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褐飞虱 |
释义 | 【褐飞虱】 拼译:rice brown planthopper 褐飞虱系亚洲水稻的一种重要国际迁飞害虫。在热带原产地的印度、菲律宾和越南等国,褐飞虱常与以蜘蛛为优势的天敌处于自然平衡之中。水稻绿色革命以后,因密植、多肥和滥施农药,导致虫口急速上升。在迁入国家,因天敌稀少,褐飞虱往往大量迁入而猖獗,而且在地理上北重南轻。在东南亚诸国,由于70年代相继推广一些抗虫水稻品种如IR26和IR36等,80年代初期虫口明显下降,但不久因褐飞虱致害性(生物型)的转变,80年代后期虫口又复上升。水稻抗虫品种是对付褐飞虱的主要手段,但是常规育种的过程比褐飞虱致害性(生物型)转变历时更长。因此,在目前常规抗虫育种方法的革新获得突破性进展以前,褐飞虱将为中国水稻的一种持久的间歇性自然灾害。 日本(本永一,1962)和中国(雷惠质等,1961)的一些早期学者,曾认为褐飞虱能以卵在杂草上就地越冬。但是,日本长谷川(1955)和中国的阮义理(1971)已查明在游草上越冬的为伪褐稻虱和拟褐稻虱,而且在自然条件下它们都不取食水稻;反之,褐稻虱也不为害游草。1967年,鹤岗在东海气象船上观察到褐飞虱降落的实况,岩本良一(1972)乃首先提出褐飞虱长距离迁飞的学说。中国褐飞虱科研协作组也查明;中国褐飞虱的主要虫源系由国外迁入(程遐年等,1989) 褐飞虱成虫具有翅二型形态、即长翅型和短翅型。短翅型系由显性基因所控制,但也受食料和光温等条件的影响。在热带虫源地,通常以短翅型的占优势,但若虫口密度过高或食料恶化时长翅型的比例上升;当水稻老熟以后,则无例外地以长翅型的占优势。在迁入地带,初始虫源理当全部为长翅型的,但随着代数和食料丰盛度的增加,短翅型的比例上升;同理,在迁入国家南部地区短翅型的高于北部者。由此可知,虽然短翅型的猖獗的机会较多,但若迁入迟,长翅型的比例较高的种群同样也可猖獗。迁飞种群皆为处于生殖滞育幼嫩后期的长翅成虫(陈若虎等,1979),迁飞性能则随着卵巢的发育程度而渐次消失。一般在降落以后才交配,交配以后卵巢加速发育。但是降落以后若食料不适,能再起飞。雌虫卵巢未经交配也能自行发育;日本人在东海海面捕捉到的成虫绝大多数为雄虫,可能即因迁飞对雌虫卵巢发育选择的结果(巫国瑞等,1984)。由热带迁入中国的虫源可分为二:第1虫源,迁入时期在4~5月,主降在大陆内部;第2虫源,迁入时期在7月,主降在沿海。每年4~5月,来自中印半岛的热带气流分成两股,一股向西为辐合气流,通常流向褐飞虱主降区,如广西的龙州;一股向东为离散气流,通常流向褐飞虱降落边缘区。四川秀山、湖南永顺、黔阳以至长沙都介于这两股气流之间。4~5月间常在长沙秧田可以查到少数褐飞虱长翅成虫,即由此等气流所带入,实非当地越冬虫源。例如由中印半岛迁入量大的1987、1988和1991年,就是如此。但如1980年第一虫源于5月间长驱直入秀山地区,1982年6月底偏降赣浙,1985年6月上旬偏降东南沿海;以后年份4~5月在长沙秧田就查不到或者很少查到褐飞虱。有的学者提出,中国褐飞虱的猖獗与海洋的厄尼诺现象有关,这不能一概而论。1987年的猖獗与其巧合,但1980年和1985年的猖獗与其就无直接联系。现已知,热带由于某些异常的气候条件破坏了褐飞虱与天敌等因素的自然平衡,造成虫口急速上升和外迁。这些异常气候条件,就是人们赖以长期预测褐飞虱猖獗的根据之一。至于褐飞虱在热带虫源地虫口的消长,除了受天敌和气候的影响以外,还受到水稻抗虫性和褐飞虱致害性相互作用(即褐飞虱生物型转变)的制约。根据基因对基因的原理,抗虫品种推广后,褐飞虱就有产生新生物型的可能。实际上,东南亚诸国于1973年推广IR26(含抗虫基因Bh1)后,1976年就产生褐飞虱生物型2;接着推广IR36(含抗虫基因bph2),褐飞虱又产生一个新生物型Mindanao。有的学者据此提出褐飞虱生物型理论,国际水稻研究所并用抗虫品种Mudgo和ASD7分别养出褐飞虱生物型1和2(Saxena等,1985);但有的学者认为褐飞虱并无生物型(Claridge,1980)。据观察,褐飞虱在Madgo和IR26上的致害性并非相同;同理,用ASD7养出的与取食IR36的褐飞虱也非同质。迁入我国的褐飞虱种群实为诸个体异质性的混合体。由此可知,褐飞虱生物型和田间实际以及各自本身的多样性,再加上迁飞选择的效应,就使得这个问题复杂化了。目前已知,在东南亚诸国任何一个抗虫品种推广3~5a后就失效;褐飞虱致害性的改变、迁入地带落后于热带虫源地。褐飞虱的产卵力强,一头雌虫最多可产卵1500余粒,接近卵巢小管数及其卵母细胞乘积;在25~30C,1个月内即可繁殖1代。由此可见褐飞虱繁殖力强,为一种典型的γ-对策性害虫(巫国瑞等,1984)。由于适应性强,不但容易改变致害性甚至产生新生物型,而且对农药的抗药本能也强,对有机氯和有机磷杀虫剂都依次产生抗药性,甚至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新一代农药(生长抑制剂)扑虱灵也已开始产生抗药性。【参考文献】:1 巫国瑞,等.稻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昆虫学报,1983,26(2):154~1592 巫国瑞,等.影响褐飞猖獗和为害的因素.生态学报,1984,4(2):157~1653 陈若虎,等.褐飞虱卵巢发育及其与迁飞的关系.昆虫学报,1979,22(3):280~2884 程遐年,等.初褐飞虱迁飞规律的研究.昆虫学报,1979,22(1):1~205 雷惠质,等.褐稻虱的防治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1961,208~266 长谷川.日本产1ビィロッソカ属たぃしこ农业技术研究所报告(病理、昆虫),19557 Saxenan R C,et al.Biotypes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 lugens(sta)and strategies in development of host plant resistance,Insect.Sci.Appl.,1985,6(3):271~289(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巫国瑞研究员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