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海洋环境中Pu的地球化学 |
释义 | 【海洋环境中Pu的地球化学】 拼译:geochemistry of plutonium in marine environment 1941年Seaborg及其同事就分离出和。由于Pu能在热中子作用下进行核裂变反应,所以很快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也给海洋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近年来对Pu的研究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对海洋环境中Pu的来源、含量、分布、存在状态、生物化学、地球化学过程、间隙水和沉积物中Pu的分布变化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工作。 核能事业的发展对Pu的需求量逐年增加。Seaborg曾估计,以美国为例,1980年前使用2×104kg239Pu,而1980~1990年增为6×104kg,1990~2000年增为8×104kg,20多年增加了4倍,其增长速度是可观的。世界上其它核能发达的国家也大体以相似的速度迅速增长着,16.28g的239Pu产生3.7×1010Bq的放射性,8×104kg将产生18.13×1016Bq的放射性。在Pu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必有大量的Pu进入海洋环境中,并在那里逐步积累起来,如英国温茨凯核燃料再处理厂每年都将大量的Pu废液直接排入爱尔兰海中,因此,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科学家的重视。Pu有很长的半衰期,239Pu为24400a,238Pu为88a,240Pu为6537a,241Pu为14.8a。除241Pu为β衰变外,其余为α衰变。这种物理特性增加了它在人类环境中的潜在危害。Pu也是高毒性放射性物质,体内蓄积量为3.7×104Bq以上时就会产生急毒性效应,它有明显的亲骨性和致癌性。这就使人们更加注意了对Pu的研究。随着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利用增殖型核反应堆作为能源是一重要趋势。因此,在大量使用Pu源时,海洋作为排放废液的场所也是必然现象。Pu可以作为指示剂研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质点运动规律和污染历史等,因此,海洋Pu化学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课题。Pu是超铀元素,只能人工合成。最常测定的Pu同位素有4种,它们是238,239,240,241Pu。地球上Pu的主要来源是大气核试验,据Bowen估计,由此而沉积在地球上的239,240Pu为14.8×1015Bq。其中25.9×1014Bq沉积在核试验区附近,而12.2×1015Bg作为全球下落物而分布于世界各地。由于核碎片污染的纬度特点和多数实验在北半球进行,因此,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Pu的沉积最多(尤其是在北半球中纬带),赤道和极地最少。根据同温层和对流层中新鲜核碎片的90Sr/239,240Pu活性之比(为56),可以从90Sr的量推算出沉入地球上的Pu含量。太空航天器事故是地球上238Pu的来源,如1964年4月SNAP-9A在印度洋上空燃烧,释放出大约6.29×1014Bq的238Pu,约为1kg238Pu因3.7×1013Bq238Pu的质量为57.5mg。3/4的放射性分布在南半球。1970年从土壤中测量得知,238Pu/239,240Pu之比,在南半球、北半球和全世界分别为0.178、0.036和0.066。放射性废液的排放是海洋中Pu的重要来源。从1957~1978年温茨凯核燃料厂共放出5.18×1014Bq的239,240Pu,此值为北大西洋从全球下落物中接收的2.33×1015Bq239,240Pu的22%。核反应堆的破漏和B-52事故也是Pu的来源之一。例如,在格陵兰Thule空军基地发生的B-52事故,将大量的Pu释放到冰雪地区。另外,应用Pu同位素的一些单位也有少量Pu废物排入海中,但量很少,影响也只是局部的。由此看出:海洋中Pu的主要来源是核试验。在天然水中,Pu可同时以4种价态存在,三价四价是还原态,五价六价是氧化态。其氧化态与还原态之比是变化的,例如,在爱尔兰海以溶解形式存在的氧化Pu与还原Pu之比可从2.4变化到12.0。很明显,氧化形式是溶解Pu的最重要形式,这一点与湖水中两者之比是不同的(湖水多为0.1~0.3,个别高达5)。还原形式最大为总溶解Pu的30%左右。六价Pu相似于六价U,可以形成稳定的碳酸盐络合物,因此,六价Pu可能是最重要的溶解形式。然而,在爱尔兰海和密执根湖中,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五价Pu可能是溶解Pu的主要形式。Cleveland指出:五价Pu是最少水解的。D.Rai(1980)等通过Eh-pH平衡模式和实验指出:五价Pu是淡水中最重要的形式。可以看出:进一步弄清水中氧化态的分布是很重要的研究任务。总的溶解Pu与pH,碱度均无明显的关系。实际发现:Pu(V,V1)/Pu(Ⅲ,Ⅳ)之比与水体的营养水平之间有一定关系,即从低营养向富营养水平过渡,Pu(V,Ⅵ)/Pu(Ⅲ,Ⅳ)比值减小。这是因为有机质与溶解的四价Pu形成了稳定络合物。事实证明,有机质可以控制或影响水体中Pu的浓度和溶解性。甚至可以使六价Pu还原为五价或四价。Pu除同时以4种价态存在之外,还可在水体中进行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水解、与有机和无机配位体形成络合物、聚合形成胶体等,这些反应都可以改变Pu的地球化学行为。