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钩端螺旋体 |
释义 | 【钩端螺旋体】 拼译:leptospira 钩端螺旋体为原核细胞生物,属螺旋体目。它严格需氧,长链脂酸为其电子供体,横分裂繁殖。腐生性双曲状钩端螺旋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寄生性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在人兽间传播。 1907年,史蒂蒙森(A.M Stimson)首次观察到该螺旋体,1918年野口创立其属名。1937年,汤泽光在中国首次分离、报道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长10~20μ,直径0.1μ,螺旋细密,末端呈钩状,沿长轴快速旋转运动。1968年,安德森(D.L.Anderson)发现其外膜有5个电子密度区,包含脂类35.7%,蛋白45.8%和碳水化合物6.0%。外膜能刺激宿主产生保护性抗体,又是抗体-补体攻击的部位。1991年儒勒(R.L.Zuerher)指出,外膜中的主要蛋白质分子量为31000,耐热,具有强抗原性。菌体为螺旋圆柱状,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含有核质、核糖体的胞浆。轴丝由带有一串盘状结构的纤维和基体组成。1990年,戈登斯坦(S.F.Goldstein)用复合曝光摄影证实,轴丝在外膜和菌体间的旋转方向决定菌体末端形态及其运动方向。1979年,国际钩端螺旋体命名委员会建议设立钩端螺旋体科,包含(1)钩端螺旋体属。包括问号状钩端螺旋体种、双曲状钩端螺旋体种和短小钩端螺旋体种。(2)细丝体属。包括伊利尼细丝体种和丁博维扎细丝体。传统采用血清学交叉凝集反应将种分为血清型,相近者归为血清群。1982年,特普斯查(W.J.Terpstra)报道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包括25个血清群,168个血清型;陈廷祚1989年报道,中国有其中18群,70型。由于血清学分类存在抗原交叉、抗血清非标化等问题,约翰逊(R.C.Johnson)1968年根据三油酸酯酶活性对钩端螺旋体进行分类。1973年,瑞勒(E.Reiner)采用热解-气相-液相层析法鉴定钩端螺旋体。1991年,卡西普蒂(B.Cacciapuoti)对钩端螺旋体进行包含17个脂酸组的化学分类。1966年,哈帕勒(D.K.Haappala)依据鸟嘌呤和胞嘧啶(G+C)的比值将钩端螺旋体分为4组。1987年,雅苏达(P.H.Yasuda)用羟基磷灰石(DNA)杂交法鉴定38个钩端螺旋体血清型,从而建议依据其DNA相关性将钩端螺旋体分为12个基因组,得到广泛认同。1957年,伊玛莫拉(S.Imamuran)发现某些问号状钩端螺旋体提取物具有毒性。1964年,阿伦(V.M.Arean)以G-细菌内毒素分离法提取钩端螺旋体毒素未成功。1986年,文(T.V.Vinh)报道问号状钩端螺旋体脂多糖化学组成和超微结构与肠道G菌相似却缺乏后者之内毒素活性,但其糖脂蛋白则可显著损伤培养细胞。1988年,鲍朗报道赖型钩端螺旋体糖脂蛋白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有毒性。1991年,哈克(D.A.Haake)证实钩端螺旋体通过体外培养毒力减弱时,其外膜脂多糖分子量发生显著变化。脂多糖抗原可刺激宿主产生凝集和调理抗体,激活补体或调理巨噬细胞杀灭钩端螺旋体。1989年加斯特(B,H.Jost)和1990年迈德维特(A.Midwinter)证实,针对脂多糖的最高抗体效价在6~10周,IgM为主。1990、1991年增泽俊幸报道,钩端螺旋体糖脂物质有较强的免疫性和保护作用,有发展成为新型菌苗的前景。1984年,小林弘研制了钩端螺旋体型特异单克隆抗体,解决了日本主要菌型的分离鉴定问题。1985年,特普斯查根据单克隆抗体凝集反应型鉴别钩端螺旋体新菌株。同年,板本筛选出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杂交瘤细胞株。1987年,加斯特制备了一系列仅与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外膜反应的单克隆抗体。1991年,霍克(J.V.Hookey)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了多株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单克隆抗体可有效地分离钩端螺旋体抗原寡糖,分析其表面抗原物质及其组成。单克隆抗体的作用部位是钩端螺旋体外膜脂多糖抗原决定簇。1987年安德勒(B.Adler)指出,单克隆抗体与脂多糖不同亚单位作用决定其群、型特异性。1990年,塞格斯(R.Segers)致敏免疫缺陷小鼠而获得直接识别钩端螺旋体35kd外膜蛋白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为分析其蛋白抗原提供了有效手段。1981年,马歇(R.B.Marshall)首次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发现了不同血清型钩端螺旋体DNA之间的差别。1986年,塞尔曼(A.B.Thierman)认为该技术可有效地鉴别钩端螺旋体株。同年,勒费文(R.B.Le Febvre)建立适用于分析内切酶的快速简便的钩端螺旋体DNA纯化技术,1991年,爱利斯(W.A.Ellis)认为限制性内切酶谱鉴定分析钩端螺旋体精确可靠,可克服血清学方法的缺陷。