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河床演变学
释义

【河床演变学】
 

研究河流在水动力作用下的河床形态及其变化的规律,掌握河流的自然演变规律和修建工程以后的影响,对经济建设有重大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前,河床演变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只在维里康诺夫(M.А.Beликaнов)的《河流动力学》一书中有1章专述河床演变,50年代的河流水力学著作中也仅涉及河弯的演变。1958年才由维里康诺夫写出了河床演变专著。进入60年代以后,这方面的论著较多,涉及的面也很广,其中有许多地理工作者的论著。中国在早期也有治河策和河工学一类的著作,其内容主要是防洪御险的工程措施,也有对水性和河势特性的认识和论述。从60年代起,有较多的论文和专著,从河流的自然演变特性和治河工程的合理布局方面进行研究总结。70年代以来,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兴建和三峡水库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开展河流上兴建拦河枢纽以后对上下游河段再造床过程研究,通过对丹江口水库的观测,大量的模型试验和数值模型计算,取得了许多实际资料和研究成果。

河床演变学是介于河流动力学和河流地貌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前者研究河道水流与泥沙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组成河床边界的泥沙被冲刷、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河流作为流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流域因素密切相关,与流域地表的产流产沙情况关系极大,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属于水文学和地理地貌学的范畴。水文学和河流地貌学则从地表侵蚀、地质地貌、流域产流产沙、水系和河型的形成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吸取河流动力学和地貌学两方面的成果和方法,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根据水流泥沙运动规律,结合地理地质等河床边界情况,探索河流自动调整规律,相对稳定的河相关系指标,各类河型的形成和转化的条件,再补充以修建拦河大坝以后上下游河道的再造床过程就形成了本学科。

河床演变是水流和泥沙相互作用产生的泥沙运动的结果,一般说来是一种缓慢的过程,因此以前主要依靠定期观测的资料进行前后对比。部分学者也通过模型试验来研究地表侵蚀、水系的形成和河床变形。野外观测工作一般是沿河布设网站,结合定期的河段水下地形测量以积累资料。现在则通过航空摄影和地球卫星提供的遥感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河流变化。

河床演变学研究的重点在于阐明一系列重要因素变化的机理,如流域坡面的产流产沙规律,各种河型的发生及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衡量指标,冲积河流自动调整的机理及达到相对稳定指标,以及修建水工建筑物以后引起再造床过程的预测等。一般说来,因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河流愈来愈少,要寻求早期河道演变的痕迹来探讨河流自然演变的规律,相对来讲比较困难。而随着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及随后布置的有计划观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料。因此,围绕着工程对河床演变的影响进行的研究将比较广泛而丰富,这必将为人类驾驭自然提供有利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Beликaнов М А.Динaмикa PycловьIX Потоков,Bторое И3дaниe,Гидромeтeочздaт,1949

2 Beликанов м A.Pyслово ǚПрочесс,Пepвоe Издaни Госзнepгоиз-

дат,1958

3 钱宁,张仁,周志德.河床演变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河海大学周耀庭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6/26 15: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