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中国山地
释义

【中国山地】
 

拼译:mountain land of China
 

山地是一个地貌学的概念。广义的山地还包括丘陵、高原、山原、台原(波状起伏、分割轻微的高原)、台地和黄土塬等类型,习惯上又称之为山区(mountain region)。中国山地面积广阔,类型多,这对于研究山地的形成和演化,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中国山地的认识、研究和记述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先秦时期,比较系统记载中国山地的著作有《禹贡》、《五藏山经》、《管子》、《尔雅》等。其中,《禹贡》一书提出的“山列”概念和“九州”境内“西部集中,东部分散”的山岳大势,对研究中国山脉的分布具有奠基作用;《五藏山经》是《山海经》一书中最古老的部分,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山岳地理专著,书中将中国山脉的排列和分布记述为“五藏(或五大片)”,总共26行列,并说明山脉的走向、延伸里程和山脉间的距离,对山地各部分的差别能区分出上下、阴阳,详加记述,对后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管子·地数篇》记载:“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山”;“上有铅者其下有注银,上有丹沙者其下有注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这可以说是中国早期关于山地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论述。

明代后期,王士性的《五岳游草》一书中有《地脉》、《形胜》、《风土》3节,填补了中国当时自然地理方面的空白。所谓“地脉”,代表后来的山脉;“形胜”是说明行政区划和自然形势的。明末徐弘祖对中国山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察研究,所著《徐霞客游记》精确记载了中国西南的喀斯特地貌,并初步论述其形成原因,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喀斯特地貌的科学文献。

20世纪初,中国地理研究逐步科学化、系统化。张相文、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发起成立“中国地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等科研组织;建立“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所”等研究机构;培养了中国第1批地理专业研究人材;组织各种考察队,先后对全国各山地进行考察;主办《地学杂志》,先后出版了多种地理科学论著。其中,《中国山脉考》(翁文灏)、《地文学》(张相文)、《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和《地质力学概论》(李四光)、《中国之造山运动》(丁文江)等著作,记载了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山地获得的重大成果。

李四光教授从研究地壳运动现象入手,应用现代数学、物理学、地质学方法,对构造地貌成因进行模拟实验,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基本概念,其主要观点是:(1)中国山脉的形成和排列受构造体系控制。东西走向的山脉受巨型纬向构造体系控制;南北走向的山脉受经向构造体系控制;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南北向构造带东地区)主要受华夏构造体系控制;北西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中国西部)主要受西域式构造体系的控制;各种弧形山脉(如大陆边缘的喜马拉雅山)受扭动构造体系控制。(2)从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的山脉大都经过多次造山运动而形成,但中生代以前的地壳运动与现代地貌一般已很少直接联系。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型,纬向、经向、北西和北东向的山脉都在燕山运动中奠定基础。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对中国现代巨地貌结构的形成有特别重大意义,喜马拉雅山脉、台湾山地在此时形成,昆仑山、天山及青藏高原上的许多山脉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大幅度隆起。

70~80年代,竺可桢、赵松乔等组织《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了《中国自然地理·总论》和《中国自然地理·地貌》。总结了山地考察研究的成果,主要有:(1)根据山地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貌过程,结合中国山地众多、高差巨大、西南高山高原为世界所罕见等实际情况,将中国山地分为极高山(海拔>5000m)、高山(3500~5000m)、中山(1000~3500m)、低山(500~1000m)等类型。丘陵虽也是以基岩为主的高起地形,但常以更低的相对高度和更大的破碎性分布于其它地貌类型之中。(2)中国地形大势是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山脉将中国地势划分为3级阶梯,并控制其它地貌类型的分布。第1级阶梯是青藏高原,边缘有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等。第2级与第3级阶梯的分界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各级阶梯面上,山脉与高原、盆地或平原相间排列。山脉对中国地理环境及其演变具有深刻影响。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日照、气温和降水以及植被、土壤类型等也随之改变,形成了自然景观的垂直带谱。由于各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山地垂直带谱类型也复杂多样,并与水平自然带相互交错。山地对地表能量和物质的流动具有屏障、分支及阻滞等作用。高大的山脉多是河流的源地或流域的分界,对地表径流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中国地理区划中的许多界线都以山脉为基础。

80年代以来,山区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治理成为中国山地研究的重点课题。198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农业地理总论》一书提出的山区开发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了解山地自然综合体的结构、类型、特点和变化规律,有意识地对其自然发生过程施加人为影响,使整个山区向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方向发展。为此,将中国山区划分为8种类型:(1)西北温带干旱地区的高山;(2)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区的山地、丘陵和黄土塬;(3)东北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4)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5)华中(江淮之间)北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6)江南与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低山和丘陵;(7)华南与滇南热带与南亚热带湿润区的低山丘陵;(8)青藏高原区的高山。各类山区目前利用程度不一,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必然存在方向上的差别。其利用价值决定于资源(矿藏、森林、宜农或宜牧草地、水源、野生动植物等)、地貌(险阻或平易)、所在地区的人口密度(劳动力)以及邻近居民点或城市之间的交通条件等。

在现阶段,中国山区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全面规划、统一经营;很多山区交通运输不便;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山区及山下生产;资源利用不当,生产力水平较低。山区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途径主要是:有计划地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增加植被覆盖,保持水土,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发展山区农业和各种土特产品的生产,一般山区要把林业作为重点来经营;开发山区水力和矿产资源,建立多种能源、冶金工业基地;开发山区旅游资源,以旅游业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

目前,山地研究的部分成果已投入实际应用。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是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因地制宜确定生产方向,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结合,治坡与治沟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积极建设基本农田,大力造林种草;以中小流域为单位,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集中治理和连续治理。南方丘陵山地的开发利用,是以林为主,林农牧结合,力求做到以林保土,以林蓄水,以林护农,以农养林,使农林牧副渔得到全面发展。

中国山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项工作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1992年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召开的“中国山地环境与灾害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科学院学会部召开的“全国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提出的议题,近阶段中国山地研究的热点是:(1)山区的人地关系;(2)山地综合开发与环境保护;(3)山区开发和建设的各项政策与措施;(4)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途径;(5)山地灾害的防治对策。由于此项工作的迫切性,已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参与的学科和部门也逐步增加。

【参考文献】:

1 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1960

2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3 任美锷,杨纫章,包浩生.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12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研究室.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04~112

5 王成祖.中国地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25

6 中国自然地理编写组.中国自然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5~20

(安徽宿州师范专科学校张理华副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5: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