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亚洲玉米螟
释义

【亚洲玉米螟】
 

拼译:asiian corn borer
 

属鳞翅目螟蛾科。1988年以前,对中国发生的玉米螟,分类学界一直认为是欧洲玉米螟。然而,1970年六浦幌(A.Mutuura)等提出欧洲玉米螟仅分布于欧洲、西北非、西亚和北美,而在东亚和大洋洲为害玉米的则是亚洲玉米螟。1988年,我国玉米螟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通过形态鉴定等四种方法认为中国玉米螟优势种是亚洲玉米螟而不是欧洲玉米螟,该种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至广东的广大地区。

生物学特性 杂食性。1956年相里矩总结此种的寄主植物除玉米外尚有高粱、谷子等19种。1981年李文德又增加蚕豆等16种。1979年胡明峻等报导,此种在中国自北向南一年可发生1~6代以上。玉米螟成虫多在晚上羽化,只饮水不需要补充营养。1983年王蕴生报导,越冬代羽化后的螟蛾白天多在邻近玉米田的高大茂密的小麦、大豆等作物或杂草地栖息。1985年李壁铣等在河北省调查,发现在白天以长势茂密的麦田蛾量最大,蔬菜、紫穗槐地也有一定蛾量。亚洲玉米螟的飞翔能力较强。1989年翟保平等通过配有微机记录系统的飞行磨吊飞方法测定其飞翔能力,结果是:1日龄和2日龄雌蛾可累计飞翔30h,达150km以上,飞翔速度平均1.5m/s,最高可达2.4m/s;雄蛾飞翔力初期稍弱,但3日龄后强于雌蛾。飞翔适温区为20~30℃,高温、低湿不利其飞翔;在较大的风速下,顺风飞翔时,其自身的飞翔速度随风速增大而渐降;在风速9m/s时停止振翅,随风飘流。1975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等首次应用1,2-二氯乙烷等有机溶剂从亚洲玉米螟雌蛾尾部提取性信息素成功。1978年王良臣报道,该种分泌性信息素腺体位于雌蛾的第8~9节节间膜的背面,开口于8~9节之间的缝隙中。1980年,程志青等对广东省阳山县亚洲玉米螟处女雌蛾性诱物的粗提油进行了分离鉴定,确定其化学成分为顺、反12-十四烯醇乙酸酯,配比为47∶53。据1985年李壁铣等在河北省调查,螟蛾交尾场所以麦田为主,麦穗为主要交尾部位。1982年钱仁贵对雌蛾的卵巢的发育进度进行了观察,并将其分为5级。

玉米螟蛾的产卵对寄主植物种类和长势有较强选择性。1981年娄洪章等观察到亚洲玉米螟的虫粪对雌蛾产卵有忌避作用,其虫粪用甲醇提取具有明显的活性。对卵的生物学研究很少。1982年李之英等首次报导了在28℃恒温下卵的发育情况,卵产下4h为卵裂期;84h刚毛毛片及前胸质片呈现,胚胎发育完成,部分幼虫孵化;96h大部分幼虫孵化。1988年邓鹏也对亚洲玉米螟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

一般玉米螟幼虫经历5个龄期。幼虫是整个虫态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虫态,除玉米根部外,茎秆、叶、雄穗、雌穗均可被其食害。1974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对3代初孵幼虫在夏玉米上活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初孵幼虫对花丝有强烈的趋性。1980年顾成玉观察了黑龙江省条件下幼虫在不同播期玉米植株上的活动情况。玉米螟幼虫的生存率与玉米生育期密切相关。1961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报道,幼虫在15叶前期生存率最低,抽丝受粉期最高,到乳熟期又下降。1980年齐滕修在日本发现1龄幼虫在心叶前期至抽雄前生存率为33.6%,抽丝前期至成熟期为49.3%。1989年谢为民等在田间试验,在玉米心叶期幼虫成活率为19%,取食雄穗的为25%,取食花丝的为58%。

