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先天愚型
释义

【先天愚型】
 

21三体综合征,Down’s Lyndrome(DS),一种常见染色体病,占智力低下患儿的10%~15%。1946年塞奎蒙(Sequim)首次临床记载,1866年唐(Down)再次报道。1959年勒琼(Lejeune)发现患儿体细胞有47条染色体,即多一条额外G组染色体。多数作者认为是21号染色体,故称本病为21三体综合征。1965年尤尼斯(Yunis)等用放射自显影方法证明是G组22号染色体,但由于21三体沿用已久,1971年巴黎会议决定将21号染色体与22号染色体对换,仍称为21三体综合征。

1982年上海新生儿筛查DS发病率为0.56‰,1988年广东西部14岁以下儿童DS群体发生率为0.68‰。

细胞遗传学 根据染色体异常,DS可分3种类型:(1)21三体型,占本征的88%,核型为47,XX(XY),+21。(2)嵌合型,占9%,核型46,XX(XY),/47,XX(XY)+21。(3)易位型,占3%,为D/G易位或G/G易位(常为14/21或21/21易位),其核型为46,XX(XY),-D+t(Dq21q),或46,XX(XY),-21+i(21q)。

21三体型的发生,是由亲代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中不分离,多了一条额外21号染色体,打破基因的平衡状态,导致胎儿畸型,双亲染色体多无异常。1989年高尔特(Galt)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探针,对患儿父母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起源进行分析,结果染色体不分离75%来源于母亲,25%来源于父亲。同年中国用荧光Q显带多态性进行研究,76%的病例判定了起源,结果父源35%,母源65%,母亲的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第1次成熟分裂不分离为98%,父亲为100%。不分离的机理可能与同源染色体交叉失败、随体联合频率增加、或延迟受精有关。

随着21号染色体连锁图谱的建立,利用细胞遗传学与原位杂交技术,已知与DS有关的基因,定位在21号染色体上21q22.2处(即在21号染色体的长臂2区2带2亚带上)。人类约有50000~100000个结构基因,从而推测21号染色体大约含1000~2000个基因。基因定位后,与DS有关的基因范围就缩小至100个。这些发现均有利于DS患儿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研究。

DS发病原因,除与病毒感染、放射线、化学物质、药物、及口服避孕药等有关外,还与母亲生育年龄有关。DS患儿可出生于各个年龄,但随孕母年龄增大而出生概率增高。平均年龄40岁的母亲生出DS患儿的机率,比年轻母亲增加4倍。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病或糖尿病的母亲生出DS患儿有较高的机率。1970年非尔克(fialkow)等调查483个DS患儿家庭,发现先证者及其母的甲状腺抗体明显高于对照组。

嵌合型是因受精卵在卵裂初期发生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以后个体的有些细胞正常,有些细胞出现21三体。双亲之一为嵌合型者,子女的发病机会增多。有报道皮肤成纤维细胞的21三体细胞数比周围血淋巴细胞高约20%。因此在疑为先天愚型而末稍淋巴细胞培养结果不明确者,可作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

易位型最常见的是罗伯逊易位。大多数罗伯逊易位是易位中两个着丝粒合而为一,少数易位后仍保留两个着丝粒,但只有一个有活性。易位型多发生于30岁以下妇女,D/G易位多为家族性,遗传多来自母方;G/G易位多为散发。D/G易位携带者的核型为45,XX-D-21+t(Dq21q),新的(Dq21q)基本保留了14与21号染色体的绝大部分遗传物质,这种易位称为平衡易位。携带者的表型与智力正常,但常有流产史。母亲为D/G易位携带者时,子女患本病的可能性为10%~15%;父亲为携带者时,则子女的患病率低于2.5%。G/G易位是G组两个21号染色体发生着丝点融合,形成等臂染色体。21/22易位携带者的子代发病情况与D/G易位相似,如母亲21/21易位携带者,则子代的发病概率为100%。

