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褐飞虱的化学防治
释义

【褐飞虱的化学防治】
 

拼译:chemical contral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
 

褐飞虱是东亚和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水稻害虫,具有季节性迁飞和间歇性暴发的特点。防治褐飞虱为害主要依靠化学药剂,然而在大范围内长期使用少数几种药剂的情况下,它的抗药性和再猖獗成为化学防治中两大研究课题。

60年代中期,日本福田和永田等人开始研究褐飞虱的抗药性问题,确立了用点滴法测定长翅型成虫的生测技术,测得西维因、叶蝉散、对硫磷、马拉松等18种药剂的毒力曲线,结果表明褐飞虱对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的敏感性较好,每头成虫的LD50剂量为0.001~0.005μg;有机磷的敏感性较差,每头成虫的LD50剂量为0.01~0.04μm。尾崎和斋藤等采用试管药膜法也进行了测定,这方法比较简便,也能反映出褐飞虱对药剂的敏感程度。残杀威、西维因的LD50为0.029~0.049μg/管(1×10cm),杀螟松和马拉松为0.18~0.49μg/管(1×10cm)。在我国,唐振华(1982)首次报道了上海、杭州等地褐飞虱自然种群的测定结果,马拉松、对硫磷、六六六的LD50为0.05~0.1μg/头,与日本的结果基本相似。

1983年起,尤子平主持了我国国家攻关课题,监测广西、湖南、福建、安徽、江苏等省、区的褐飞虱抗药性水平的工作,以1967年日本永田测定的数据为相对敏感的毒力基线,并补充了1967年没有测定的(如敌敌畏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总共建立了24种药剂的相对敏感基线,成为以后监测抗药性的依据。

据永田和木村等(1979)报道,褐飞虱对六六六的敏感性到1976年已经下降了2倍。永田(1979)、尾崎(1982)、细田等(1983)报道不少国家也发现抗性种群,其中对有机磷的敏感性下降非常明显,如对马拉松的抗药性,1979年日本已发展到20~31倍,1986年在泰国为10倍,1986~1987年在印尼为2.9~4.5倍。对杀螟松的抗性,在日本70年末已发展到22~23倍,抗性水平更高的有倍硫磷30倍、苯腈磷105~423倍。对久效磷的抗性在菲律宾也一度高达40倍以上。西维因等氨基甲酸酯类的抗药性在80年代也有明显的发展。Kilin等1981年报道,在日本已达10倍,在印尼为2~10倍。

在中国,褐飞虱的抗性水平和日本的情况颇为相似。据高辉华、王荫长等(1987)报道、马拉松、杀螟松、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的水平已达11~16倍。以中国扬州和日本福冈相比,1987年两地的抗性指数分别为:六六六1.3与1.6,杀螟松7.5与6.9,马拉松9.5与10,二嗪农3.1与3.6,西维因2.9与4.5,混灭威3.7与3.4(谭福杰,1991)。但由于褐飞虱的迁飞习性,不同地区间抗性水平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如日本广岛南部和北部褐飞虱的敏感性相差2~4倍(细田,1986)。在我国安庆测定的抗性水平大多高于扬州的。在印尼、菲律宾,1977~1981年对马拉松和西维因的敏感性高于日本的,而在印尼1987年测得的结果,对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却都比日本的低。

永田和细田等根据日本各地抗药性监测的结果,发现褐飞虱的抗药性水平年度间波动很频繁。在日本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两次抗性上升,多种药剂的抗性水平达到10~50倍。1982年和1988年前后又有两次明显的回落,抗性下降约2.9~4.5倍。在中国也有类似的现象,如1985年在扬州测得马拉松、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为11~16倍,到1987年下降到5~9倍,1990年又降到5~6倍。这种情况与水稻抗虫品种面积扩大,局部地区药剂种类发生变化以及褐飞虱长距离迁飞有关。

褐飞虱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抗性,与其体内酯酶活性的上升有关,与胆碱酯酶敏感性变化无关。尾崎等报道,褐飞虱对有机磷的敏感性下降时,15%~90%的个体体内酯酶E-2带活性上升。高辉华和王荫长等报道,酯酶抑制剂TPP和S102都能对马拉松、对硫磷和杀螟松有增效作用,对前两者能增效3~3.8倍,对后者能增效7.8~8.6倍。