玉米螟幼虫在越冬前进入滞育状态,滞育的幼虫有很强的耐寒力。1991年伊淑霞等研究发现,滞育幼虫比非滞育幼虫产生甘油的能力强,因而抗寒力也更大。外界诱发滞育因素主要是短光照周期。1964年杜正文报道了南京地区(北纬32°~33°)玉米螟种群的临界光周期为13h30min。1984年弓惠芬等对山西沁水县(北纬35°~36°)玉米螟种群临界光周期的研究结果是14h30min。在中国北方,玉米螟以幼虫主要在村庄内的玉米、高粱等残株的垛中越冬。1984年贾乃新等报道,在吉林省条件下,在垛内越冬的幼虫随着气温的回升开始从垛内向垛的外层移动,其移动幼虫约占60%,其原因可能与饮水和外层适于化蛹羽化有关。

品种抗性 1983年王蕴生等认为,利用玉米对螟虫的抗性是综合治螟措施的重要一环,可减少化学防治面积,有利于天敌繁衍。1987年周大荣等认为,利用玉米本身的抗螟性治螟是一项带有方向性的治螟途径,广泛种植抗螟品种后一般可不采取其他防治措施,严重年份则可辅之以化学防治或其他措施。发现玉米抗螟性最早的是匈牙利人Jablonowski,他在1898年发现早熟玉米品种比晚熟玉米品种受欧洲玉米螟的危害轻。1931年马斯顿(A.R.marston)报道了他用南美玉米Amargo同标准玉米杂交,其后代表现抗欧洲玉米螟的试验结果,首次发现其抗螟性是可以遗传的。1983年中国玉米螟协作组发表了1975~1982年经全国15个单位用人工接种方法共鉴定了1770份玉米品种(包括自交系、综合种、杂交种等)心叶期的抗螟性结果,发现A662、四平404等高抗型47份,抗型A619等86份,中抗型A660等64份,为研究玉米抗螟品种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1987年周大荣等培育出“植单抗螟1号”杂交种。在我国有些地区1代螟、2代螟或3代螟的初孵幼虫集中于穗部以取食花丝为主。因此,寻找花丝能抗螟的抗源是选育玉米抗螟品种的基础。为此,1985年王蕴生等首先发现Zapalote Chico 2541(Z.C.2451)玉米品系的花丝对亚洲玉米螟的初孵幼虫具有较高的抗生性。1987年刘海凤等又筛选出花丝抗螟的寿昌80日、凤城白头霜等,其矫正幼虫存活率分别为20.2%和46.7%。另外,1987年杨桂华等在田间条件下用接种方法筛选出B73和SD37等玉米自交系的雄穗也具有一定的抗螟性,其初孵幼虫矫正存活率分别为30.0%和51.2%。至于玉米抗螟机制,1967年克隆(J.A.klun)认为玉米心叶组织中的丁布是抗第1代(食叶)欧洲玉米螟的化学因素。但1975年斯克伯(J.M.Scribe)发现心叶期抗欧洲玉米螟的两个热带基因型玉米心叶中的丁布含量都很少。1985年王蕴生等经过对心叶期抗螟的10个玉米自交系心叶组织中丁布含量的检测,发现丁布含量高的抗亚洲玉米螟(如吉69,丁布含量为2.720mg/g鲜重),而含量低的则感螟(WF9为0.280mg/g鲜重)。1989年桑(C.T.Tseng)在台湾也发现丁布含量高的玉米自交系抗螟。研究玉米抗亚洲玉米螟遗传育种的人很少。1981年郭海鳌等对玉米抗螟育种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商榷。由于近年来遗传工程进展很快,加速了玉米抗螟育种工作。据1990年《国外科技信息》报道,用脱氧核糖核酸重组技术可使玉米表达苏云金杆菌的杀虫基因,当玉米螟啃食玉米时,可起到防治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在这种疫苗植物上的害虫比对照减少80%,带有这种疫苗的种子成本仅增加7~7.5美元。

为害与产量损失 玉米螟为害玉米造成的产量损失,因地区、发生数量、时期以及品种等不同而异。1963年吴维钧等试验表明,在穗期每增加1头虫产量损失0.89%。1964年邱式邦等报道,玉米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心叶期大于穗期,在春玉米心叶期回归计算每头幼虫可导致减产3.17%,穗期可导致减产1.84%。1964年忻亦芬在沈阳的试验结果是:1代区平均每头虫可使玉米减产5.2%,2代区减产1.5%。1985、1987和1989年顾成玉在黑龙江省的研究结果是:1代螟区每株玉米增加1头虫减产2.65%;不完全2代区每头虫可使玉米减产5.15%;第2代区减产2.35%;1、2代混发区减产3.38%。1990年谢为民等通过试验认为,估计玉米螟为害玉米产量损失的方法应以玉米的被害状为依据较为准确。

