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岭南温病学说 |
释义 | 【岭南温病学说】 岭南即五岭以南,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和海南3个省和自治区。岭南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性,人群体质对疾病的反应性,均与我国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因此,在温病的发病学、临床证型和防治方法有其特色和经验。岭南温病学说,是岭南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温病学学科深入发展的体现。总结和研究岭南温病学说,不但能有力地说明温病具有地域性特点,而且利于揭示温病的本质。岭南温病的防治措施,对该地区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类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对于岭南的地理、气候、人群体质、生活习惯与地域性疾病发生的关系,尤其是对温病的影响,从《黄帝内经》起,历代医家都有论述。《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南方者,天地之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其民嗜酸而食肘,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古人很早就观察到不同的方域气候、人群的生活习惯及体质是与多发病有一定联系的。对岭南温病的认识亦有悠久的历史。晋代岭南医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广东的丹毒、恙虫病已有记载。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提到岭南气候温暖,“杂毒因暖而生,故岭南从仲春讫仲夏,行青草瘴,季夏讫孟冬,行黄芒瘴”,认识到因天暖而产生的“杂毒”,是岭南流行温病瘴气的原因。宋代陈昭遇等的《太平圣惠方》:“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毒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伤人”。元代释继洪《岭南卫生方》:“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均提出岭南地区多“炎毒”、“风湿之气”。清代岭南医家何梦瑶,在《医碥》中针对当时景岳学说盛行,不少医家忽视岭南地区的实际而滥用温补之弊,强调南方“凡病多火”、“多湿”,运用脏腑经络学说对火热症进行辨证论治,主张合理运用理脾祛湿法,重视“逐邪”,对白虎、举斑、黄龙等方药有较深的研究,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故疗效显著,后人称他为“粤东医界古今第一国手”。广东番禺潘兰坪著《叶案括要》、《评琴屋医略》,把叶氏《临证指南医案》之理法方药灵活应用于岭南。潘氏认为温病不同于一般外感证,由于“热盛阴津伤”、“气阴两虚者”多见,故立“先养胃汁法”、“甘淡护津气法”、“益气保水法”,切中本地区温病病机,为后世所仿效。此外,尚有南海潘大纪著《南北喉症辨异》、南海李朝栋著《寒温条辨治疫汇编》、南海梁国珩著《救疫全生篇》、高鹤黎佩兰著《良方释疑》等关于瘟疫诊治方法的专著,为岭南温病学说形成奠定了基础。自1912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后,研究岭南温病的医家众多。他们在继承古人对岭南温病认识的基础上,把叶、吴、薛、王诸家学术思想结合当地临床,对岭南温病发病因素、传变过程、证治特点等阐发得更为详尽和鲜明,对本学说的研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27年由南海陈任枚、刘赤选编《温病学讲义》,根据岭南气候和人群体质状况,提出“伏气者乃人身阳热之气”;“伏气未泄外时,不觉有病”;“一有所感,皆足以触发内伏之阳热,而感温病”。诊断着重舌诊、察咽喉、按胸腹。将温病分为温热、风温、湿温三类,常挟痰水、食滞、气郁、血瘀四证。气分证分湿热与温热论治,“归纳为热耗津气、流连三焦及内结胸腹、胃肠证候”,立清气、祛湿和生津为治疗大法。血分证治又归纳为血分热毒炽盛和后期真阴亏损之虚实两端,补充了叶氏所讲热毒炽盛只用“凉血散血”的立法。此期间岭南医家研究小儿温病著作亦甚多,如大埔杨鹤龄的《儿科经验述要》、三水古绍尧的《痘疹学讲义》及高鹤吕楚白的《幼科学要旨》等,他们对温病理法方药不乏新的见解和独到经验。另外岭南草药的收集和整理也得到重视。如番禺何克谏的《生草药性备要》、新会赵思兢的《岭南草药志》等都丰富了岭南温病学说的内容。1978年以来,岭南温病学说的研究进入全面系统的阶段。以广州中医学院刘仁昌为首的导师组,确立“岭南温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先后招收2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表了30多篇论文。