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中西结合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 |
释义 | 【中西结合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 拼译:the research of in tegz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enteri tis of HRV for infants 腹泻是小儿常见病,也是当今世界上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在夏季腹泻的0%~20%、秋冬季腹泻的70%~80%,是由该病毒引起。轮状病毒肠炎好发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在秋冬季节多见,又称秋季腹泻。发病时大便呈水样,每日10~30次,并伴呕吐、发热等证。该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流行快,患者大多为婴幼儿,病情变化迅速,极易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导致儿童死亡。 1973年澳大利亚Bishop首先用电镜方法从腹泻患儿十二指肠粘膜活检中发现轮状病毒颗粒,从此开始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发病机理仍不完全清楚,主要是由于病毒颗粒吸附并感染小肠绒毛已分化的上皮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轻度损害仅见肠绒毛上皮细胞炎症浸润,严重者可见带刷状缘上皮细胞破坏、脱落。绒毛上皮细胞损害影响正常吸收功能而发生腹泻。轮状病毒原发感染可以产生特异性血清Igm,继而产生IgG,但人体血清抗体升高不完全有保护作用,而肠道病毒感染产生的局部抗体是重要的免疫因素。迄今,西药无特异性抗人轮状病毒药物,抗生素对病毒作用差,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及纠正脱水酸中毒。1978年庞其方等首先在中国秋冬季节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中发现轮状病毒颗粒,证明中国也有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由于西药无法控制病毒感染,因而国内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应用中医中药。从发病季节、流行情况和证候特点来看轮状病毒肠炎与中医学泄泻中的水泻基本相似。元·曾世荣《活幼心书》中曾说:“水泻谓之洞泄,乃阴阳不顺,水谷不分,泻黄水而小便少,番次密而无度。是夏秋之季,昼则解衣取冷,夜则失盖感冷,冷热相激,清浊相混;或因母自热中来,遽以哺之,令儿脾胃不和水谷交杂而下”。可见水泻包括秋季腹泻的内容,也说明中医很早就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初步的认识。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感受外邪,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谷不分,清浊相混,下走大肠发为腹泻。其腹泻特征有二点:一是大便如水样,二是泻下暴注急迫。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通常认为本病性质有寒、热两种。谢斌、冯瑞华等认为本病由外感寒邪所致。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尤以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最为明显。秋冬季节,气候逐渐转冷,寒气偏盛,故稍有喂养不当、过食生冷,或衣少受凉、腹部受寒,寒邪入侵客于肠胃,阳气受遏,脾阳不振,运化功能失常,致使水谷乳液不能腐熟,精微不能化生升清,清浊混杂而下,即为泄泻。治疗以健脾化湿、淡渗利湿为主。如阳气损伤、虚寒之象明显,可加温阳健脾药。张建明等用健脾利湿药怀山药、于白术、太子参、佩兰、滑石、车前子制成水泻停口服液,门诊留观701例患儿,在72h内有效率100%。王志豪用加味春泽汤(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粉、炮姜、红参)温阳化气利水诊治120例患儿,72h内有效率95%。与外感寒邪相对,彭暾认为本病由长夏感受湿热之邪,湿遏热伏,秋冬复感外邪引发,湿蕴热蒸,清浊交混,而成湿热内阻,表里证同见之泄泻。