴此原理,用几种具有很强断键作用的氧化物,及具有能促进金属离子变价的氧化物,配成一种强制剂,施在产品釉面上,再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适当时间的处理,便可得到理想的曜变三彩成品。由釉料的X衍射曲线可以看出,半高宽2θ=7.4°~8.0°时曜变现象最明显。当半高宽2θ=6°时无曜变现象。因而从宏观上看,生产过程中如何增大半高宽2θ的角度,是促进曜变生成的关键之一。但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和曜变形成的机理还未得出确切结论。

曜变在低温釉中和高温釉中各自的形成机理,是陶瓷领域国内外研究者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1981年日本列为国宝的“曜变黑色釉瓷器”,1984年重庆博物馆在南岸区涂山附近发掘出的宋代“曜变棕色釉瓷器”,198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铜川黄堡窑址发掘的“唐代曜变三彩”,均属80年代世界范围之内才发现的罕见之物。利用现代测试仪器和试验手段,在不破坏原样的前提下,对“曜变”形成机理研究会有所突破,并能探索出一条完整的让“曜变古瓷”重现的生产工艺。

【参考文献】:

1 梅健鹰,等.文物,1979,2∶55

2 李知宴,等.考古与文物,1980,1∶108

3 张福康.硅酸盐学报,1980,1:9

4 付永魁.景德镇陶瓷中国古陶瓷研究专辑,1984(第2辑),126

5 禚振西,等.文物,1987,3∶23期P23

6 李青海,等.中国陶瓷,1991,4∶57

(陕西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李青海、陈乃鸿撰;禚振西审)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5: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