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太阳中微子之谜
释义

【太阳中微子之谜】
 

拼译:the enigma of solar neutrinos
 

太阳中微子短缺问题,是当今天文界著名的悬案之一,它对于恒星物理、太阳物理以及粒子物理等都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根据贝特(Bethe)等人提出的理论,恒星在主序星阶段主要能源机制来自于一系列核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P-P反应与C-N-O循环,前者主要适用于质量较小恒星(如太阳),后者主要适用于质量较大的恒星。二者中间过程不同,但最终反应式相同

4P→4He+2e++2γe+3γ

反应中有中微子产生,这是恒星内部许多核反应的特征,此外例如

8B→8Be+e++ye

7Be+e7Li+ye

均有中微子产生。因此,定量检测来自太阳的中微子,是对上述恒星理论的直接验证。

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戴维斯(R.Davis)等人就开始进行这一实验。他们在南达科他州的一座深1500m的废矿井中放置520tC2Cl2(后增加为610t),观测如下中微子反应

37Cl+γe→37Ar+e

37Ar不稳定,可通过逆β反应还原为37Cl,同时伴随有欧歇效应发生。用比例计数器检测欧歇电子,可以探测出中微子俘获事件。

这一实验可检测的中微子能量下限为0.81MeV,因此只能探测到高能中微子,主要是8B及少量7Be反应的中微子。理论预计,该实验中微子捕获率约为7SUN(ISUN=10-36/每个靶粒子·s)。1968年,戴维斯等公布首批实验结果.捕获率小于3SUN,1973年发布结果小于ISUN,1978年公布小于2.2SUN,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差悬殊,这就是所谓太阳中微子短缺之谜。

1989年,戴维斯等发布了自1968~1989年的实验结果。22a中共进行了109次单元测试,平均每单元俘获事件不超过17次,大约每天0.46次;而理论预期值约为每单元60次,每天约1.5次,仍然相差甚远。

另一项关于太阳中微子的测试结果则属于意外收获。日本建造了一座容量为3000t的水切仑柯夫探测器,用来探测大统一理论所预言的质子衰变事件,称为Kamiodande。多年来,并未肯定观测到质子衰变事件,却观测到电子被中微子散射现象。根据1990年发布的结果,可得出两点结论:(1)所测中微子确实来自太阳;(2)如将能量下限定为7.5MeV,则所得中微子捕获率与戴维斯实验结果相近。两项互不相干的实验互相印证,表明中微子短缺问题确实存在。

戴维斯等人的实验结果使得天文学界大为困惑。多年来,形形色色的理论解释相继提出。这些解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归因于太阳模型,另一类则在现行粒子物理学中寻求突破。第一类解释的基本点就是降低太阳中心温度,从而使高能中微子流减弱。但这将与太阳模型的一些基本假设相抵触。例如,温度降低将会破坏太阳整体流体力学平衡。对此有人提出,太阳中心可能处于高速自转,离心力可补偿力学平衡。这一观点目前尚无任何观测证据支持。另一种模型设想,如太阳内部重元素丰度降低,则不透明度随之降低。这样在维持光辐射不变前提下,可降低中心温度。但计算表明,要定性解释戴维斯实验结果,内部重元素丰度须比表面低一个数量级,这显然是不可信的。如前指出,主序星阶段主要能源应来自核反应。但如果存在其他不可忽视的能源,则中微子短缺矛盾似也可得到解释。这方面有人提出中心黑洞模型、双层模型等,但均与有关观测事实有矛盾。如黑洞模型给出的坍缩时标远小于太阳寿命。

还有人推测,如太阳中心与外部充分对流,则反应消耗的H可得到不断补充,这样可在较低温度下维持较强的P-P反应,从而保持光辐射不变。也有人提出外部3He周期性混入反应区,使反应区温度因3He燃烧膨胀而周期性冷却。但已知的理论不能给出这种混合的力学机制。

此外,有人认为太阳中心温度变化与太阳系在银河系中运行位置有关,并将运行周期与地质史上冰河期联系起来。这种推测看来也相当勉强。必须要指出,已有实验(如SAGE)报告了低能太阳中微子短缺。如果证实,则对上述种种解释(归咎于太阳模型)可能是一个打击。

另一类解释则是对现行的粒子物理提出质疑,主要是对中微子自身性质作了一些新的假设。现行粒子理论认为,中微子有3类:γe、γμ、γλ,皆为左旋,静质量、磁矩皆为零。如果中微子静质量不为零,其性质将会发生一系列不寻常变化。有人认为,中微子将因此可能在传播途中衰变为其他粒子。但近年观测结果否定了这种可能。著名超新星1987A爆发期间,人们探测到它所发射的中微子。1987A距地球约1.6×107光年,而日地距离只有8min光程,在这样短的路程上,中微子不可能发生衰变。