治疗时宜清热和中,健脾除湿,达到宣透秽浊之气、清利湿热之邪的目的。彭氏用达原饮加味治疗86例患儿,72小时有效率95.3%。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湿热证也为常用之法。蒙旭荣用葛根芩连汤合五苓散诊治60例患儿,有效率98.3%。孟爱媛用葛根芩连汤合七味白术散化裁而成的葛芩参苓汤(葛根、黄芩、党参、茯苓、扁豆、薏苡仁、荠菜花、车前子、山楂)诊治46例患儿,有效率94%。古人云:“无湿不成泻”,不少人认为本病在外感寒、热之邪的同时常兼湿邪为患。湿有外湿与内湿之分。李留振认为本病由外感寒湿、内伤脾胃所致。外感寒湿途径有两条:一则秋至天气渐冷,又多秋雨连绵;二则金秋瓜果成熟,生冷不节,嗜食失度。小儿脾胃幼嫩,寒湿内犯,伤脾害胃,脾失健运发为泄泻。李氏自拟方药(白术、山药、茯苓、莲子肉、薏苡仁、藿香、葛根、防风、车前子、神曲、甘草)健脾散寒化湿,诊治100例患儿,3日有效率96%。杨国政更注重内湿为患,脾胃素虚或喂养不当,调护不周,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流注肠道发为水泻。治疗时宜重用山药、车前子。向世光则认为暑去秋冬之季,气温由热转凉,暑热之气虽去,而湿浊之邪尤存,此时一旦感受外邪,或贪凉饮冷,或乳食不节,均可导致脾胃升降失调、水谷并走大肠而为泄泻,升阳除湿汤为首选方药。脾为湿土之脏,喜燥而忌湿,得阳则运,遇湿则困,脾虚可以产生湿邪,湿邪又反过来困遏脾阳,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在腹泻发病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中医诊治腹泻总不离健脾利湿之法则。健脾一般用芳香温燥之品,芳香之药可以醒脾化湿,温燥之药可以运脾燥湿。利湿一般用淡渗之剂,通利小便,引水旁流,以分消肠道水势,从而达到湿祛脾健的目的。临床常用药物有苍术、藿香、茯苓、泽泻、车前子等。倪珠英等曾对健脾利湿中药在秋季腹泻中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证明中药可以抑制细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促进受病毒侵犯的小肠细胞修复,进而促进小肠绒毛细胞吸收功能的恢复。此外还有研究用民间治疗腹泻的草药验方:如叶孝礼用失苋菜与黄连素制成克泻定胶囊、云南腹泻协作组用马蹄香、孙家琪用太白蓼、张继德用苦痧药治疗本病;以及高树迎的刺蒺藜煎汤外洗、薄震东的推拿疗法、孟玉蓉的穴位敷贴、赵学云的直肠给药等疗法均有较好的疗效。黄钟玉先后用利湿和胃的胃芩汤、健脾助运的七味白术散、针刺足三里、吴茱萸敷脐及抗菌素对照诊治804例患儿。结果胃苓汤、七味白术散、抗菌素组全部治愈,吴茱萸敷脐171例中有1例无效,针刺疗法266例中13例为好转、2例无效、1例死亡。其中胃苓汤组平均两天内诸证全部消退,说明中药调理脾胃与淡渗利湿法合用为治疗本病较理想的方法。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流行快,传染性强,因此对本病的预防尤为重要。疫苗预防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由于人类对轮状病毒的免疫力主要取决于肠道局部抗体,因而最好探究一种口服疫苗,服用后可刺激肠道局部抗体的产生。骆成榆等编著的《肠道感染》一书介绍正在研制的轮状病毒疫苗大致分两个途径:活的减毒人轮状病毒疫苗及多肽合成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并且已取得初步进展,可望在不久的将来,产生轮状病毒疫苗并用于预防实践,届时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显著下降。【参考文献】:1 黄钟玉.福建医药杂志,1981,3(4)∶217~2182 倪珠英.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9(3)∶154~1563 陈世德.中华儿科杂志,1985,23(3)∶129~1304 王志豪.中级医刊,1986,21(8)∶499~4505 李留振.河北中医,1989,11(3)∶216 向世光.四川中医,1989,7(4)∶14~157 谢斌.广西中医药,1989,10(5)∶208 冯瑞华.江苏中医,1990,11(1)∶12~139 张建明.中医杂志,1991,32(8)∶483~48410 骆成榆,肠道感染.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213~221(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卢志主任医师、韩斐主治医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