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原子核的壳层模型 |
释义 | 【原子核的壳层模型】 拼译:shell model of nucleus 1932年,海森堡和伊凡宁柯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合称核子)组成后,人们开始考虑核子在原子核中的具体结构,数十年来,先后提出了气体模型、液滴模型、壳层模型、综合模型等理论,但仍没有一个让人感到十分满意的模型,这里介绍一些壳层模型的情况。1930年前后,大量事实显示出一条规律,质子数Z或中子数N等于下列各数:2、8、20、28、50、82、126之一时,原子核特别稳定,称这些数为幻数。联系到由于存在壳层结构,核外电子数在2、10、18、36、54、86等数时,原子特别稳定。于是,有人设想原子核内部也可能存在着某种壳层结构,但在此后的十几年中,这一学说未获足够事实的支持。1949年,迈耶夫人(Mayer)和詹森(Jensen)用原子核壳层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幻数的出现规律,并解释了能级相对集中的现象,其后的物理学家提出核力是短程力,即只有当粒子之间相距很近时才有相互作用,因而核内无中心体,核子可以相当自由地运动,为这个模型提供了更多的根据。壳层模型适用于核子数接近幻数的原子核,相当好地解释了大多数原子核的自旋性质和对称性,但对某些原子核却不适用,且对原子核能级之间跃迁速率的计算与实验值相差甚远,因而,壳层模型尚不是让人十分满意的核模型。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