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泌尿外科学的进展 |
释义 | 【泌尿外科学的进展】 拼译:the progress of urology 1876年,Max Nitze将铂丝小电灯泡装在膀胱镜前端,成功地解决了腔内照明问题。以后几经改进终于制造出沿用多年的内光源膀胱尿道镜,为泌尿外科学提供了一种准确诊断的手段,因此导致泌尿外科学较早地形成独俱特色的专业外科学分支。 泌尿外科学诊治的范围主要是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和男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其后,为了诊治上的需要又有相应地扩大。其传统的诊断方法除了病史、症状、体征、化验等一般临床医疗常规检查外,必要时需作膀胱尿道镜检查,直接观察腔内病变并可借助各种附件,进行切取活组织、去除异物、电凝、电切、碎石等手术,并可作输尿管插管术分别收集左右肾盂尿液作必要的检验,作插管尿路平片及逆行尿路造影等放射线检查,临床上已沿用多年,目前仍是基本诊治手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技突飞猛进,基础理论研究不断获得新的突破,高精尖的诊治仪器和方法大量推向临床医学。诊治手段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了临床各专业的诊治水平,致令泌尿外科学存在较长时间的术前确诊率较高的优势已不再专美于前。当然,泌尿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诊治方法也同样取得更重大的进展。纤维导光技术应用于内窥镜照明,将光源从腔内移于体外,取代了沿用多年的腔内电灯泡光源,不但可避免灯泡发热的影响,也可避免因灯泡损坏而不得不取出镜鞘更换灯泡的麻烦。纤维导像技术使研制各种可弯性内窥镜成为现实,使创伤更轻微、操作更方便,大大减少受检者的不适。1983年,更研制出先进的电子内窥镜,取消了光纤导像代之以光敏集成电路摄像系统CCD,从而改变了内窥镜的本质,置入腔内的图像传感器将图像信号传至体外的图像处理器,图像即清晰显现在监视屏上,图像放大,画面清晰,分辨率高,可同时多人观察会诊讨论,检查者也免除了从窥镜中直接观察的劳累。随着内窥镜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不同类型多功能内窥镜不断出现,由诊断为主发展成兼有多种手术治疗功能,促成腔道泌尿外科的迅速发展。50年代初期已有膀胱尿道电切镜问世,其后国际上不断有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报道,其后电切镜又应用于切除膀胱肿瘤,切开或切除尿道内疤痕以治疗尿道狭窄或尿道闭锁。1955年,Goodwin提出经皮穿刺肾造口方法进一步推进经皮肾镜Percutaneous Nephroscopy的技术。1976年,Ferntorm应用经皮肾镜取石获得成功,从而开辟了肾结石治疗的新途径。1978年Lyon、1980年Perezcastro均曾报道应用硬式输尿管肾盂镜诊治输尿管及肾盂内疾病的经验。北京医大泌尿外科研究所,1984年开始应用此种硬式镜于腔内手术。其后又研制出纤维可弯性胆管肾镜及输尿管肾镜,较硬式镜又进一步,中国于1982年已有应用经验报道。经皮血管腔内诊治技术,是从Seldinger血管穿刺插管技术发展而来,从造影诊断发展成治疗手段。1970年,Wholey等成功地应用肾动脉栓塞术控制了肾大出血:其后又应用于手术前患侧肾动脉栓塞术,令患肾缺血萎缩肿瘤缩小,使手术切除较易成功,又可用于抗癌药物局部灌注治疗。1974年,Gruntzig成功地应用气囊导管作血管狭窄扩张术获得良好效果,目前是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近期疗效达80%。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确诊率很高,又无创伤,是诊断技术划时代的进步。70年代中期,B型超声扫描仪(Doppler)开始应用于临床,具有造价低、体积小、运输安装方便、操作容易等优点,因而迅速获得临床上广泛应用,甚至作为体检的手段。过去临床上无法获得早期诊断的较小肾瘤肿、肾囊肿、肾上腺肿瘤等,往往可为B超探查所发现,虽然直径小于1.5cm的肿瘤仍不易发现,目前临床上多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CT(Computed Tomography)由于英国的AtleisoMortey医院于1972年首先应用于临床;1972年美国Mayo Clinic应用于体部,可提供病变部位及邻近器官较完整的立体形态概念,一般扫描间距为1cm,必要时可调整到3~5mm间距快速扫描,可发现直径5mm左右的新生物,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如欲显示尿路图像则需加强(注射静脉尿路造影剂)。