天敌 1979年胡明峻等记载,在中国已发现玉米螟天敌70种以上,其中寄生性天敌有20余种。寄生卵块、幼虫及蛹的有寄生蜂和寄生蝇以及白僵菌、细菌、病毒、微孢子虫、螨类等。1977年娄巨贤等及1984年钱永庆调查,在中国寄生玉米螟卵的赤眼蜂共有8种。1990年张荆等通过对中国13个省、市的调查又发现了拟暗褐赤眼蜂和寡索长缘赤眼蜂等数种。据1977年娄巨贤等报道,在吉林省延吉地区,玉米螟赤眼蜂寄生螟卵占97.3%。1977年柯尔(G.D.Curl)认为,玉米螟赤眼蜂最适合的越冬方式是在玉米螟卵内发育到蛹的状态。1983年郑慧琴等报道了陕西广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1984年,钱永庆认为,在南京赤眼蜂可繁殖17代。1984年王承纶等调查了玉米螟赤眼蜂在玉米田寄生卵块的分布型。1991年陆庆光对玉米螟赤眼蜂内禀增长力进行了初步测定。1977年娄巨贤等在延吉调查时发现该地区尚有粘虫黑卵蜂、大螟瘦姬蜂等8种,其中大螟瘦姬蜂占幼虫总寄生率的85%以上。1986年纳夫斯(D.M.Nafus)在马里亚纳群岛尚发现广黑点瘤姬蜂、大腿小蜂、啮小蜂等数种。1984年王长安对玉米螟厉寄蝇进行了初步观察。1983年殷永升调查了山西省玉米螟的天敌种类,除赤眼蜂外,捕食幼虫的有中华草蛉、大草蛉、七星瓢虫、多异瓢虫、黾纹瓢虫和异色瓢虫等。

1965年问锦曾报道了1962年首次在北京发现亚洲玉米螟受微孢子虫寄生,并于1975年发表了微孢子虫对玉米螟生存率及繁殖力的影响的论文。1988年问锦曾等对中国寄生于亚洲玉米螟的微孢子虫种类进行的研究结果认为是一个新种Nosema furnacalis。1986年问锦曾等对从东北的黑龙江,西至甘肃,南至江苏共12个省的玉米螟微孢子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进行了调查,认为此病发生普遍,其发病率在0%~92%之间,1代区发病率较重,2、3代则较轻。1991年问锦曾等研究了一代区微孢子虫、玉米螟和玉米之间的关系表明,虽然发病率高达91.5%~95.5%,虫口密度降低也不显著;微孢子虫和耐螟品种在控制玉米螟虫口方面有协同作用。1991年董兹祥用在室内饲养方法发现中华狼蛛捕食玉米螟幼虫。

发生期预测 一般以温度为主要因素。1978年刘孝纯报道,在开封地区玉米螟卵的发育起点为15.2℃±0.4℃,有效积温为48.4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为12.4℃±0.3℃,有效积温为333.4日度;蛹的发育起点为14.2℃±0.4℃,有效积温为85.1日度;成虫产卵前期发育起点为11.4℃±0.2℃,有效积温45.0日度。1982年刘德钧报道,越冬代幼虫的发育起点为10.6℃,有效积温为292.6日度;其它世代幼虫发育起点为14.7℃(玉米螟幼虫的发育起点,日本人研究认为11.2℃。汪廷魁1981年报道为18.04℃)。越冬代蛹的发育起点为13.7℃,有效积温为98.7日度;其它世代蛹的发育起点为15.3℃;但玉米螟蛹的发育起点日本人研究认为12.6℃(1981年汪廷魁报道为10.91℃)。1988年朱传楹报道,卵的发育起点为13.5℃,有效积温为44.7℃±11.9日度;幼虫发育起点为6.4℃,有效积温为452.1±70.6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8℃,蛹的有效积温为115.5±18.2日度。1988年刘德钧等发表了在上海地区预测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高峰期的预测式。

