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预激综合征
释义

【预激综合征】 別名:

预激综合征
 

于1930年首先报道。1941年,Lerine等将其命名为“Wolff-paskinson-White′s Syndrome”,亦即“吾-巴-怀综合征”,简称W-P-W综合征。后来发现本综合征的发生原因是部分心肌提前激动,即心脏电子泵激动顺序异常,故现今称为预激综合征。

心脏传导系统的冲动从窦房结发出,首先激动心房,依次是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氏纤维,最后激动心室肌肉。若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着附加旁道时,心房激动后其冲动经过附加旁道提前传到心室肌,而较正常传导系统提前激动心室,这就是所谓预激。

附加旁道具有顺向传导和逆向传导性能,旁道能逆向传导时,正常传导系统的冲动传到心室,激动其肌肉,再通过旁道逆传入心房,形成环形运动的一条回路,引起折返性心律失常,亦即加速型心律失常;如旁道能顺向传导时,激动心房的冲动则通过附加旁道迅速传到心室,可由正常的传导途径逆传回心房,形成环形运动,亦即为加速型心律失常。前者为旁道逆传回心房,可直接打击和干扰窦性激动,引起RonP,亦可以导致患者猝死;后者为旁道顺传,可以直接打击心室易损期,造成RonT以致患者猝死。

目前已打破预激综合征为“良性综合征”的观点,它可以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旁道分类

(1)副房室束(肯特氏束,Kent′sBundle);Kent′s于1893年提出,副房室束是连接心房、心室之间的特殊肌纤维束,此束具有传导性能,可以单条或多条存在,位于左心房室环附近部位,亦可居于右心房室沟内,亦可左右心同时存在多条附加传导途径。Kent′s束一般长1~5mm,直径0.5~0.1mm,呈束样结构,传导特性类似浦肯野氏纤维,激动传导迅速,每秒2000~4000mm。

(2)曼氏纤维:(1)结室纤维,即房室结与心室之间有附加旁道。房室结激动可以顺此旁道直接下传心室肌,使该肌肉提前收缩。(2)束室纤维,即希氏束或左束支和右束支与心室之间存在附加传导径路,激动可以从希氏束或束支顺此旁道迅速下传心室肌,使该肌提前收缩。

(3)杰姆氏纤维(Jame′s Fibez):即心房与希氏束之间附加旁道,此纤维是由心房后结间束延伸,绕行房室结体部,终止于房室结下缘或希氏束。

以上几种附加旁道可以单独存在,亦可以同时存在,如肯特氏束单独存在,它可以表现为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图形,如杰姆氏纤维与曼氏纤维同时存在亦似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图形,如肯特氏束与杰姆氏纤维并存,为短P-R综合征,即L-GL综合征,如肯特氏束与曼氏纤维并存时,Mahaim氏纤维预激可被隐匿。Kent′s束存在时希氏束电图示H-V间期异常短,甚为零或负值。James束,在希氏束电图示A-H间期短,H-V间期正常。Mahaim氏纤维要希氏束、电图示A-H间期正常,H-V间期缩短,V波增宽。

心电图特点和分类

1.典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单独Kente氏型或James和Mahaim氏型)(1)P-R间期缩短(<0.12s)。(2)R波上升支起始部粗钝,为预激(Delta)波(δ波)。(3)QRS波群时间延长(>0.12s),但是P-J时间正常(<0.27s)。(4)有继发性ST-T改变。(5)分型:1945年,Rosenbaum′S将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简单地分为A、B两型,后由日本上田英雄又分出C型。A型又称一型,为最常见的类型(占54%),全部常规胸前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上。B型又称二型,为较常见的类型(占31%)。右胸前导联ORS波群主波向下,左胸前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C型又称中间型,为最少见的类型(占15%)。右胸前导联全部QRS波群主波向上;左胸前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

2.变异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1)Jaqmes型,即L-G-L综合征,短P-R正常ORS综合征,即1952年Lown、Ganong、Levine三氏评述、明确其特征和发病机理,称之为Jame氏束,希氏束电图A-H明显缩短(<60ms),心电图特点:P-R间期缩短(<0.12s);QRS波群正常,无预激波和继发性ST-T改变。(2)Mahaim氏型心电图特点:P-R间期正常(或P-R间期延长);R波的上升支有预激波;QRS波群间期延长(>0.12s);有继发性ST-T改变。

3.隐性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正常,是旁道伴单向传导阻滞之故,但保留逆向传导性能,容易发生狭窄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只有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测,方能证实本征。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鉴别诊断

