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茶树病害
释义

【茶树病害】
 

拼译:tea diseases
 

有记载的茶树病害世界上约有140种;中国约90种。其中,叶部病害约60种(其中包括非侵染性病害10种),茎部病害约60种,根部和花部病害20多种。茶树的病原种类已知的约有507种,其中以真菌居优势,约350种;细菌6种;类菌原体病毒3种;藻类1种;地衣苔藓37种;寄生性显花植物17种;线虫89种。茶树上病毒病极少,这是和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有关,业已证明,此类化合物对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茶饼病 它是一种威胁性病害。1855年在东北印度的阿萨姆地区最早发现。1898年马西(Massee)定名为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分布在南纬8°~北纬35°,东经75°~138°区域内。它为害新梢,直接构成茶叶减产,品质明显下降。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主要产茶国,对茶饼病的病原生物学、流行和预测及防治的研究很活跃。病菌以担孢子进行侵染和传播,产孢量大。1951年卢斯(C.A.Loos)报道,在每mm2面积上可形成约10000个孢子。1952年海斯曼斯(C.P.Huysmans)证明,一个成熟的疱斑在24h内可形成100万个孢子,但孢子的寿命很短,在直射光下0.5~1h即死。1961年,文卡塔·拉曼(C.A.Venkata Ram)研究了不同波长的光对担孢子萌芽的影响,发现在紫外光下照射45min,即可对担孢子产生明显的致死效应。担孢子萌芽还需有水膜或饱和湿度。叶温超过35℃即可阻止病斑的形成,并使孢子死亡。因此,本病害局限在海拔700m以上的高山地区流行。茶饼病测报系统的基础主要根据以下两点:担孢子形成、萌发、飞散和相对湿度密切相关;孢子的存活力和光照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因此,在各国的预测系统中就应用相对湿度和日照这两个因素。1953年赖特斯马(L.Reitsma)等提出,在10~14d期间,当5d平均相对湿度>83%,会出现中等程度的流行;连续20~24d,每5d平均相对湿度>83%时,会出现严重流行。如果连续5d相对湿度<83%,则可推迟喷药。1953年,洪贝赫(K.Homburg)最早用5d中每天早上平均3h日照作为临界值。德韦尔(G.A.De Welle,1959)等用日照量率法进行预测。范德纳普(W.P.Van der Knap,1955)、克尔(A.Kerr等,1966)、吴国华(1968)都提出用日照作为预测指标。1966年桑穆加内桑(N.Shanmuganathan)等提出,在斯里兰卡条件下,产生对经济危害的发病率为35%,最小孢子密度为每立方米空气中有292个孢子。化学防治是控制茶饼病流行的主要措施。早期选用的杀菌剂主要是铜剂、汞剂和有机硫杀菌剂。1955年洛赫(O.P.Loah)的实验表明,叶片上铜素残留量的高低与芽梢罹病率呈明显的负相关。氧化铜与氢氧化铜在田间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但也存在着铜素残留量高和诱致茶树上害螨猖獗等问题。1961年,文卡塔·拉曼(C.A.Venkata Ram)发现镍盐对茶饼病兼具保护和治疗效应,应用剂量仅为铜剂的1/4,而效果优于铜剂。但由于镍盐不耐雨水冲刷以及价格较高而未能获得大面积推广。1975年,文卡塔·拉曼又发现比锈灵和十三吗啉的杀菌力大于铜剂和镍盐,除了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外,还可阻止孢子形成和释放,并对螨类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只能在有限的面积中推广应用。1987年,阿拉普拉加萨姆(P.V.Aralpragasam)认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性杀菌剂,如双苯三唑醇、已唑醇、腈菌醇、丙环唑等化合物在0.05%低浓度下,防治效果仍比铜剂好。各国都发现茶树品种对茶饼病有抗病性差异。印度尼西亚已选育了一种基本免疫的品系,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品种的抗病性在各地的表现还不稳定,其原因尚待探索。茶饼病的生理小种在印度已确认有2个,但尚未完全明确。今后的选育抗病品种,以提高水平抗性较为现实。

