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释义

【矛】
 

拼译:spear
 

矛是中国古代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矛的历史久远,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就出现了矛。那时人们把石头或骨头磨尖,再加上长的木柄,就制成了矛,并作为狩猪工具。夏朝出现了青铜矛。商朝时,铜矛已是重要的格斗兵器,器身宽大,两侧的刃部向前聚成一个锋尖,后有安木柄的圆銎。战国晚期,较多出现了钢铁矛头,形式上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窄叶铜矛,器身细长,矛柄的制作也更为精细,下端有鼻和环以系缨。当时的《韩非子》一书就说:“楚人有鬻矛与盾者”,可以说是世界上关于矛和盾的最早记载,可见中国是世界上发明使用矛与盾最早的国家。到了汉代,钢铁制造的矛头逐渐取代青铜矛头,矛头的形体也随之加大并更加锐利。西汉时期骑兵日渐成为军队的主力兵种,出现了专供骑兵使用的长矛,式样也很多,不仅有长矛,而且还有叫做“手矛”和“双矛”的短矛。三国时期张飞用的就是丈八尺长矛,约合4米多。南北朝时又出现了二丈四尺长矛(约6米)。唐代以后,矛头尺寸减小,更为轻便合用,根据不同的战术用途,矛的种类有所增多,并已基本列为常备武器。后来,矛逐渐演变为枪(不是火枪)。最初的枪和长矛的样子很相近,只是将矛头改形状,增加一些刺、钩、尖等,或者在头上安上尖形的利器,以扩大攻击范围。实际上枪和矛基本上是同一件东西,但又不完全相同。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6/29 13: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