1.临床特征:主要为智力发育障碍,体格生长迟滞,韧带松弛,肌张力低。患儿具有特殊面容,如头小、枕骨扁平、眼距增宽、眼裂外皆上斜、鼻梁低平、口半张、舌外伸、小耳垂或伴耳廓畸形。婴幼儿舌表面光滑,年长儿舌乳头肥大、裂纹明显,牙齿萌出晚不整齐,骨龄落后,小指末端内弯,草鞋脚。

2.智力低下:患儿大脑和小脑发育异常,脑回宽,脑沟浅,皮层薄。智能落后主要表现为记忆、思维、观察与常识能力差。智商为50以下,年长儿生活可自理。

3.多发畸形:病例中伴有1种畸形者占39%,2种者占20%,联合3种者达8%。常见有先天性心脏病、眼球震颤、小阴茎、隐睾、多指(趾)、并指(趾)、胃肠道畸形等。

DS患儿发生白血病有2个年龄高峰,第1个在新生儿期,死亡率高,部分病例能自动缓解,为白血病样反应。第2高峰在3~6岁。同源癌基因-2(ETS2)暂定位于21q22.3,故认为与DS患儿易感白血病有密切关系。

4.皮肤纹理:其中指箕形纹频率72%,掌褶纹呈通贯41%,atd角62.64°,第5指单褶线26%,拇趾球部胫侧弓形纹93%。

生物化学 1.酶含量异常:(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含量增高。由于SOD-1定位于21q22.1。DS多一条额外21号染色体,故其RBC SOD-1含量较正常儿童增高50%。嵌合型的SOD-1含量与三体细胞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患儿智商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易位型的SOD-1含量增高与三体型一致,这反映了DS的基因剂量效能,有利于其诊断。至于SOD-1的含量增高对DS的临床表型、脑的发育及智力低下的影响尚有待研究。(2)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增高。DS的NAP阳性率及积分明显增高。半乳塘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增强,这些酶基因均不定位在21号染色体上。抗病毒蛋白质(IFNAR)及甘氨酰胺核苷酸合成酶(PRGS)的结构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上,但这些酶的活性在DS患者中均末发现有异常效应,而NAP活性增高亦见于13三体及18三体。人们认为这是由于蛋白质合成调节过程紊乱所致。

2.氨基酸代谢障碍:患儿血清游离色氨酸含量减少。色氨酸主要代谢产物为菸酰胺,其旁路代谢生成的5羟色胺是神经递质。智力障碍儿中有5%与色氨酸代谢异常有关。杰拉尔德(Gerald)等认为DS患儿肌张力降低和舌外伸与5羟色胺有关。舌肥大、有裂纹及皮肤粗糙疑为菸酰胺不足所致。

3.甲状腺功能紊乱:成人DS伴随甲状腺功能低下,认为是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DS患儿的TSH水平显著增高,且随年龄增长而渐增。T4则随年龄增长而显著降低。TSH与抗微粒体抗体(AMA)正相关,T4与AMA负相关。如能早期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及时给予相应治疗,有助于患儿体格及智力发育。

产前诊断的目的是防止DS患儿的出生。

1.染色体检查:夫妇一方为平衡易位携带者或嵌合者,或分娩过DS患儿的母亲再次妊娠时,宜进行产前诊断。于妊娠第6周抽取少量绒毛,或于妊娠第14~20周抽取少量羊水上清液或羊水细胞进行检测。发现染色体异常,即中止妊娠。1986年国外利用DNA探针的特异性,以荧光DNA探针原位杂交法改进经典核分裂法对DS进行快速产前诊断。

2.血清学测定:(1)甲胎蛋白(AFP)减少。DS胎儿母亲羊水及血清AFP减少,脐带血AFP含量低于对照组。DS患儿血清白蛋白减少,AFP的减少与DS胎儿肝脏蛋白产生量不足有关。(2)β-糖蛋白(SP-1)增多:DS胎儿母亲于妊娠中期(16~17周),SP-1增高。

综合分析孕妇的年龄,血清低AFP,高SP-1是预测母亲生出DS患儿风险的一项有价值的检查,但要注意孕期及SP-1的假阳性。AFP减少是非特异性的,亦可见于其他染色体异常综合征。

(广东医学院梁晏清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5: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