茶炭疽病 它是东北亚产茶国的一种重要茶树叶部病害。长期以来认为本病病菌直接穿透侵入叶细胞,1982年日本浜屋悦次证明,致病过程是由分生孢子萌芽先形成附着器,再形成侵入丝,从叶背茸毛的尖端侵入,并由尖端空腔向基部延伸进入叶细胞。因此,叶背茸毛越少,或茸毛木栓化速度愈快的茶树品种,抗性也愈强。1986年,安藤康雄等发现不同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抗病品种上仅形成圆形小病斑,潜育期8~15d;感病品种上形成大型病斑,潜育期10d。化学防治方法,日本用甲基托布津和苯菌灵;中国用百菌清(陈雪芬,1986)喷施,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可以阻止孢子的形成。喷药适期为萌芽期前。1985年,鬼木正臣等发现炭疽病对于甲基托布津和苯菌灵等杀菌剂已经产生抗性菌系。室内实验证明,感性菌株的50%抑制浓度为0.1~0.2mg/L,中等耐性菌株为3~5mg/L,抗性菌株为800~3000mg/L,相差几千倍。1989年,安藤康雄对日本17个县的145块茶园调查结果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抗性菌株的出现频率为66.2%。

茶轮斑病 它是各产茶国普遍发生的叶部病害。病原菌属半知菌门黑盘孢目真菌。最初属名为Pestalotia。1977年,克兰(J.Kranz)等都更改为Pestalotiopsis。1989年陈宗懋等记载该病的病原菌有10种,不同产茶国的优势种不同。日本以P.longiseta为优势种;中国以P.theae为主,非洲的优势种则为P.palmarum。1989年,日本永田等从茶轮斑病中分离到该菌所产生的毒素,分离物对茶树叶片有植物毒性,这种毒素被鉴定为oxysporone。1991年,Y.Ando进一步确认P.longiseta菌可产生两种毒素Oxysporone和(+)epiepoxydon,而P.theae菌只产生一种毒素,它和前种菌形成的(+)epiepoxydon的结构近似,但其2位上的CH2OH被所置换。1986年,堀川知广证明轮斑病菌也是茶梢枯病的主要病原,他还在1987年明确了品种间存在抗病性差异,并找到两种免疫品种。在化学防治方面,曾用22种杀菌剂进行药效筛选,其中以春日霉素-王铜、抑菌灵、百菌清及苯菌灵等防治效果良好,防治时期以在2、3茶萌芽期和2叶期各喷药1次为宜。1986年鬼木正臣等发现,轮斑病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已经产生抗性,从日本14个产茶县收集到的菌株中,抗性鉴定结果是:感性菌株占57.1%,高抗菌系占45.4%。P.longiseta和P.theae均已对甲基托布津产生抗性。

茶云纹叶病 它是中国茶树上的一种主要病害。1913年希尔(S.A.Shear)等定名为Glomerella cingulata,日本大多数学者一直沿用此名。1919年,滕斯托尔(A.C.Tunstall)确定为Guignardia camelliae。1963年,袁嗣令将茶云纹叶枯病菌和油茶炭疽病菌交互接种后,发现均可致病,两种病原相同。1963年,陈宗懋等实验用黄豆琼脂培养基培养该菌,菌丝生长快,产孢量多。1991年,安藤康雄认为该菌在PSA平板培养基和茶叶培养基上不产生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直接在菌丝顶端形成,其形态与在盘中形成的相似。1963、1964年,陈宗懋等认为该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旬平均气温≥28℃、降雨量>40mm、平均相对湿度>80%和有一定菌源数量和感病寄主时,可用作茶云纹叶枯病的预测指标。茶树品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一般叶片栅状组织层次少、角质层薄的品种较感病;反之则较抗病。品种抗病性还表现在抗病品种的潜育期长,而感性品种潜育期较短。其防治方法,以增强树势、提高茶树的抗病性为根本性措施,灭菌丹、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均表现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茶树叶部病害 叶部病害绝大部分由真菌引起,仅2种细菌病害。其中茶赤烧病仅在日本发生,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台风后形成的伤口是病害流行的诱因。

茶红锈藻病 它是一种由绿藻引起的茎叶病害。在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中国南方茶区发生严重。1975年朱伯特(J.J.Joubert)报道,病原藻除了直接从茶树上吸收养分和减少茶树光合作用面积外,还会分泌一种毒素,使树势衰弱,叶片大量脱落。病原藻从嫩枝刚变硬的木质部的裂缝处侵入。1984年叶正凡报道,本病在湖南省全年有两个高峰期:5月下旬~6月上旬和8~9月上旬。研究表明,土壤贫瘠、干旱和水涝等引起树势衰弱,易于发病。病原藻对铜素敏感,因此,喷施铜剂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

