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针灸甲乙经 |
释义 | 【针灸甲乙经】 拼译:A—B Classic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皇甫谧编写的《针灸甲乙经》全面总结了中国3世纪以前针灸学的成就,为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的针灸学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成书的《内经》、《难经》等书中,已有不少论述针灸的内容。到了汉代,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等医学家也都钻研过针灸,但是,没有系统的针灸专著流传。《针灸甲乙经》原书共10卷,总计128篇,其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书中厘定了当时的腧穴总数为654个(包括单穴48个),对穴位的具体位置及主治症候有明确的论述。该书还讨论了针灸的操作方法、禁忌和各种注意事项,强调医生扎针要专心致志,“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要根据人的年龄,体质强弱肥瘦,来决定针灸刺的深度与强度,以及艾灸的壮数(“壮”是艾火熏灼的单位)。本书问世不久,便相继流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家,受到各国的重视。现在,国际针灸学会还把《针灸甲乙经》列为必读的参考书之一。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