大洋水中的Pu主要以溶解状态存在,而不是颗粒状态。比较典型的垂直分布资料来自GEOSECS计划。在这些分布图式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在250~750m深处有一个Pu浓度的最大值。在西、东太平洋从50°N到20°S都有这种现象,但最高值仍是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5~30°N),最大值达到0.9dpm/100kg,高于表层海水10倍左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落入海洋表面的239,240Pu可在几年内被生物质点所除去,而这些生物质点(死亡生物)下沉之后,通过分解矿化又将其中的Pu转移到水体中,观察得知,最大Pu浓度附近处溶解氧含量很低,磷酸盐含量很高。由此看来,Pu在浅水层的释放过程与磷酸盐、硝酸盐以及某些痕量金属(Cd,Ni等)的再循环相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另外,1974年(GEOSECS)曾在北太平洋中部底层水(55~25°N,160°E~150°W)发现有一个高Pu浓度区,其中颗粒形式的Pu只占5%~10%,其余的为溶解形式。这种现象的解释有两方面:(1)Pu的来源丰富,此区属北纬30~40°N高沉降区,水柱中Pu的储量较高,同时,太平洋核试区附近下落的Pu(10°N,165°E)也可输送到这里;(2)该区具有垂直输送和分解Pu的有利条件。对沉积物捕集器所得物质的研究得知,草食性浮游动物的粪便、有机质、颗粒物质和微量矿物质就是迅速输送Pu的载体。在这个区域,上层生物生产力很高,底栖生物也较多,有利于捕获和分解Pu。当然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它可能包括细菌分解,生物搅动、氧化还原过程、三价、四价Pu氧化到五、六价或五、六价Pu还原成三、四价,并随着Mn、Fe氧化物的还原溶解而释放Pu。在北太平洋中部,通过1973~1974年和1978年两次水柱Pu含量的分析得知:在5a中,Pu的最大浓度从465m深处下降到515m处,共下降50m。由此得知,Pu的下沉速度约为10m/a。同时发现137Cs在4a中从69m深处下降到162m,平均下降速度为23m/a。后者比前者要快1倍多。颗粒Pu的下沉速度可达100m/d,它是靠重力而不是靠扩散进行的。溶解Pu在海水中滞留时间很长,从1981年Anderson的资料(夏威夷附近P站)看出,在378和978m之间,Pu的净通量约为4min-1/m2·a,在1m2面积600m高的水柱中,总活性约为1800min-1(假定平均浓度为0.3min-1/100L)。由此算出Pu的除掉时间为450a(1800min-1/4min-1/m2a)。同样利用378m至2778m的资料求得Pu的滞留时间为600a。因此,可以大体认为海水中Pu的滞留时间约在400~600a之间。当然由于外界条件不同(水文、生物密度、颗粒流量等因素),其滞留时间并非一致。总之,海水中的Pu主要以溶解形式存在,包括三、四、五、六4个价态,颗粒态是很少的,因此滞留时间较长,约为400~600a。太平洋广阔海区的水体中存在一个亚表层高Pu值。同时,在北太平洋底部也有一个高Pu值,这与Pu的性质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关。近岸沉积物中,同时存在Pu的沉积和溶解过程,但前者是主要的。沉积物存有Pu的重动现象,主要是通过间隙水来实现的。某些海区(圣巴巴拉)沉积物中的高Pu值来自海洋上升流的携带和搬运,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河流搬运、大气沉降、风成搬运和陆原物质。间隙水和底层水的Pu浓度分布以及氧化还原形式的研究,对阐明Pu的运动特性、重动现象和机制以及成岩作用都是很重要的。根据过去经验,今后研究Pu时,最好与多元素和多同位素相结合进行,这样可以从多方面深化Pu的特性研究。同时,也必须辅以水文、生物、沉积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调查资料,这样才能正确解释Pu的各种分布曲线和影响分布的真实机制。河口以及Pu废物排放区,包括核试区是今后深化Pu化学研究的良好场所,一方面,在这些区域Pu浓度高,易于测定;另一方面,这些区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沉积过程更为复杂和更具有典型性,有利于对Pu的深入了解。尤其是研究间隙水中Pu的化学时,这些区域是最好的天然实验室。【参考文献】:1 Koide M, Goldberg E D, Hodge V F.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80.48:250~2562 Bowen V T, et al. Sci Lett, 1980,49:411 ~4343 SholkovitzE R. Earth - Science Reviews, 1983,19: 95~1604 李培泉,于银亭,颜启民.海洋科学,1984,6∶19~225 Bertine K K. J Environ. Radioactivity, 1986,3:189 ~ 2016 Holm E, Aarkrog A, et al.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 1986,79:27 ~ 327 Aarkrog A, et al. Articles, 1987,115(1) :39~508 李培泉,颜启民,于银亭.海洋科学,1988,3∶43~46(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培泉研究员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