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消渴的研究进展 |
释义 | 【消渴的研究进展】 消渴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和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糖尿病多属于此范畴。消渴病的发生与社会环境、生活水平、七情(精神)内伤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为消渴病病程长,可发生波及全身各系统甚而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所以医者有“消渴未必可怕,并发症实属可畏”之说。据文献记载秦始皇、刘邦都是因患消渴而亡。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故防治消渴,已成为中国医疗保健的重要课题之一。 消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其为“消瘅”,对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主症有明确记载。隋代甄立言《古今录验方》将本病定义为“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消渴病也”。至张景岳分消渴为上、中、下三消:“上消者,上焦病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乃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中消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而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对于消渴的病因病机,前人认为与饮食不节、情志刺激,久服丹石有关。如《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孙思邈《千金方》云:“凡积久饮酒,没有不成消渴者”。刘河间《三消论》指出:“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之所成也”。古代中国常有为养生延寿服食金石丸丹者,久而中毒成为消渴,如隋·巢元方提出消渴是因为“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而成。古代医家对消渴的并发症也论述颇详,指出消渴病人“目下有卧蚕(指水肿)”,“肌肉不仁,发为肉痿”,“其病多发痈疽”等。《河间六书》还指明消渴多变盲目疾。关于消渴病的治疗,前人强调精神、饮食、运动、药物疗法并举,要节喜怒,薄滋味,戒嗜欲。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而后食”。唐代孙思邈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消渴病人应注重饮食疗法的先驱。在药物治疗方面,《千金方》收载治消渴方剂52首,其中以花粉、麦冬、生地、黄连等清热生津之品居多。金代刘河间则以三消燥热说为依据,补充发展了用寒凉药治疗消渴的经验。明代医家或重益气,或重补脾,或重固肾,丰富了消渴病的治疗方法。清代医家吸取前人精华,治肝、治脾独有所创。前贤论述为我们今天研究消渴病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近代中医学研究消渴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五个方面:(1)饮食不节,积热伤津。(2)情志失调,化火伤阴。(3)禀赋不足,五脏柔弱。(4)房劳过度,肾精亏损。(5)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消渴的病理主要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而阴虚则贯串消渴病的始终。其病位虽与五脏有关,但主要在肺、胃(脾)、肾三脏。临床所见,虽肺燥、胃热、肾虚相兼出现,但肾虚是消渴病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消渴的证治分型,从症状之差异可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以烦渴多饮为主症,多由肺热津伤所致,治宜清热生津,选用白虎加人参汤;中消以消谷善饥、大便干结为主症,多由胃火炽盛所致,治宜清胃泻火,选用玉女煎加味;下消以小便频多为主症,常因肾阴亏虚所致,治宜滋阴补肾,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根据其病因病机可分为4型:肺胃燥热型者:主症见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身体消瘦,舌红少苔,脉滑数,治宜清热生津止渴,方选白虎加人参汤加味。气阴两虚型者:症见口干喜饮,倦怠乏力,自汗盗汗,腰痠膝软,小便频多,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方以生脉散加味。肝肾阴虚型者;症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膏,头昏耳鸣,多梦遗精,皮肤干燥,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治宜补益肝肾,方以六味地黄汤加味。阴阳两虚型者:症见小便频数,甚则饮一溲一,手足心热,腰膝痠软,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阴阳双补,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味。消渴日久,常兼挟血瘀、气滞、痰湿、湿热、热毒,出现坏疽、雀目、耳聋、劳痠、痈疽、泄泻、水肿、肢体麻木、虚脱等并发症,治疗或活血化瘀,或理气化痰,或清热解毒,选用相应的方药。80年代以来,中医学者对消渴病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故前贤施今墨的“降糖对药”临床屡验不爽,以苍术配元参、黄芪配山药,辨证与辨病结合疗效满意。祝谌予教授师承施今墨,对消渴的治疗颇有造诣。祝氏在清热滋阴的同时强调治脾,认为脾主饮食的消化吸收,而血糖乃饮食水谷所化之精微,若脾失健运,血中之糖(水谷精微)不能输布脏腑,营养四肢,蓄积而从小便排出。祝氏认为治疗消渴病健脾补气实为关键,其基本方为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生熟地、麦冬、党参、五味子、茯苓、五倍子、生龙牡。活血化瘀药在消渴病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在清热、益气、养阴的同时配伍活血化瘀之品,不仅能减轻“三多”症状,对于各系统并发症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常用药物如丹参、红花、泽兰、三七、当归、赤芍、川芎等。结合消渴病的实验室研究,近年来涌现出大量新方药,如消渴平片,滋肾溶精丸、降糖丸、消渴1号、消渴Ⅱ号、加味桃核承气汤等,并通过现代药理研究筛选出既有显著降糖作用又能综合调整人体代谢的药物,如人参、黄芪、云苓、花粉、知母、生地、黄连、芍药、麦冬等。近年来对消渴病的研究从理论到临床、从深度到广度都有很大的突破和进展,但就现状来看,尚有待深入。展望未来,消渴病的研究应立足于中西医结合,师古而不泥古,创新又遵经旨,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际,运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使消渴病研究走向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探索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制定全国统一的辨证标准。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进行实验研究,力求实验指标与辨证分型相统一。进一步加强复方和单味药的筛选以及药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炮制,并进行制剂药理的研究,寻求防治消渴病及并发症的有效方剂,改进剂型,以便消渴病人长期服用。加强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目前这项工作已作为世界糖尿病研究的重点课题,虽然我国学者采用活血化瘀方法防治消渴病并发症已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今后仍为中医药研究的主攻方向,有待于进一步努力。【参考文献】:1 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22 李育才,等.辽宁中医杂志,1985,12∶2~33 李育才.辽宁中医杂志,1985,2∶14~164 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2(1)∶475~4865 马坤范.河南中医,1990,2∶27~286 刘冰.全国第2届消渴病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1~3(山东省德州地区人民医院蔡丽慧主治医师撰;陈炳元审)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