褐飞虱化学防治的另一个问题是害虫的再猖獗。国际水稻研究所在1980年报道,有16种杀虫剂在防治褐飞虱以后出现种群数量上升。以后在印尼、印度、孟加拉、马来西亚和中国都有类似的报道,所涉及的药剂包括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3类。王荫长等1988~1989年在安庆试验证实,溴氰菊酯特别容易引起褐飞虱的再猖獗。以0.0075~0.012kg(折合纯药)/ha防治,每10d喷洒1次,1个月后褐飞虱群体数量较不喷药的增长1~2倍。但用甲胺磷0.25kg(纯药)/公顷防治后不引起再猖獗。Ramman(1981)指出,喹硫磷、百治屠、氯氰菊酯和杀灭菊酯都能引起再猖獗。顾秀慧(1984)、高春先等(1987)研究表明,喹硫磷引起的再猖獗最为明显。

引起再猖獗的原因较多,药剂对农田生态系内的水稻、害虫天敌和飞虱三者都有作用,最终导致天敌控制能力下降和飞虱生殖率与存活率上升。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褐飞虱本身对某种药剂的耐药力较高或极高引发的。如溴氰菊酯对棉铃虫的三龄幼虫的LD50剂量为0.00071μg/头,棉蚜为0.000014μg/头,而褐飞虱为0.05μg/头,因此按常规剂量防治只能杀灭30%的个体。此时对敏感性强的天敌杀伤率高达70%以上,在连续不断的低剂量选择压力下,飞虱通过生理条件的改善,产卵量增加,种群数量得到补偿,这种补偿效应远远超过防治效应,造成处理后虫量超过对照,形成明显的再猖獗。相反,一种药剂在常用剂量下对飞虱的杀伤率能达到90%以上,就不会出现再猖獗。

对于褐飞虱的化学防治,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是开发低毒性(包括鱼毒)、延缓抗性和抑制再猖獗的新药剂。1979年日本开发醚菊酯类药剂多来宝,通用名Ethofenprox,化学名2-(4-乙氯苯基)-2-甲基苯基-3-苯氧苄基醚,对多种害虫有快速杀灭效果,与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有抗性的叶蝉、飞虱不产生交互抗性。10%的胶悬剂用量600~900g/ha。后来又推出生长调节剂类型的扑虱灵(Buprofezin),化学名2~特丁基亚氨基-3-异丙基-5-苯基-3,4,5,6-四氢-2H-1,3,5-噻二嗪-4-酮,对飞虱、粉虱和蚧有特效。飞虱若虫接触药剂造成畸形,不能蜕皮和羽化而死。25%扑虱灵用量525g/ha,田间药效可达20~30d。这些药对害虫天敌安全,因此是抑制害虫再猖獗的好药剂。我国已经广为生产推广。但今后在化学防治中单纯依靠少数一两种药剂仍然存在抗药性问题,亟待加强研究,完善各种综合防治措施,开发新的替代品种。

【参考文献】:

1 Chelliah S,Heinrichs E A.Factors affection insectcide-induced resurgence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Nilaparvata lugens on rice.Environmental Entomology,1980,9:773~777

2 Heinrichs E A,et al.Resurgence of Nilaparvta lugens(Stl).population as influenced by method and timing of insecticide applications in lowland rice.Environmental Entomology,1982,11:78~84

3 Nagata T.Insecticide resistance and chemical contral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Nilaparvata lugens Stal.Bull.Kyushu Natl.Agric.Exp.Sta.,1982,22:49~164

4 Udagaua T.Japan Pesticide Information,1986,23~26

5 尤子平.农业害虫抗药性专集.南京农业大学学报4(增刊),1987.65~73,135~138

6 杜正文,等.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协调途径.中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农业出版社,1991,225~236

7 远藤正造.植物防疫,1989,43(10):57~521

(南京农业大学王荫长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