1988年广州中医学院搜集近600位岭南医家的生平和著作资料,包括从晋代葛洪到近代名中医,辑成《岭南医家计算机检索系统》,这对岭南温病学术资料的保存和检索,提供了现代化服务手段。1989年,由彭胜权、李惠德等主编的体现岭南温病学术思想的《温病学》已出版。1991年,彭胜权主持编写的《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一书,初步整理了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从1988年起在广州召开过3次岭南医学研讨会议。《新中医》杂志自1981年起开辟了“岭南名医介绍”专栏。1989年,在海南省三亚市李国桥主持下建立了热带医学(温病学)研究所,初步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温病学说研究体系。近代的研究,首先对岭南温病学的历代著作、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进行系统的资料整理,特别是对岭南温病学说特点,初步总结为:(1)风温、暑温、暑湿为岭南常见温病,其发病季节性不明显;(2)气候炎热湿度过大和阳热、气阴两虚体质,是岭南温病发生的重要内外病因;(3)注重舌诊,察咽喉,按胸腹是岭南对温病的常用诊法;(4)岭南温病主要治法有清热解毒法、活血祛瘀法、清热祛湿法、清暑益气法、保津养阴法、调理脾胃法;(5)岭南温病气分证候突出而复杂,证多兼湿又常挟痰水、食滞、气郁、阏血为患;(6)用药特点:善用轻清芳香的花叶类药物和喜用岭南丰富的草药资源。应用地理、气象知识,对岭南地区“炎方”、“地卑”、“阴湿之气常盛”赋予科学的阐释。岭南地区位于我国最南方,其南临南海,北有五岭山脉为屏障,北回归线贯穿大陆中间,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少部分属热带气候。日照长,全年平均气温高,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计,没有气候意义上的冬季,俗称“夏长冬短”。该地区又受海洋暖湿气流和台风濒临的影响,因此雨量丰沛,雨季持续时间长,加之地势低平,河网众多,故外环境湿度大,热与湿易合化,导致岭南温病常年可见,且多挟湿为患。通过温病发病与人群体质、生活习惯的调查分析,受岭南炎热多湿气候影响,饮食上喜食生冷冻物,鱼虾海鲜等滋腻之品,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炎热气候又令人体出汗过多,阳气耗伤,阴液不足,故岭南人群体质多是阳热型的、脾湿型的和气阴两虚型的。岭南温病的实验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1989年,王新华在高温环境下给兔喂食甘腻食物,于耳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制成湿热证型发热的动物模型,基本符合中医温病湿热证表现,并测定兔血浆内毒素,初步研究资料表明,血浆内毒素定量升高与湿热程度多寡呈正相关。1986年,史志云测定临床阴虚病人唾液的H+浓度,观察到阴虚患者H+浓度多数高于10-7mol/L,绝大部分呈酸性,可作为观察阴虚证的一个指征。1991年,香港中医专家岑鹤龄等提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作为传变途径和规律,令人难以信服。认为“营血之分,因其层次、深浅关系不明确,临床用药也无法断然分治营分药与治血分药,故营血之分实无必要”。据此,彭胜权提出温病的五个病证:(1)犯卫;(2)在气;(3)入血;(4)伤阴;(5)亡阳。这些独创的见解,对继承和发扬温病学说有启发意义。今后的研究,有人提出还可以从免疫学、胃肠生物电、测定微量元素等方面深入。不少资料表明,南北两地居民之某些免疫指标、微量元素含量亦有差异,而免疫功能及机体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又是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之一,这些都可能从本质上阐明体质地域性差异。【参考文献】:1 史志云.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6,3:4~92 刘小斌.新中医,1987,19:1~533 林培政.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4:4~64 王新华.新中医,1988,20:3~515 彭胜权,李德惠,主编.温病学.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1990.6:105~1166 王新华.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0,7(3):1827 岑鹤龄.首届中国广州国际中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1991,10:4(广州中医学院彭胜权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