发生量预测 1979年胡明峻报道,百秆越冬虫量在50头以下为轻发生年;50~100头为一般发生年;100头以上为严重发生年。在河南省南阳百秆越冬虫量在50头以下,春玉米被害株率为35%左右;50~100头,为50%~10%;300头以上达90%以上。又据山东临沂11年的统计资料,百秆越冬虫量低于100头的年份,6月上旬田间累计卵块在60块以下;100~200头的在60~80块之间;200头以上的在80块以上。1979年顾成玉等认为,越冬代的发育进度是影响当地玉米螟发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经研究证实,化蛹率10%的日期与玉米螟幼虫密度的相关系数r=0.765*。1980年开封农科所报道,花叶株率与玉米产量相关极显著,由花叶株率估测玉米产量损失的标准误差率为±2.2%和±1.08%;花叶株率波动1%,玉米产量损失增加或减少0.21%或0.13%,认为可作为防治指标。顾成玉等1985年报道,在黑龙江省凡玉米螟大发生年份,越冬代发育迟缓,产卵开始延到6月末至7月初,产卵高峰接近玉米抽雄期,产卵期与玉米生育的吻合是大发生的先决条件。据他分析,化蛹10%的日期与玉米螟幼虫密度的相关系数r=0.709*,羽化50%的日期与玉米螟幼虫密度的相关系数r=0.765*。说明越冬代发育进度与幼虫发生量有密切关系。化蛹率10%的日期与玉米田1代落卵的相关系数r=0.837*,发育进度与落卵量相关极显著。7月份是玉米螟产卵和卵孵化期,经分析,此期温湿系数与幼虫密度相关系数为r=0.914*。5、6月份是越冬幼虫大量化蛹时期,其幼虫必须咀嚼潮湿秸杆、吸收水分才能化蛹。雨量少于60~70mm影响化蛹,螟虫发生量低。雨水适中则发生重,雨水过多则引起幼虫寄生率、死亡率高,蛹腐烂而死。5、6月份降雨量与玉米螟幼虫密度呈抛物线规律,其相关率n=yx=0.762(nyx/P.En=7.19>4)。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化蛹和成虫羽化期,此期旬平均相对湿度对玉米螟发生量有显著影响。相对湿度与幼虫密度相关系数r=0.650*。1987年申效诚等用IBM微机分析了河南兰考县1964~1985年玉米螟发生量与生态因素的关系,组成3个世代卵量的预报模型,其准确率为87.3%。1988年赫斯韦等(M.Y.Husseiw)在马来西亚发现降雨对螟蛾的活动和产卵有重大影响。

防治技术 在中国,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对玉米螟防治技术曾大力进行过研究,1956年相里矩进行了较详的总结。1979年,胡明峻等总结了推行农作物种植改革、种早播诱集田或早播诱集带的治螟方法。1991年,吕仲贤等提出玉米与花生和红花苜蓿间作可有效地抑制玉米螟发生的方法。1991年,纳富斯等(D.M.Nafus等)报道,在菲律宾应用机械割除雄穗的方法可降低50%的亚洲玉米螟幼虫量。因地制宜地种植玉米抗螟杂交种是综合治螟的基础。1991年,美国米苏里大学巴里(D.Barry)发表了测定当时商品玉米杂交种抗欧洲玉米螟的结果表明,抗食叶(1代)的杂交种约占90%,抗食叶鞘(2代)的杂交种约占75%。1982年,中国玉米螟协作组发表的获白×洛抗03以及1987年周大荣等发表的植单抗螟1号玉米单交种都具有较高产量和较高水平的抗螟性,已在生产上推行。

