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消化道内镜 |
释义 | 【消化道内镜】 内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光源、导光材料、照相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子工业的发展,使内镜的发展速度加快。内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即古老的硬式胃镜、半可曲式胃镜、纤维光导胃镜、电子和超声胃镜。 1868年,德国Kussmaul创制了第1台硬式食管胃镜。1932年,Wolf和Schfndler在前人不断改进的胃镜的基础上共同研制成一种半可曲式胃镜,它由近端的硬性部件和远端的软管部件组成。1940年,Kenamov在半可曲式胃镜表面贴附管道以进行活组织钳取。10年后,日本在此基础上制作了胃内可摄像的胃镜,从此胃镜具备了多种功能。1975年,Hirschowitz利用玻璃纤维导光进入纤维光学新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纤维内镜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并日趋完善。尤其70年代以来,在品种和质量方面取得更大发展。如品种方面,有观察整个上消化道的全能胃镜,还有食道镜、十二指肠镜、子母镜、小肠镜、结肠镜、乙结肠镜,双孔手术镜等;在质量上均能达到广角视野及大弯曲度,基本上消灭了观察盲区,而且在送水、送气、吸引、摄像方面实现了自动化,为适应治疗需要,还配套了各种手术器械;在光学方面主要减少了单位纤维的直径,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信息量,提高了解像能力,达到插入部的管镜“细径化”,操作部“轻量化”;为满足治疗和机能检查的需要,内镜管道由单孔到双孔,孔径由小到大。随着科技发展进入电子信息年代,系列电视图像显示仪、电子内镜、超声内镜相继应运而生,尤其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取消了纤维光导传像,代之以CCD光敏感集成电路摄像系统,完全改变了内镜的本质。此型内镜影像质量好、图像清晰、光亮度强,能动态录像。超声内镜是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是以微型超声探头安装在内镜顶端的一种新型内镜,它既可以观察消化道粘膜病变,又可通过超声扫描了解各层胃壁改变、病变深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以及淋巴结探测;对胰腺、总胆管末端、胆囊病变探查,比体表超声扫描更为清晰,解决了目前临床上尚无其他方法能解决的深部探查问题。目前使用的超声内镜有线阵式的和扇形扫描的两种类型,各具特点。然而,它也存在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视野小、镜身粗、探头活动范围小等。系列图像显示仪是在纤维内镜镜头上安装电视录像系统,它既可目视,又可在荧光屏上观察。电子胃镜、超声胃镜及系列图像显示仪彻底改变了内镜只能供一人观察、用目窥视的传统“内窥镜”模式,更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中国在1966年开始研制纤维内镜,1973年生产第一代国产纤维胃镜。此后,相继生产出专用食管镜、胃镜、结肠镜、双孔道内镜及彩色电视传像系统等多种规格内镜,国产内镜尤其是胃镜已普及到县、区级医院,甚至乡一级医院。展望未来,超声内镜、电子内镜将有更大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价值,最终将超过普通纤维胃镜的应用。期待不久的将来国产电子内镜、超声内镜的诞生。对于以往使用“内窥镜”、“内视镜”、“内腔镜”等名称,很不统一,随着新型内镜不断开发,已生产不用“窥”的电子、超声等内镜,从单纯的“窥”发展到治疗、功能检查。因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建议一律使用“内镜”一词。上消化道内镜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治疗和功能检查3个方面。诊断方面:通过胃镜观察空腹胃的粘膜变化及各种病变;或者用美蓝、刚果红等使粘膜进行着色,然后根据粘膜着色程度的不同,取异常着色粘膜进行组织检查,提高粘膜不同病变的诊断率,其中尤其是胃的小癌、早癌的诊断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解决了临床上用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病变的诊断问题,如出血性胃炎、食道贲门撕裂症、胆汁返流性胃炎、幽门螺旋菌的检测等,只有通过胃镜检查才能得以确诊。对于胃癌的诊断,主要是要研究通过胃镜检查如何提高对小胃癌、早癌、微小胃癌、一点癌的检出率。超声胃镜的应用更提高了对胃癌与周围组织脏器关系的识别,增进了对周围淋巴结肿大情况的了解,为胃癌、食管癌的手术切除可能性提供依据,对胆囊隆起病变具有鉴别诊断的可靠性。胃镜随访是防癌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炎以及胃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等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对这类病例可结合免疫组化,通过胃镜检查作长期随访。治疗方面:通过内镜进行各种治疗,使患者免于剖腹痛苦,是当前内镜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今后研究和开发新疗法的主要方向。上消化道出血经内镜用高频电凝、激光、微波、局部喷洒中西药液以及局部注射无水乙醇、肾上腺素、高渗盐水混合液(L-HS-E)等治疗方法已普遍开展,并取得明显效果。