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施今墨
释义

【施今墨】
 

【生卒】:1881—1969

【介绍】:字奖生,浙江萧山县人。13岁学医,行医60多年,足迹遍及全国,颇负盛名,被称为民国时期北京四大名医(其他三人为汪松春、孔伯华和萧龙友)之一。解放前曾任南京中医国立馆副馆长。1932年,在北京创办华北国医学院,讲授中西医课程,是中国医学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型学院。还创办中医学校、中医讲习所和中医研究所等。解放后曾任北京医院中医顾问、中医研究院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施今墨对中医理论造诣很深。发展了中医基本理论。提出“阴阳应为总纲,表里、虚实、寒热、气血为余辨证时之八纲。”指出“临床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明辨症候,详慎组方、灵活用药。”施今墨处方讲究活巧,精于配伍,“施氏药对”在中医界广为流传。组方时注意各药所占比例,指出“辨证精确,而不注意用药比例安排,疗效就差。”治疗外感热性病,创立七清三解(即清理与解表药味比例为7∶3)、五清五解、三清七解诸法。

施今墨是进行中医革新和中西医结合的先驱。早在20年代,就开始应用西医病名,认为中西医病名应统一。曾提出“中医现代化,中药工业化”口号。三十年代就采用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医疗器械。配制各种丸药以西医命名,如气管炎丸、神经衰弱丸、高血压速降丸、强心丸、皮肤病血毒丸、感冒丹等。这些成药深受病者欢迎。

施今墨治病不拘成见,兼收各家及中西医理,活用古方、时方,广采民间疗法与草药单方。医术高明,擅长医治胃肠病、虚弱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妇女病。

施今墨医疗经验由祝谌予等编成《祝选施今墨医案》,4卷,1970年出版。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6/29 13: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