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玉米螟在综合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1984年,李锦春等提出在越冬代化蛹后、羽化前在垛内插敌敌畏杆的方法熏杀玉米螟蛾的治螟措施。1983年,王蕴生等提出利用玉米螟蛾白天不在玉米田而在附近麦田和大豆田等地栖息的习性,提出用农药杀死栖息的螟蛾的方法(玉米田外防治),并取得了初步防治效果。在防治成虫方面,1991年张建东等应用在玉米株上挂敌敌畏和甲基异柳磷缓释袋的方法,可使虫孔和幼虫减退率分别达到88.9%和92.5%。在防治幼虫方面,据1979年胡明峻等总结,在50年代全国推行666灌心叶,后改为推广666,滴滴涕颗粒剂。1963~1972年河南开封农科所曾首先试用并建议推广应用1605颗粒剂。1967~1973年,哲盟农科所曾先后试用西维因和辛硫磷颗粒剂。1988年孙伯欣等应用呋喃丹颗粒剂治螟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梁树廉等1987年应用500mg/L和1000mg/L的灭幼脲3号,其杀卵作用在90%以上。陈霈等1989年发现灭幼脲使近孵化时的卵内幼虫不能进行气管呼吸而死于卵壳内。1979年,陈宁生等总结1972年河南省林县农林局和1975年兰考县农业局等单位在农田设置黑光灯防治玉米螟的方法,认为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据南通农科所和刘立春1975、1985年研究报道,认为他们研制的单管黑白双光灯(光波峰值为350nm和585nm)诱引螟蛾科昆虫的能力强于黑光灯。1990年,王蕴生等根据玉米螟主要虫源地在村庄内(秸茬垛)的习性,于越冬代螟蛾出现期,在村内设置特制高压汞灯,灯下设集虫水池,取得了防治效果在65%以上的结果;此法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推广很快。

生物防治 1971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开始应用白僵菌在玉米田防治玉米螟,该省1972年在白城等5个地区20多个点6000多亩玉米田用白僵菌治螟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1977年吉林省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协作组利用螟虫虫源地在村电中的习性,研究出用白僵菌封垛的方法,可压低田间螟害率70%左右。1955年,曹骥等首次将从法国带回的苏云金杆菌(Bt)用于防治亚洲玉米螟,以后许多科技人员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987年,刘志娴等应用Bt乳剂(含0.2%菊酯),每亩150g,加细砂3.5~5kg配成颗粒剂,于心叶末期撒施,可减少蛀孔80%以上。1987年,朴永范报道了应用飞机在46万亩的面积上喷撒Bt乳剂取得了防治效果达70%左右的结果。1988年,张敏鹰等报道了Bt芽孢与晶体不同配比对亚洲玉米螟毒效的研究结果。1991年王桂跃等在浙江省应用Bt颗粒剂治螟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

1956年,金孟肖报道了在广西人工培养、繁殖和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结果。1971~1974年,通化县三棵榆农科站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平均减少虫量76.0%。1979年,张芝利等在北京郊区应用玉米螟赤眼蜂防治2代玉米螟效果显著高于松毛虫赤眼蜂,并在整个2代玉米螟卵发生期保持高度寄生率。1986年,申效诚等在河南省于4月下旬释放7500~15000头/ha赤眼蜂防治效果同常规释放量。1990年张荆等防1代化螟试验证明,放蜂量减至15万~22.5万头/ha亦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1990年,桑(C.T.Tseng)在台湾甜玉米田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并采用施用农药(Bt)和去雄措施得到了满意的防治效果。1991年,申效诚等在早期低量释放用人工卵繁殖的赤眼蜂均可顺利出蜂,可正常寻找害虫卵寄生,对玉米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1991年,何康来等曾进行应用芜菁夜蛾线虫防治玉米螟的研究。1989年,李文德报道了在张家口地区使用600~750mg/ha人工合成的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对螟蛾的交配抑制率达到79.3%~85.8%,并取得了减少卵量77.6%~89.3%、蛀孔减少74.5%~85.6%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明峻,等.玉米螟的综合防治.中国主要害虫综合防治,1979,281,北京:科学出版社

2 程志青,等.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化学结构的研究科学通报,1980,25:14,658

3 全国玉米螟协作组.玉米品种抗亚洲玉米螟鉴定结果.植物保护,1983,9:2,41

4 王蕴生,等.玉米心叶丁布含量和花丝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初步研究.吉林农业科学,1985,3:66

5 刘德钧,等.应用多因素相关预测玉米螟第1代成虫发生期.植物保护学报,1986,13:90

6 徐庆丰,等.玉米螟白僵菌147号和9号菌株防治玉米螟田间试验.生物防治通报,1986,2:14

7 中效诚,等.玉米螟发生数量预报模型的初步研究.植物保护,1987,13(5):10

8 全国玉米螟综防研究协作组.我国玉米螟优势种的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88,15(3):145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王蕴生研究员撰;李建平审)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5: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