1973,年Qantebur首先报道发自磁共振的空间信号可以成像,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80年代末期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分辨率很高,组织对比性强,如作肾脏扫描,可明显区分肾皮质与髓质,肾内细微结构清晰可辨,可观察血管血运、尿路内尿流情况而不需造影剂,病人不需接触放射线,由于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进展,过去临床上常用的创伤性的和有一定危险性的检查手段如后腹膜充气造影、血管穿刺插管造影等等,目前已弃置不用或较少应用。体外振波碎石术:于1980年5月首先由德国慕尼黑Choussy等人用于临床。1983年Dornier公司相继制造多种类型的碎石机推向世界各国,使用效果满意。1985年以后,很多国家争相研制出更多类型的体外碎石机,广泛用于治疗上尿路结石症,被誉为“尿石症治疗上的革命”。中国国产碎石机亦有多种问世,目前已普及至中等城市。振波对肾组织损伤情况、碎石术后引起肾性高血压情况均需继续作长期随访和分析研究。碎石后引起的输尿管石街梗阻,应即时处理。学者们一致认为体外振波碎石术应与腔道泌尿外科手术相互配合,提高尿路结石患者非开放手术的治愈率,特别是针对有复杂斑情况的结石症患者尤为必要,如能相互配合确当,一般认为90%以上的尿路结石患者可免于开放手术。1949年,Kolff等首次应用转鼓式人工肾治疗急性肾衰。1960年,Quintan和Scribner成功地应用动静脉外瘘作血流通道使慢性肾衰长期维持性透析成为现实。1964年,Stewart制成空心纤维透析器,效率高,使用方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透析器。80年代以来,先后开展了序贯透析、血液滤过、血流灌流、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技术,抢救了不少危重而过去认为无能为力抢救的病例,并为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提供必需的术前术后治疗,从而提高了肾移植成功率。1956年第1例同卵孪生之间的肾移植成功后,同种异体肾移植成为挽救晚期肾衰患者的最有效的手段,近来国际资料报道的肾移植已超过15万例次,并以每年1~2万例次的速度进展。1978年临床上开始应用环孢素A(CS-A)作为主要免疫抑制剂后,使术后人肾存活率分别提高20%~30%,目前文献报道1年肾存活率已达90%以上。免疫抑制剂不断创新,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IG)、抗人肠腺球蛋白(AHIG)、FK500等,毒性均小于CS-A,抗人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急性排异逆转率达90%以上。中国近10年来已报道的同种异体肾移植约2000多例次,人肾1年存活率有报道达93.7%者。随着有关基础学科的飞速发展,国际上从70年代开始男科学的研究,并有很大进展,揭示了人类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机制。男性生殖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协同调控下,通过精子的发生、成熟、运输和获能等一系列生理活动所完成,其中各个环节的生物化学机理,各种因素的作用和调节,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观点来探讨,已逐渐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对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在病因分类、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等有了更充实的内容,男性生育、调节方面也有了突破性发展,但男科学涉及许多新兴的和边缘的学科领域,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努力。【参考文献】:1 Partoin C L,et al.Radiology,1980,136:7672 周永昌,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2,3(1):573 Choussy G,et al.J.U rology,1982,127:4174 Gonzalez R,et al.J.Urol.,1983,130:7855 黄克权,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3,4(1):386 Segura J W,et al.J.Urol.,1985,134:10777 黄穗乔,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8,9(6):3248 张树云,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0,11(5):3019 吴阶平,马永江,等.实用泌尿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1:414~440,215~22610 王益鑫.男性学杂志,1992,6(1):60(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有年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