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白化动物 |
释义 | 【白化动物】 动物的白化突变个体,在自然界较多是鸟类,如麻雀、澳大利亚的白鹦鹉、白家燕、印度孔雀、白色的黄咀朱顶雀、奶油色的白咀鸦等;在两栖爬行动物中的白化个体,如瑞典报道的白化黄腹蟾蜍、白化蛇等;哺乳动纲中的白化个较少见,曾报道过的西欧白狼、坦桑尼亚的局部的长颈鹿、泰国的白化猫、白化鼬、白化食蟹猴、印度白化虎、苏联白化水牛、赤道几内亚的白猩猩、白化绿猴及白化指猴等。中国也发现过许多种,如白化竹鼠、白松鼠、白鹿、白貉、白花面狸、白獐、白化熊、白蛇、白化黑线仓鼠、白化水牛、尤其国内报道(1981~1991)年间白化猴特别多,已有6种16只,如猕猴、短尾猴、熊猴、台湾猴、黑叶猴、川金丝猴都出现过白化个体、国外报道过的白化型猿猴已达15种之多(Hill,1974)。 对于动物白化的研究,在历史上很早即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他们曾对一些白化突变个体,例如:西欧白狼、白鼬、白化猫、白虎、白化指猴、白化绿猴等等进行详细描述,认为某种白化动物即是某种动物中的一个单独的“种”。但是,上述白化动物虽然发现,毕竟只是为数极少的个体,当然不能成为某一个物种,可是,发现他们的描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皮肤缺乏色素,被毛洁白或略带淡黄色,眼在光照下呈透明红色,亦有畏光现象。原来与人类的白化遗传病的特征相似,白化动物也是由遗传基因突变而引起的。从人类遗传病的研究资料得知:人类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的改变而引起的,也就是说,由于主管酪氨酸的基因突变而造成酪氨酸酶的缺乏或功能不正常。研究表明:白化动物体内的黑色素细胞数量是正常的。由于全身黑色素细胞缺乏酪氨酸酶,或者是酪氨酸酶虽然存在,但它不能发挥正常作用,这种酶使酪氨酸氧化生成3,4-二羟基苯丙氨酸(黑色素的一种前体)。由于白化动物缺乏这种酶或酶活性不足,造成黑色素的生物化学反应被阻断,生成黑色素不足。其反应式如下:1961年Witkop指出,有很多白化个体是能够产生酪氨酸酶,也能产生DOPA(3.4-二羟基苯丙氨酸),只是由于一个不同的基因位点上的影响,使酪氨酸酶不能起正常作用的缘故,所以缺乏正常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多寡决定着肤色、毛等颜色从黑色、栗色、褐色、浅褐色……白色不等。据马努塔(G.Man unta,1967)报道:白化动物的毛发含有黑色素。经测定:牛的黑毛含黑色素最高,平均为68.69±13.00mg/g;白毛和白化动物的毛含黑色素量相似,白化牛毛含黑色素为18.00mg/g,所以,他认为白化动物不能产生黑色素的定义是不正确的,从我们做的白化猴毛囊的孵育试验及福特纳黑色素染色也证实了这点。白化猴毛球中也存在有酪氨酸酶,只是不能起到正常作用而已。正因为形成黑色素的不足,故出现白化动物全身被毛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皮肤缺乏正常色素而显得美丽。虹膜呈浅灰蓝色。瞳孔红亮(因为眼珠内缺乏色素,而受光照呈现出血液颜色的缘故)。由于白化动物的出现率极低,而且是呈单个地分布在不同地区,容易遭受自然选择的作用而被淘汰,所以,基本上是自生自灭,期望在野生状态下形成白化动物群体是不可能的,只有人为地安排、系统地进行培育工作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在科学技术很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实验动物的培育工作,特别倾向于培育近交系和基因突变品系的实验动物。白化品系的培育将会为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提供一个遗传背景单一、标准化的实验研究模型。在国内,军事科学院利用突变白化的黑线仓鼠,进行白化品系的培育;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正进行白貉的培育工作;医科院医学生物研究所曾利用突变的白化树鼯培育白化品系;广州仲凯农业技术学院猴场正进行白化猴的培育等等。海尔(Hill,1974)报道:1932年伦敦动物园利用一只白化型的白顶白眉猴与同种正常型的猴交配,试图获取白化猴的新品系,但直到1954年均未获得白化型的纯合体;1966年10月,在西班牙属地赤道内亚森林中,一只白母猩猩被猎手射杀后,它怀抱一只小猩猩当即被擒。发现白猩猩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动物学家先后赶到那里进行深入调查。据鉴定,这是一只白化雄猩猩。后来它被运往巴塞罗那动物园。当它性成熟后,与两只毛色正常的猩猩交配,生下一雄一雌,均为正常型猩猩,动物园期望它能在白化猿的培育方面建立功勋,以成为白猩猩的鼻祖。但直到1991年11月时仍称它为世界上唯一的一只白猩猩。在实验动物中最常用的小白鼠、白兔等,就是利用单只白化这突个体而培育出来的。而高等动物由于性成熟晚,生殖周期长,生育力低,显然比进化地位低的、性早熟、生殖周期短、生育力强的动物所需的培育时间长。邹淑荃等在白化猕猴的培育工作中,就是利用亲代隐性基因纯合的方法,培育出了白化后代,即利用雄性白猴与正常的雌猕猴(褐色)交配,其子一代的毛色与正常雌猕猴毛色相同。因为显性掩盖了隐性性状。虽然子一代的白色性状不能表现出来,但在子一代的生殖细胞中却已储存有白化的隐性基因(称为杂合子)。假如用子一代与其亲代的白猴回交(父女近亲繁殖),则白化的隐性基因即有50%的可能性纯合而变成双隐性的纯合子,白色即成为显性性状而表现出来,即形成白猴;假如不进行父女近亲繁殖的回交,而用另外一只白化猴交配(称测验杂交)而隐性基因的纯合率也为50%(即为1/2的可能性产出白猴);或者,在子一代中运用近亲交配,(兄妹近交)则隐性基因纯合率为25%,一旦在后代中产出白猴,即可利用白猴与白猴交配后代必然是双隐性的白化后代,也就是说;双亲都是白猴,其子代非分之百是白猴。基于这样的遗传规律,已于1988年获得家养下产出的第一只白猴。由此证明猴类的白化病的遗传方式,仍属于单基因遗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白寿昌、邹淑荃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