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乔治·海耳
释义

【乔治·海耳】
 

拼译:Hale,George E11ery
 

【从事学科】:美国天文学家

【生卒】:1868—1938

【介绍】:生于芝加哥。1890年毕业于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曾获匹兹堡大学、耶鲁大学、维多利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892-1905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兼天文台台长。1895-1905年任叶凯士天文台第一任台长。1904-1923年任威尔逊山天文台台长。

海耳主要研究太阳物理学。1889年用太阳单色光摄影仪拍摄太阳色球层,获得环状谱斑和日珥照片,并发现暗色氢谱斑,为研究太阳周期过程创造条件。同时,可靠地确定太阳表面的黑子,认为氢谱斑接近于黑子,并证实在黑子中具有强磁场的看法。1908年把从黑子光谱中观测到的谱线分裂与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磁场中的谱线分裂进行比较,再次证实太阳黑子中存在强磁场。这是对地球外磁场的最早发现。还发现在太阳活动的每一次循环时黑子极性变换,从中总结出极性变换的规律。

海耳是美国杰出科学工作组织者和活动家。在他组织下,1897年建成叶凯士天文台和40英寸折射望远镜;1904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威尔逊山建成太阳观测台;1905年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安装第一台太阳望远镜,并制成60英寸和100英寸折射望远镜。1928年又积极筹建200英寸的折射望远镜,安装在帕洛马天文台。为了纪念他,1969年这两家天文台合并时,更名为海耳天文台。

海耳主要著作有:《星体演化》(1920)、《新的星空》(1922)、《宇宙的深度》(1924)、《银河之外》(1926),《来自星群的信号》(1931)等。

海耳曾获伦敦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伦福德奖章,太平洋天文学会奖章,伽利略奖章以及其他许多奖章。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6/29 10: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