1.ST-T改变:预激综合征的ST-T改变是继发性的,是心室内除极顺序异常所致。

2.A型与右心室肥厚:除P-R间期、QRS波群时间、δ波外,还有明显电轴右偏,V5~6S波加深。

3.束支传导阻滞束B型的心电图常误诊为左束支传导阻滞。

4.心肌梗塞:B型心电图中V1~3呈QS型似前间壁心肌梗塞的波形。C型心电图中V5~6呈Q波似侧壁心肌梗塞。

心电向量改变

1.各面(主要在横面)QRS环起始向量的光点密集,即预激向量。

2.QRS环时间延长(>0.10~1.2s)。

3.出现继发性ST向量及T环改变,T环与QRS环最大向量方向相反。

4.根据横面QRS环起始部分的预激向量方位,分为3型:A型:预激向量指向前左(Ⅰ象限),30°~90°间(0°~120°内)。B型:预激向量指向左后(Ⅳ象限),30°~-60°(多在25°之后)。C型:预激向量指向右前(Ⅱ象限),90°~180°间。

预激综合征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室预先激动的现象,比心电图更直接地显示异常旁道的位置。A型预激综合征超心动图显示与心电图上δ波出现的同时,左心室后壁心内膜呈异常过早地向前运动,而室间隔收缩正常;B型预激综合征,超声心动图显示在δ波出现的同时,室间隔出现异常地向后移位,紧接出现收缩中期向后移位,最后便是收缩末期的向左移位,这种运动与左束支阻滞患者在超声心动图下显相甚似。

预激综合征心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

1.体表心电图中P-R间期在希氏束电图分3期:P-A间期30ms(25~45ms)、A-H间期100ms(60~140ms)、H-V间期40ms(35~45ms).注意:P-A间期代表心房内传导时间,A-H时期代表激动经房室结的传导时间,H-V间期代表希氏束-浦肯野氏系统的传导时间。

2.预激综合征心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1)预激波不明显的病人为了明确诊断。(2)房室旁道定位。(3)房室旁道和其他类型旁道鉴别。(4)预激综合征所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和终止的机理。(5)测定旁道不应期。(6)为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准备条件。(7)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8)评价外科手术治疗的确切效果。

癌床表现 预激综合征本身不会引起症状,只有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陈发性快速房颤、房扑、室颤时的心律失常者才会出现休克、心衰、猝死的有关症状和体征。因为快速型的心律失常能使心室率快到220~360次/min,从而引起血液动力学严重变化,回心血量和心排血量显著减少,组织灌注量极差。本综合征患者有1/3可与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同时存在,如埃勃斯坦氏畸形,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还有2/3的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

治疗的进展

1.单纯预激综合征者不需要治疗。2.预激综合征有并发症者需要治疗。(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期:刺激迷走神经方法、药物治疗方法、人工起搏方法、电击复律和外科手术根治方法。预防发作治疗:药物可用胺碘酮、英卡胺、奎尼丁类。也可行导管消蚀治疗,它有两种方法一是80年代初期即开展的经导管高能量直流电消蚀术,二是1987年由Lavergne等首先用应于临床、1991年中国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低能量射频电流经导管消蚀术。目前认为,射频消蚀优于直流电消蚀,它没有直流电热损伤,病人不需要全身麻醉,多次多部位发放射频电流消蚀而无感觉和痛苦,并发症少,因此,射频电流消蚀术已替代直流电导管消蚀术。心脏左侧游离壁旁道比较容易定位,消蚀最安全,成功率高,而右侧游离壁和后间隔旁道定位比较困难,射频消蚀成功率低。(2)阵发性房颤。①发作时治疗:无血液动力学严重障碍时,可静脉注射普鲁卡因酰胺、缓脉灵、达舒平等。有血液动力学严重障碍时应立即进行电击复律,疗效最佳。②预防复发:口服胺碘酮、英卡胺、奎尼丁、达舒平。如药物治疗无效,争取导管消蚀治疗或外科手术根治。所谓手术根治即外科开胸手术,切断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快速性房颤房扑和早搏的旁道,但是手术创伤大,有一定危险性,难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永增.内科综合征.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120~122

2 杨鼎颐,等.人工心脏起搏和临床心脏电生理学.西安:西安大学出版社,1985.156~169

3 彭维,等.预激综合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20~630

4 陈普照.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0.166~170

5 顾复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2,20(4):203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朱怀玺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1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