1990年,巴瑞尔(C.Baril)采用脉冲场电泳法发现钩端螺旋体基因组DNA是一个环状的、约5000kb的染色质。1991年泰勒(K.A.Taylor)指出,钩端螺旋体基因组包括3个不同DNA分子种类,总碱基对3100kb,其中1个是线状的质粒DNA。1991年,儒勒采用钳形同源电场电泳法证实钩端螺旋体基因组约4750kb,包括4400kb环形染色质和350kb环形质粒。以其因组DNA为探针可杂交检测钩端螺旋体。1988年,冯爱斯(G,Van Eys)和儒勒分别建立重组DNA和rRNA探针印迹杂交技术。由于重复序列特别是rRNA的天然放大作用,探针特异性大大提高,敏感度达1×103,并获得清晰简洁的杂交带型,有利于钩端螺旋体的鉴定。1972年,莫瑞司(O.N.Morris)指出,钩端螺旋体的rRNA由大小亚基组成。钩端螺旋体rRNA包含23s、16s和5s3部分。1989年,福长将仁测定了钩端螺旋体两个23s和16srRNA编码基因的序列,并发现编码5srRNA的单拷贝高保守基因。这些基因呈5’16s-23s-5s3’顺序排列。1990年,戴维(H.S.Daid)认为某些问号状钩端螺旋体的23srRNA可进一步分为14s和17s两部分。1990年,霍克和帕拉兰特(P.Perolat)分别测定钩端螺旋体rRNA基因限制性图,其“rRNA指纹”可进一步区分雅苏达基因组。1989年,冯爱斯首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微量钩端螺旋体DNA,并以PCR结合DNA印迹进行同源性分析。1991年,伍德沃德(Woodward)将重复序列合成引物用于(PCR)检测哈勒焦型钩端螺旋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现行的各种方法。1990年,鲍朗首次以PCR检测中国主要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以rRNA为版模的PCR也在研究中。1984年,耶尔通(Y.Yelton)筛选出双曲状钩端螺旋体色氨酸互补基因,其中2.8kb序列是编码53.5、23.6和22kb蛋白的必需部分。1988年,儒勒测定了一个与31.071kb氨基酸读码框架有关的精氨酸基因序列。1991年,斯坦蒙(L.V.Stamm)克隆rec-A互补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个结构保守的43KD多肽。1988年,山口克隆出8个问号状犬型钩端螺旋体种特异表达抗原。属特异外膜蛋白抗原也表达成功。1990年,理查德(C.Richaud)从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克隆出数个氨基酸互补基因,除问号状以外的钩端螺旋体缺如。1985年,丹(A.A Dain)致力于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溶血基因”的表达。1989年,德瑞尔(G.Del Real)也克隆一个编码溶血素和鞘髓磷脂酶C的3.9kb基因序列。1990年,塞格斯(R.Aegers)认为溶血素为一个1.668kb基因的读码框架产物。1990年,福长将仁则获得4.5kb可特异地与问号状钩端螺旋体DNA杂交的溶血素基因片段。上述研究资料表明,不同钩端螺旋体的溶血基因结构存在差别。钩端螺旋体分子生物学将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钩端螺旋体编码和调控基因结构与功能将是研究的热点。基因重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和单克隆抗体技术仍是主要研究手段。钩端螺旋体的毒性物质、保护性抗原和生物合成代谢的基因编码、调控和表达将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从分子水平发展敏感、特异而实用的钩端螺旋体检测、鉴定和监控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基因分类学将形成一个可靠的和完善的理论和运用体系。钩端螺旋体的基因工程研究成果将有效地保护人类。【参考文献】:1 Marshall R.J Med Microbiol. 1981,14:163-1662 Yasuda P. Inter J Syste Bacteriol. 1987.37:407 - 4153 Midwinter A. J Med Microbial. 1990.33:199-2034 Segers R. Hybridoma. 1990.9:275 - 2835 Baril D. FEMS Microbiol Lett. 1990.71:95 -1006 Richaud C.J Gen Microbiol. 1990.136:651 - 6567 鲍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0,10(5)∶277~2818 VanEys G.J Clin Microbiol. 1991,29,1042-10489 Zuerner R. Microbiol Pathogenesis. 1991,10:311 -32210 Cacciapuoti B. Inter J Syste Bacteriol. 1991,41:295 - 300(华西医科大学鲍朗教授撰;余叶蓉审)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