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硬化止血是当前较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而且可重复进行。硬化剂除常用的5%鱼肝油酸钠外,中国有报道用改良的中药硬化剂“消痔灵”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取得一定疗效。内镜下息肉摘除已基本代替了手术治疗,目前应用的主要有高频电凝电切、微波、激光、无水酒精注射等。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贲门狭窄的,国内外均已开展,通过高频气化、激光气化和HPD光敏、气囊扩张等方法使狭窄部位取得再通效果。摘除胃内异物国内已普遍推广应用,并创制了多种小巧器械,提高了异物摘除的成功率。值得重视的是对不宜手术的中晚期胃癌者,经内镜注射抗癌药物取得了近期疗效,为治疗中晚期胃癌开辟了新的途径。良性肿瘤经内镜摘除国内已有成功报道,如平滑肌瘤、纤维瘤、脂肪瘤等。功能检查:胃肠道功能障碍性疾病国内并不少见,且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通过内镜作胃肠功能检查,明确了一些因胃肠道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如提出了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概念,给临床诊断、治疗开创了新局面。经内镜穿刺电极描记胃基本电节律改变,认为胃电异常是一种与粘膜病变有区别的特定病变,称“胃电异常综合征”。其他如内镜下胃肌电图描记、食管内压测定、幽门前区测压等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应用于上消化道检查的内镜还有胆道镜、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临床应用于胆胰系统检查。硬质胆道镜由于质硬,操作不方便,且只能用在手术中,因而将被淘汰,为纤维胆道镜所取代。胆道镜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明视病变、鉴别病变。十二指肠镜主要应用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切开取石、内镜下Oddi括约肌压力测定。胆道镜与十二指肠镜的应用无疑能使胆道、胰腺的诊断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是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B超、X线胆道造影等不能与之相比的。Oddi括约肌压力测定结果表明,胆系结石和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均有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胆囊压力测定结果提示,当胆道压力超过2.4kPa时,胆汁细菌将胆道逆流到血液,造成菌血症。这些研究结果为胆石形成、胆囊切除后右上腹痛以及胆道感染并发败血症等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胆道镜在外科治疗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开创了胆道外科新局面。腹腔镜过去主要用于诊断,自从光导纤维腹腔镜问世以来,其应用已不再限于诊断,更多的是应用于治疗。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80年代末兴起的一项新疗法,曾风靡欧美,被誉为是腹部外科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近年来,中国已有云南等地相继应用,并取得了成功,它具有切口创伤小、痛苦轻、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将带动一大批腹部手术的改进。超声波与腹腔镱的结合,将给腹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带来无限广阔的前景。下消化道内镜有小肠镜、结肠镜(电子、纤维)等。目前中国仅有少数医院拥有小肠镜,且使用率极低,这可能与小肠部位疾病发病率低、纤镜操作技术要求高掌握较难有关。临床普遍使用的结肠镜为最简便的硬式Hirsechmam内镜。光导纤维在硬管式乙状结肠镜的应用,代替了普通光源,使内镜光亮度及清晰度明显提高。虽然该镜的观察深度仅限于结肠、乙结肠,但它能观察到结肠病易发肠段,故仍受临床医师的欢迎。纤维结肠镜有短、中、长等不同规格,除短型的不能达到回盲部外,其余均能达到回盲部,甚至进入末端回肠,具有与纤维胃镜同样的功能,即治疗、诊断的功能。从内镜单纯用于诊断到向多功能转变和发展,在临床上虽已取得显著效果,尤其在治疗及功能测定方面,但仍然有许多项目尚待开发和改进。总之,内镜的发展前景宽广。【参考文献】:1 周岱云,等.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临床应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12 周岱云.中华消化杂志,1988,8(2):633 周殿元.中华消化杂志,1988,8(2):644 张齐联,等.中华消化杂志,1989,9(2):2145 曹忠铭,等.中华消化杂志,1989,9(4):2046 莫剑忠,等.中华消化杂志,1990,10(2):907 于皆云,等.中华消化杂志,1990,10(2):1068 吉本英夫,等.中华外科杂志,1991,29(4):2179 王秋生,等.中华外科杂志,1992,30(2)7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陈慎实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