另一流行的解释是所谓“中微子振荡”。如果中微子静止质量不为零,且质量本征态与“味”本征态不同,那么由于传播过程中不同质量态发生相对相移,中微子可能由一种“味”转化为另一种“味”。简单说,γe可能转变为能量较低的γμ、yλ。但要定量解释戴维斯实验结果,要求初始混合为等量混合,这未免太苛刻了。1985年,米克赫也夫(Mikheyev)与斯米尔诺夫(Smirnov)提出“MSW振荡”理论。他们认为,由于γe与电子相互作用概率(通过CC与NC)大于γμ、γλ(只通过NC),因而在通过电子介质时获得附加表观质量不同。这种差异使得即使对于微小的质量本征态的混合,也可能激起“共振”,这样可避开初始的等量混合。

此外,如果中微子磁矩不为零,那么它与太阳磁场相互作用,可能改变自旋方向,即由左旋变为右旋,而戴维斯实验只能探测到左旋中微子。这一假设有个有趣的推论:由于太阳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因而中微子捕获率也应是周期性变化的。从戴维斯实验数据看,似乎存在着周期性相关迹象,但不足以确定。

关于太阳中微子的理论解释尚有很多,不再赘述。另一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在实验方面,包括增大规模,提高精度,提出新的实验方案,这方面动态相当活跃。(1)Cl实验。除戴维斯实验外,一座容量更大的3000tCl探测器已在前苏联Baksan地下实验室建造。(2)I实验。可用I代替Cl,原理相似.但可大大提高中微子计数率。此实验也在计划之中。(3)F实验。19F是电子-中微子CC相互作用的良好靶材料。一个试验型F探测器已于1990年在前苏联开始建造。(4)超Kamiokande实验。日本1989年批准建立45000t水切仑柯夫探测器。与Kamiokande实验相比,计数率可提高30倍以上。此外澳大利亚也正建造250t水切仑柯夫探测器,称为Sunlab。1988年完成了容量为27t的试验型。(5)低能中微子探测。是太阳中微子实验一个重要方向,对于判断太阳模型有更为直接的意义。(6)SAGE。低能中微子探测器,用71Ga作靶材料,捕获能阀为233keV。这是一项前苏联和美国的合作项目,设立在高加索山区的地下实验室,拟使用60t含量40%的Ga矿。1990年发布了30t容量的试验型报告,初步表明,捕获率远低于理论值。(7)GALLE。也是71Ga实验,为欧美合作项目,设置在罗马附近的Gran Sasso隧道中。这一实验已于1990年夏开始,实验结果将与SAGE相对照。(8)In实验。用In作靶材料,也对低能中微子灵敏。但In具有天然放射性,付诸实施有一定困难,此实验正在研究之中。(9)d实验。1985年陈(H.H.Chen)及其同事提出,用d(2H)作靶粒子

d+γe→p+p+e+

d+γx→p+n+γx1

第1个反应为CC反应,第2个反应为NC反应。这里γx表示任一类中微子,γx1表示另一类。测量这两个反应的相对比率,可推估太阳中微子组分,并对中微子振荡理论作出判断。(10)SNO实验。为美、英、加拿大等国合作项目,容量为10001的重水切仑柯夫探测器设置在安大略州Sudbury附近2000多米深的矿井中。该装置1996年开始运行。(11)Borex。11B可代替2H,测量中微子CC与NC反应比率。Borex为2000t的B探测器,将于Gran Sasso建立。(12)Borexino。为Borex试验型,容量为100t。(13)Icarus。同类型实验,用液态Ar作靶材料,也为Gran Sasso计划项目。(14)Mo-Tc实验。98Mo俘获中微子可产生98Tc,后者非天然核素,半衰期为4.2×106a。因此测出Mo矿中98Tc的含量,便可估算太阳中微子累积流量。Los Alamos国立实验室的一个小组正在对科罗拉多州红山的一个MoS2矿在1100~1500m深度范围内进行这项测试。(15)TI-Pb实验。与上类似,205TI受中微子CC作用,变为205Pb,这也是非天然核素,半衰期1.4×107a。德国与前南斯拉夫已在Alchar一座矿井中研究实验方案。

综上所述,关于太阳中微子短缺问题,其重要性无庸置疑,它的存在基本可以肯定。从当前研究动态看,至20世纪末前后,这一问题可望显现比较清晰的眉目。

【参考文献】:

1 Davis R Jr,et al. Phys Rev Lett, 1968,20:1205

2 Mikheyev S P,et al. Nuovo Cimento,1986,9C:17

3 Chen HH,et al. Phys Rev Lett, 1985,55:1534

4 Davis R Jr,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trino Physics and Astrophysics. Boston, 1989.518

5 Elliott S R,et al. Contempovary Physics,1991,32:251

(安徽师范大学王家庆副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14 9: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