茶树茎部病害 茶树茎病种类虽多,但构成产量威胁的较少。茶茎溃疡病是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发生普遍的一种病害。1979年戎文治等在中国浙江省幼龄茶园和扦插苗圃中发现。台湾省也有发生。该病引起枝梢枯死。1969年,桑穆加内桑发现Phomopsis theae菌有若干种生物型,表现对不同无性系有不同的侵染力。他还认为溃疡发展的速度与茶树体内的含水量成负相关。当茎内的含水量低于一个临界值时,即可完成侵染而发病。因此,防治的关键是旱季控制水势,并在旱季前喷施多菌灵进行防治。茶树木腐病是热带产茶国的一种主要的茶树茎病。木腐病的病原菌是由炭团菌属真菌所引起,已记载为害茶树的有7种,其中优势种是麻饼炭团菌,防治方法主要是增强树势,以提高抗病力。

根腐病 它在热带和亚热带产茶国以及中国南方茶区,是一类严重的病害。根腐病的种类较多,在东南亚的主要种类有红根腐病、炭根腐病和褐根腐病;非洲的主要根病是根朽病和柱枝双孢霉根腐病;日本以白纹羽病为主;中国南方茶区以红根腐病为主,北方茶区则以茶苗白绢病和紫纹羽病为主。热带茶区的根腐病和原始森林垦植时留下的树桩关系密切,彻底清除残桩可以消灭土壤中根病菌,使其起不到“过渡食料基地”的作用。1985年印度包拉(K.C.Baura)应用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 Fr.和T.harzianum真菌的孢子悬浮液涂抹残桩表面,以使根腐病菌不能在残桩上定殖,可有2年的保护效果。定期施入木霉菌,对各种根腐病菌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化学防治方法,在种植前用甲基溴进行土壤薰蒸效果好,但因成本高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十三吗啉、苯菌灵、双苯三唑醇等内吸性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根病。

茶树根线虫病 它是另一类重要的根病。其中以Meloidogyne属线虫引起的茶苗根结线虫病更为普遍,已记载的有9种,以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1978年泰勒A.L.Taylor报道,1941年在斯里兰卡发现一种短尾根结线虫为害成龄茶树。其防治方法,由于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广,以在生荒地种植茶树为宜;调运苗木时应实行检疫措施,防止线虫随苗木蔓延;在苗圃中可使用灭线磷、丰索磷、涕灭威、呋喃丹等杀线虫剂。生物防治已有新的进展。1985年日本Y.Mitsui发现,土壤中线虫的捕食性真菌种类较多,以三度粘网型最多,形成粘性具柄节型真菌和形成收缩性环类型的真菌次之。在田间条件下,以Monacropsorium cinopagum种的效果最明显,但尚未大面积应用。

除根结线虫外,茶短体线虫(根腐线虫)、穿孔线虫、盘旋线虫等在一些产茶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可以选育抗病无性系,增施钾肥,以及种植万寿菊、危地马拉草等能杀死或抑制线虫生长的植物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茶树病害研究的今后10年内的热点,仍将围绕茶饼病、茶轮斑病等流行性病害以及茶根腐病等难治的慢性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进一步降低化学防治的次数和农药的用量;利用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育种,开展完善以测报和制订防治指标为中心的茶树病害的综合治理系统,也将是未来10年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 Venkata Ram C S.Blister blight of tea,Adv.in Myc,Pl.Path.,1975,211~221:India.

2 浜屋悦次.Diseases of tea plant in Japan and their control Rev.of pl.prot Res.,1981,14:96~111

3 Chen Zongmao,Chen Xuefen.Diseases of Tea and their control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lant Dis.,1982,66:961~964

4 陈雪芬.一个世纪来的茶饼病.国外农叶——茶叶,1984,1:1~6

5 Aruopragasam P V.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Chenical Control of blister leaf disease of tea effecliveness of of EBI fungicides,S.L.J.Tea Sci.,1987,56:22~34

6 Satyanarayana G.Tea Diseases of Importance in India and their Control.,Rev.P1.Path.,1987,4:89~108

7 陈宗懋,陈雪芬.世界茶树病原名录.茶叶科学,1988,8(2):65~76;1989,9(1):73~88

8 陈雪芬.世界茶树病害研究进展.茶叶文摘,1989,5:1~6

9 陈宗懋,陈雪芬.茶树病害的诊断与防治.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6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科研所陈雪芬研究员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10: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